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46165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伟)new(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及疏导王 伟(和寨九年制学校 甘肃凉州 733000)摘要: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学生情感的失控给教育工作、社会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认识、分析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并对此采取科学的疏导对策,有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关键词: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疏导策略Abstract: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junior hig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the inverse psychology. If the students are out of control in feeling

2、s, they will take a great impact o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that form junior hig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verse psychology and to take reasonable strategies. Doing this is helpful to form a healthy psychology and perfect personality for junior high

3、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Junior Hig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verse Psychology; Causes; Reasonable Strategies 初中时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大约为12岁-16岁。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一时期的初中生极易产生反抗情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1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常表现出有朝气,精力充沛,充满热情,但他们的情绪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已不再简单地服从成人的权威,甚至会反抗权威,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祟。对于逆反心理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逆反心理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

4、来对外界的劝导作出反应的现象;有的认为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强烈抵触情绪;还有的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需求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的确,初中生逆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一些初中生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教育指导,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更有甚者拉帮结伙,挑战社会,危害社会。种种逆反表现常令家长和教师叫苦不迭,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学生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初中生逆反

5、心理,从而科学、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一、 逆反心理的涵义及形成过程(一)逆反心理的含义“逆反心理”一词的意义最早于1966年由德国心理学者Brehm提出。“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 react-ance)指当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或被威胁的时候,个体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动机状态。80年代和90年代的研究表明,个体在逆反心理的水平高低上表现出一定的特质性差异。2Brehm认为,逆反心理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特殊的人格特质,即人们在要求自主权和自由支配权的强度方面存在差异,高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对自由行为的控制需求要大大高于低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

6、 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3对于学生而言,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二)逆反心理形成的过程逆反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从实质上看,逆反心理是初中生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4认知是初中生受教育态度的基础,它为逆反心理规定了具体逆反

7、的对象。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受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等因素。情感是社会态度,也是逆反心理对认知信息的体验,是逆反心理发展的动力。情感体验是受教育者在对新的认知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存储的知识信息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产生。随着认知信息量的增多,原先的不良情绪反应如不能有效地克服,就会增强,导致产生抵制有关知识信息的行为意向。意向是初中生对逆反对象的行为反应趋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准备状态。由此可见,情感在逆反心理中占主导地位。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表现结果(一)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初中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为什么出现逆反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逆

8、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讨。1.造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1)家庭因素 首先,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感受和需求,这样容易忽视子女的自主意识及独立性的发展,仍把初中生当作小孩来干涉、控制、指导甚至打骂,这样势必激起初中生激烈的反抗。由于负性心理的累积,导致了逆反心理的产生。其次,在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父母自身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导致逆反心理。父母言而无信,平时过分溺爱,而出了问题就拳打脚踢,不了解真相,不与子女沟通,随意指责孩子,除了打就是骂,惩罚孩子不分场合不分轻重,教育手段单一粗暴,这样往往导致初中生的逆反情绪。第三,父母的更年期与子女的反抗期纠缠

9、在一起。初中生的父母有许多刚好到了更年期,“上有老,下有小”,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易怒,不能平静下来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教育子女态度粗暴、方式简单。5在初中时期的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强烈要求独立,父母简单的教育方式会激起初中生的反抗。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初中生强烈的逆反心理。(2)学校因素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学校因素主要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其三,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四,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

10、失学习信心,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其五,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3)同辈的不良因素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对置身于其中的一些初中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初中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初中生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初中生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促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6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初中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

11、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这样同辈的不良因素无声的影响这逆反心理的产生。(4)大众传媒及社会的影响因素如今的大众传媒对初中生的健康可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和情色东西,无形之中使初中生学习到的尽是一些肮脏的东西,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也侵蚀着初中生纯净的心灵。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个人主义和金钱意识的渗入有些人民的公仆抵御能力差即成为金钱的奴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如贪污、行贿、流氓、盗窃

12、等错误思想,很容易使他们偏道德行为准则。7有些老师家长禁止学生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的禁令不能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观看、查阅助长了逆反心理定势的形成,对宣传乃至宣传内容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2.造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初中生逆反心理除了以上分析的客观原因外,更主要的仍然是他们自身的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1)逆反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初中时期生理发展非常迅速。这个时期,脑的重量接近成人脑重水平,脑电波变化出现新的飞跃,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等。但由于青

13、春期体内的内分泌腺相当活跃,甲状腺、肾上腺素水平较高。这些激素促使全身组织迅速发育,促进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随着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思维越来越发达,思维范围也越来越广。8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由单向思维向发散性思维发展,这就为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2)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因素初中时期,初中生从生理到心理的变化极大。身体的迅速发育,激素水平的不断增加,对初中生的心理机能和行为表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初中生第二特征的日趋成熟,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了一个“断乳期”。初中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使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在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

14、性与幼稚性,好奇性与批判性等多种复杂的心理矛盾。初中时期,他们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逐步形成,喜欢表现自己,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不同于他人的举动,以引起他人注意。他们的成人意识也逐步萌发并迅速发展,他们积极追求成人的社会地位,并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当这种独立的试探遭到否定,他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蒙受了屈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种反差往往使他们以理想化或自身的标准来判断外部事物,把客观环境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和行为。(3)学生认知水平偏差的影响初中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成熟,认知的偏差程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

15、问题偏激,固执己见。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有时不能正确的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是当他们受到挫折、失败可能一蹶不振;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看成是吹毛求疵,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结果 初中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表现结果来看,既可能有盲目的自发的与感性经验相逆反,也可能是自觉探索、深思熟虑的逆反;既可以能有与偏激、对抗相联系的消极逆反心理,也有与求异思维,对比联想相连的积极的正逆反。初中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复杂多样的逆反心理,不能指责全盘否定,更不能不加分析的归咎为人格偏常。教育者应该看到这种心理的二重性、复杂性、年龄阶段性、自发与盲目性

16、、稳定与可变性等特点,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作具体的分析,教育者要用正确的方法积极地引导。三、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根据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下面就初中生逆反心理疏导的策略进行探讨。(一)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就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其次,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所以要多多体谅、理解他们的心,原谅他们的做法,做到不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