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62611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考今年,是全国税务系统全面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探索的关键之年,“湖南省地方税务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局”也于去年3月份在省局直属局落户。省局机构改革正在积极酝酿之中,加之去年省直管县和市中心城区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等因素,地税系统将面对众多变革因素的影响。改革是大事,也是好事,作为征收一线单位,除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外,积极做好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征管范围,也是有力支持改革的重要表现。从上级部门的会议精神和纳税人的需求来分析,进一步加强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的专业化征管将是大趋势,我局结合我市目前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征管现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一、 我市重点税源征管现状(一)重点

2、行业贡献大,专业化管理有待完善。以2010年为例,我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收入74002万元、44550万元、35991万元、34538万元、31686万元,收入贡献率分别为22.88%、13.77%、11.12%、10.68%、9.8%,5个重点行业贡献了68.25%的税收。重点行业贡献大,但目前我市基本上还是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以我局为例,现有征收科室三个,征管范围主要以地域为界定标准,人民路以北为管理检查一科管辖,人民路以南由管理检查二科管辖。管理检查三科主要征管金融保险业和中央级企业,但近年来的小调整,各科室的征管范围都汲及到了房地产、建筑

3、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多个行业。从市城区中心来看,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分布广泛,各征收单位管辖范围内都有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由于各征管部门各自独立进行税收征管和服务,难以形成有效的专业化管理合力。(二)重点税源比重大,信息化水平不高。我市2010年纳税额200万元以上企业63个,实现税收收入万元,收入贡献率为32.65%。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占全国2.31%的大企业纳税户支撑着全国90%的税收。从我局情况来看,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企业统计数字是109户,贡献收入7.3亿元,所辖企业1089户,约10%的企业贡献了70%的税收。年纳税100万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其中较为稳定的税源是58户,税收贡献5.9

4、亿元,其他51户企业贡献的1.4亿元多为一次性投资税源。重点税源比重大,但税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并不高,目前使用的综合征管软件只能记录日常征管业务操作,无针对企业专门的税源分析、纳税评估的功能。一些企业能出具的财务报表达上百种,但只给税务机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企业的财务数据无法读取,企业的海量信息无法运用,目前,税务机关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大企业的自行申报,经过加工后的“二手”信息。(三)重点工程项目多,征管范围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投资加大,一些新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成为了重点的税源增长点,同时,也带来了市中心城区各征收单位征管范围不明确,征管标准不统一,以及相互抢税源等

5、问题。如市体育中心和演艺中心两个BT重点项目,项目地点在苏仙区境内,因其投资机构在北湖区,办理税务登记时又划入了北湖区地税进行征管,后经我局多次协调并请示市局才将征管机构调整为我局。(四)大企业需求多样化,原有模式难以满足。一方面,经常有大企业建议,税务机关应针对大企业特点提供特殊的纳税服务措施。目前实行的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各类企业分散到各个税源管理单位进行统一管理,每个税收管理员的管户中既有大企业也有一般企业。如我局管辖企业1100户左右,税收管理员25人,平均每人管44户。在实际工作中,税收管理员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很难及时满足大企业特殊的纳税服务需要。另一方面,大企业

6、一般都是跨地域经营,呈现出“管理信息化、资金一体化”的特点。在现行税收征管属地管理体制下,企业的所有核算单位并非都在一个征管机构管理,各税务部门各自独立进行税收征管和服务,以点对面,征纳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无法掌握企业财务核算的全部情况,更无从谈及给大企业提供发展战略上的税收指导。(五)基层管理机构薄弱,人员素质不适应。目前大多数基层征收机构,人员少,待遇不高,有能力的人才留不住。以此情况对付日益复杂的企业税收形势真是勉为其难。多数基层机构只能做些日常申报、发票发售等简单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的税源监控。企业目前普遍使用财会软件,税收人员需要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企业核算情况,其工作人员受到有组织、有

7、计划、高级别财会培训,接受新会计政策和税收法规领先于某些基层税收部门。为提高竞争力,大企业会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高职称人才,与之相比,税务机关精通法律、财会和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匮乏,且高级人才往往滞留于上级机关,基层直接管理人员对大企业的管理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政策的贯彻和执行。二、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思考(一)研究制定我市大企业税收管理规程。在总局和省局出台大企业税收规程和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的方式方法,包括大企业的界定和征管主体,按行业划分管理范围,对大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垂直管理,并在市局的指导下逐步出台配套的相关制度和办法

8、。(二)将专业化管理和属地管理有机结合。在不改变入库级次、地点和方式的原则下,将全市年纳税50万元以上企业作为大企业进行征管,其日常管理服务仍以由原征管机构负责,将税源监控分析、纳税评估由大企业管理局负责。全市年纳税200万元以上企业的征管统一到大企业管理局。(三)引入大客户理念,建立点对点服务模式。大企业的业务范围广,涉及的业务类型多,如果把握不准税收政策,就会产生税收风险。搭建大企业VIP纳税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大企业的途径。在沟通方式上,可以建立专门网站、开通专门信箱,设立专门QQ群,制作专门的纳税指南,及时发送涉税电子信息,举办专门的行业论坛或技术论坛,等等,增加税企沟通的有效

9、性;在办税环节上,可以开辟大企业办税通道,推行预约办税和延时办税措施,实行“一站式”服务;在满足大企业重要涉税诉求上,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及中国移动等大企业的经验,设立客户经理、客户协调员等类似岗位,受理定点联系企业提出的重大涉税诉求和个性化服务申请,并及时进行研究处理、回复。(四)以信息化保障税收管理专业化。一是实现同城缴税。加快研究会商,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调研论证,建立同城和异地缴税网络系统,尽快实现同城缴税和异地缴税功能,切实提升纳税服务能力。二是开发税源管理平台。目前,数据大集中系统中缺乏对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关联业务的记录,更缺乏纳税评估和税收分析的支持,只有企业的孤立信息,因此建立大企

10、业税源管理和分析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五)推行以防范税务风险为导向的纳税服务。一方面,根据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要求,引导和帮助定点联系企业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内部防控体系。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和记录企业税收风险内控情况,结合企业税收征管历史信息,建立定点联系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及风险特征库,通过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等措施,帮助企业提升对税收风险的防控能力。另一方面,探索按行业实施分类管理,推进行业税收征管模式,分行业制定征管办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可在房地产、全融业、建筑业等几个重点行业成立行业工作小组,开展行业、政策评估、诉求分析、内控调查和遵从测评等工作

11、,研究行业特征及其对应的税收管理问题。(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成立大企业管理局为契机,培养服务大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要培养既具备扎实税务与会计知识,又掌握法律、金融、资本运作、生产经营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全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特别擅长某一方面的“专才”。同时,通过内设机构的整合,岗位调整,实现税务现有人才的配置最优化。三、加强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的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征管范围。为解决定点联系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职责交叉和业务边界不清的问题,更加方便对大企业进行更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建议由我局负责全市中省、市直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市中心城区的BT项目和重点工程统一实行大企

12、业税收管理模式,抓牢重点税源,推行专业化管理,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档次。二是实行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管理。将城区房地产企业统一交由我局征管,并调派骨干力量,成立房地产行业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企业专业化管理。三是对连锁企业以总机构汇总缴税。建议对连锁型企业按总机构进行征管,如餐饮业的得月楼、大江南等规模较大企业,将其分支机构与总机构合并到一个征收单位进行管理,税收按原来级次划分到各区局,避免多头征管,形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专业化征管。四是对投资规模大的重点企业,根据各地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定。比如城区征投资1亿元以上。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