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460694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热学 作业手册(33)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定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三十三)第33讲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热力学定律时间 / 40分钟基础巩固1.(多选)2017云南楚雄统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B.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2.(多选)2017南昌十校二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的B.封闭气体的压强仅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D.

2、虽然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E.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3.(多选)2018江西师大附中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E.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4.(多选)2017湖北六校联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的

3、数目越多,气体的体积越大B.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产生的C.气体膨胀时对外做功,消耗内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D.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等E.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多选)2017山东泰安质检 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K33-1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图K33-1A.由状态A变到状态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B.由状态B变到状态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C状态时气体的压强小于D状态时气体的压强D.气体在D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比

4、在A状态时少E.在D状态与A状态时相等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冲量相等技能提升6.(多选)2017南昌三校联考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一定达到热平衡7.(多选)2017昆明质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C.一定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 的冰的内能D.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

5、产生的E.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8.(多选)2017福建厦门质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B.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D.一定质量的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E.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9.(多选)2017河南十校联考 对于物态和物态变化,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离饱和状态越远,越容易蒸发,感觉越干燥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压不随体积变化C.非晶体和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

6、点,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E.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別晶体和非晶体课时作业(三十三)1.ABE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则气体的温度降低,故A正确;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故B正确;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故C错误;气体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若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内能可能减小,故D错误;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一定升高,故E正确.2.CDE解析 单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的

7、导热性能是各向同性的,选项A错误;封闭气体的压强与分子的密集程度和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选项B错误.3.BCD解析 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A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故B错误;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也可能是多晶体,不一定是非晶体,故C错误;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D错误;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

8、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故E正确.4.BDE解析 气体内部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数目多,气体的体积不一定大,A错误;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产生的,B正确;气体的内能的变化取决于做功和热传递两个方面,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如果温度相同,它们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相等,D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一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E正确.5.ADE解析 由状态A变到状态B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不变,做功为零,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吸收热量,故A正确;由状

9、态B变到状态C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由C状态到D状态过程是等容降温,由pV=CT,可知C状态时气体的压强大于D状态时气体的压强,故C错误;气体由D状态到A状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CT分析得知,两个状态的V与T成正比,即两个状态的压强相等,体积减小时,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增多,所以D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比A状态时的少,故D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D状态与A状态压强相等,所以相等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冲量相等,故E正确.6.BDE解析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热后,如果同

10、时对外做功,温度不一定升高,A错误;改变气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B正确;由=C知,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一定吸收热量,C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正确;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E正确.7.ACE解析 饱和汽压与液体材料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故A正确;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是液体的表面层与固体表面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故B错误;由于水结冰要放热,故一定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 的冰的内能,故C正确;气体的压强是由气

11、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与分子数密度和平均动能有关,故D错误;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E正确.8.BCD解析 单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选项A错误;表面张力与重力无关,故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选项B正确;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选项C正确; 一定质量的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不变,选项D正确;植物吸收水分是利用自身的毛细现象,不是土壤有毛细管,选项E错误.9.ABD解析 绝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离饱和状态越远,越容易蒸发,感觉越干燥,A正确;饱和汽压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B正确;非晶体没有确定熔点,晶体有确定熔点,C错误;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D正确;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显示各向同性,只有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E错误.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