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15123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管功能与现状培训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D-LTE网管功能与现状,网络部,2,纲要,1,TD-LTE概述,5,TD-LTE网管技术规范体系,6,TD-LTE一阶段试验网测试情况,TD-LTE SON功能介绍,TD-LTE 信令跟踪和MDT介绍,7,8,2,总部对网管的发展规划,3,上层网管(NMS)的现状,4,总部针对LTE网管的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工作介绍,9,3,概述-TD-LTE网络架构,TD-LTE是一种准4G技术,3GPP从网络标准演进的角度将LTE定义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 TD-LTE为TDD模式的EPS系统,分为无线接入网(E-UTRAN)和核心网(EPC)两部分,TD-LTE网络架

2、构特点 扁平化:eNodeB替代原有的RNC-NodeB结构 全IP网络,只有分组域,所有的业务均由分组域承载 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互相连接,形成Mesh型网络 eNodeB与MME/SGW之间通过S1接口连接,4,概述-新的网络运维需求,大规模eNodeB节点的快速配置和管理 提高网络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恢复能力 提升网络运维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干预程度,从而减少人工操作导致的出错概率 最小化路测 自动邻区配置 PCI自动优化 自我安装 切换优化:过早过晚切换检测,5,纲要,1,TD-LTE概述,5,TD-LTE网管技术规范体系,6,TD-LTE一阶段试验网测试情况,TD-LTE SO

3、N功能介绍,TD-LTE 信令跟踪和MDT介绍,7,8,2,总部对网管的发展规划,3,上层网管(NMS)的现状,4,总部针对LTE网管的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工作介绍,9,6,中国移动网管支撑系统发展历程,网管支撑系统经过11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以专业网管、动环监控、信令监测、业务拨测、电子运维五大类系统为主体的立体化的网络运维支撑平台,实现了对运维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全面支撑,大幅度提升了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支撑了“集中化”运维体制改革,省级 部署,1999年,省级话务网管,2001年,2005年,省级话务网管,2003年,集中化 以省为单位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标准化告警标准

4、化、运维流程标准化 集中化深化全网集中、网优集中化,2007年,省级电子运维,省级电子运维,南方基地网管,总部话务网管,总部 部署,总部话务网管,总部电子运维,总部电子运维,话务 网管,数据 网管,传输 静资,信令 监测,业务 拨测,省级综合资管(试点),2009年,厂商 OMC,省级电子运维,总部电子运维,2003年,总部运维门户和知识管理,总部电子运维,业务 开通,网络 监测,质量 保障,省运维门户系统,省电子运维,业务 开通,网络 监控,质量 保障,20102011年,全业务运营支撑,7,现有网管支撑系统体系架构以专业网管为主体,主要实现资源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监控、指标分析、网络优化、

5、例行维护,8,中国移动网管覆盖范围及能力,管理范围 全网90万基站、4千余个核心网网元 170万余台数据设备 14万余个传输设备、200万皮长公里光缆 管理能力 对所有网络设备、业务系统、动环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集中监控 实现网络资源的集中调度,网络数据的远程配置和自动核查 实现核心网元巡检任务的自动执行 通过自动拨测、路测、信令监测掌握客户感知的业务质量 进行网络运行分析和优化(无线网、核心网) 实现各类运维管理和生产任务的集中指挥调度,9,中国移动网络运维的三个转变,全生命周期,管理层次,运行保障,全业务运营,家庭客户,业务开通,新业务和入网管理,集团客户,个人客户,业务管理,网络管理,网

6、元管理,面向发展和变化,面向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运维工作亟待转型,转变一: 从传统的基于网元的以KPI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客户感知为导向的端到端业务实现管理转变。 转变二: 从以公共网元管理向兼顾行业应用、行业应用平台、家庭应用以及家庭应用终端进门入户的管理转变。 转变三: 从事后管理向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10,中国移动基本与最佳实践趋势保持一致,但各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不具备全业务开通能力、缺乏跨专业综合管理能力,Level 1,Level 2,Level 3,Level 4,Level 5,Level 0,中国移动,国际最佳实践,支撑能力,注:对标数据样本来自北京、广东

7、、浙江、陕西四省,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四个主流运营商,对标时间为2010年6月。,创建域,开通域,保障域,基础域,中国移动与国际最佳实践对标-对标结论,11,现状与差距分析 网元管理范围,内容和应用平台、客户侧网络、终端是管理的薄弱点或缺失点,图例: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弱 无,12,面向全业务发展,实现网管体系转型,CM-OSS2.0主要转型点,原有网管支撑系统(OSS1.0),网管CM-OSS 2.0规划,以客户感知为核心,在面向设备和网络管理的基础上拓展面向客户和业务的管理,全面支撑端到端的业务开通和业务质量保障,建设综合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网管支撑手段,设备厂家OMC与专用工具,从分

8、专业网管转变为综合网管,实现跨专业关联 支撑全业务开通,提供业务开通、资源管理、网络激活、服务施工管理功能 支撑端到端业务质量保障和优化,实现业务质量监控、综合分析、无线网优功能 主动掌握客户感知的业务质量,加大信令监测、流控、拨测、路测建设力度,13,CM-OSS2.0系统规划蓝图,网络监控平台,业务开通平台,业务开通系统,综合资源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平台,电子运维系统,运维知识管理系统,质量保障平台,综合监控系统,业务质量监控系统,投诉处理系统,无线网优平台,综合分析系统,网络业务监测系统,网管管控平台,应用平台,集成共享平台,采集指令平台,运维门户平台,安全管控平台,管控平台,网络激活系统

9、,技术平台,14,CM-OSS2.0技术框架,按需应变、可靠、共享的基础设施,IaaS、HA、DR,SID、ODS、DW,标准/开放的数据,灵活集成的服务,统一、便捷的用户界面,Portal,展示层,服务层,数据层,硬件层,ESB,加强IT基础架构资源规划和共享,提升系统架构开放性和伸展性,建立标准化信息模型、接口模型,实现核心业务数据开放、应用服务灵活集成,15,CM-OSS2.0开放共享技术框架,实现系统开放共享,构建采集共享平台、数据和服务共享平台,采集共享平台,网管集成共享平台(数据共享、服务共享),网管应用,网管应用,网管应用,网元直联,OMC,MR,门户综合呈现,自动路测,自动拨测

10、,信令监测,16,CM-OSS2.0演进总体思路和策略,业务优先、架构先行:以业务能力、管理支撑提升为主,配以进行框架结构调整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发展中演进,现有专业网管系统功能以从弱到强的顺序逐步迁移到综合网管系统中;综合网管从新网元、新功能、跨专业关联功能入手,逐步发展 高起点、平滑过渡:新系统确保以现有网管整治成果为起点,迁移方案充分考虑用户体验 科学发展、夯实基础:优先扎实建设基础性网管技术平台和网管应用平台,按照网管新规划,专业网管主要实现扩容网元同步接入,不再进行大的功能升级改造 演进过程中,专业网管做为综合系统数据源,功能逐步向综合网管迁移 综合网管建成后,专业网管最终演进为

11、采集模块,其硬件利旧,17,现有网管到CM-OSS2.0的一阶段演进,话务网管,数据网管,传输网管,局数据,拓扑 管理,告警监控,统计分析,性能监控,集中操作,拓扑 管理,智能巡检,告警监控,统计分析,智能巡检,告警监控,统计分析,互联网拨测,大客户管理,拓扑 管理,智能巡检,局数据,资源管理,配置管理,配置管理,电路调度,专业网管共性功能迁移到综合网管,在综合网管中实现全专业的资源、告警、指标的集中管理和信息关联,实现面向客户、端到端的业务开通和保障管理 在专业网管的采集模块基础上,建设采集共享平台,在专业网管与综合网管并存阶段,采集平台同时向专业网管和综合网管提供数据,注:专业网管中的灰色

12、模块完全迁移到综合网管中,粉色模块保留不变,现有专业网管演进为综合网管,现有其他系统继续发展,18,纲要,1,TD-LTE概述,5,TD-LTE网管技术规范体系,6,TD-LTE一阶段试验网测试情况,TD-LTE SON功能介绍,TD-LTE 信令跟踪和MDT介绍,7,8,2,总部对网管的发展规划,3,上层网管(NMS)的现状,4,总部针对LTE网管的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工作介绍,9,19,提出背景,多年的OSS 投入和建设,很多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和能力,OSS 系统的许多功能存在“不能用、不好用、不愿用、不会用”等现象,问题一:省公司需求大同小异,IT 资源严重浪费。造成的问题:项目质量

13、差、工期严重滞后、创新很多,能够固化的很少;问题很多,能够共享的少;各省公司对总部的需要就是:希望总部增强集成商对本省的支持。,问题二:以系统功能描述为核心的软件需求管理模式,开发商和IT人员只知道功能需求,而不理解最终业务目标,需求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牛鞭效应”,最终的交付系统难以为公司带来价值;,问题三:一线使用人员的声音难以及时、有效的反馈回来,省与省之间,地市与地市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分享渠道,标准化统管的系统难以快速有效的响应省、市公司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版本标准化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问题四:开发商过于看重短期利益,重“拿”项目,轻认真研究客户需求;重系统验收,项目回款

14、,轻系统质量改进;重推动新项目,轻现有系统的有效应用推广。同时造成恶性竞争愈演愈烈。,20,总体思路,面对当前网管支撑手段发展及网络运维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运维工作的现状和要求,统筹发挥地市、省、集团的作用,推动网管软件版本的标准化,固化网络运维工作的最佳实践;通过软件版本的质量和能力的持续改进,推动网络运维管理工作效能的持续提升。,21,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流程,组织,手段,工作形式,制度,宣传,树标杆,抓版本,促应用,宣传:网管版本整治工作简讯(双周) 网管工作情况通报(双月) 及时信息交流(飞信+BBS) 视讯交流 现场交流,手段:以总部电子运维外网论坛为需求/问题管理阵地,向全网

15、维护人员分配30000余账号,24小时响应和答复。,工作形式:季度:厂商后评估 双月:各版本全网运行分析电视电话会 周:每周专家小组问题和需求IMS讨论会 不定期:现场问题/需求分析,组织:以广东、江苏、河南、陕西等十个省份形成版本牵头省,建立各专业网管版本的专家团队。,制度:网管需求管理办法(试行) 网管软件版本管理办法(试行) 网管系统集成商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需求申请流程,需求管理相关流程,21,22,以“运维场景”刻画为核心的网管标准化,2,5,7,4,紧密围绕运维工作场景,以应用为驱动,提升应用效果,集中监控场景,资源管理场景,智能巡检场景,电路调度场景,1,局数据管理场景,3,性能分析场景,8,业务管理场景,6,呼叫记录与呼损分析场景,23,软件版本的牵头省工作制度,话务网管:陕西公司(亿阳版本) 山东公司(浪潮版本) 重庆公司(泰岳版本) 传输网管:河南公司(亿阳版本) 北京公司(直真版本),数据网管:广东公司(东信版本) 河北公司(直真版本) 福建公司(泰岳版本) 吉林公司(泰岳版本) 天津公司(亿阳版本),累计完成四个专业7个厂商19个大版本,120个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