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415023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主题1 物质的分离 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 鲁科版选修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课堂反馈演练基础检查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解析:选C。锥形瓶是不能润洗的,特别是用待测液润洗,A是错的。少量Fe和稀盐酸可以防止Fe2的水解和氧化,配制FeCl3溶液不能这样。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否则时间长了和塞子粘在一起打不开。2(2011年高考海南卷)用0.102 6 molL1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

2、右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 mLB22.35 mLC23.65 mL D23.70 mL解析:选B。由题给滴定管液面示意图可知,图中每一小格代表0.10 mL,滴定管液面读数介于22.3022.40之间,只有B项符合。3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那么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BFe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的化合物DFe2被Br2氧化成Fe3解析:选B。溶液呈红色是Fe3与SCN结合成络离子的颜色,Fe3由Fe2被溴水氧化而成,Br2的氧化性强于Fe3,该晶体中一定含

3、有SCN。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先润洗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尖嘴的气泡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选D。滴定管未润洗就直接加入标准液,会导致标准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耗用体积偏大,代入计算公式,结果使所求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因为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一定,消耗的标准液的物质的量就一定;滴定时没逐出尖嘴处的气泡,会导至消耗标准液体积的读数偏大,代入计算公式

4、,结果所求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读数时视线应平视。5有一未知浓度的食醋,某学生为测定CH3COOH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1NaOH标准溶液。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_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称量0.4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2)取20.00 mL待测食醋放入锥形瓶中,由于食醋颜色较深,我们先_,并滴加23滴_做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编号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滴

5、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CH3COOH溶液的体积/mL10.1022.6220.0020.1022.7220.0030.1022.8020.00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食醋中CH3COOH的浓度约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A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B移液管水洗后未用食醋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E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答案:(1)转移定容摇匀烧杯药匙(2)加入蒸

6、馏水进行稀释,直到溶液颜色变的很浅酚酞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0.11 molL1DF能力提高1在实验中手不慎被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解析:选B。血液属于胶体,其胶粒遇到FeCl3时会发生聚沉而起到止血作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

7、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解析:选B。A中NaCl和NaNO2均有沉淀,要加硝酸,沉淀溶解的为NaNO2。C项乙酸与乙醇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标准液会被稀释,浓度降低,所用体积增大,使测定结果偏高。3(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

8、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解析:选B。A项中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且用玻璃棒搅拌,以免液体飞溅伤人,操作错误;B项正确;C项中过滤时应将浊液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D项中表面皿不能用于加热蒸干溶液,而且MgCl2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应该是MgO,故操作错误。4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A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B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选B。A、D项pH7;C项CH3COOH过

9、量,pHFe3I2;还原性:IFe2Br,则下列反应能发生的是()ABr22I=2BrI2B2BrI2=Br22ICI22Fe2=2Fe32ID2Fe32Br=2Fe2Br2解析:选A。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只要满足这个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就能发生。A.氧化剂、氧化产物分别是Br2和I2,还原剂、还原产物分别是I和Br,根据已知条件:氧化性:Br2I2,还原性:IBr,满足上述规律,所以能够发生。11取体积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把其中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用已知物质的量

10、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上述两份溶液,若中和第一份(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所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A,另一份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B,则:(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VA与VB的关系是_;(2)以酚酞为指示剂时,VA与VB的关系是_。解析:NaOH溶液放置于空气中,因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使NaOH减少,所以溶液的pH减小。用H2SO4滴定Na2CO3溶液,反应分两个阶段进行:HCO=HCO(此时溶液呈弱碱性);HHCO=H2OCO2(溶液呈弱酸性)。滴定过程按哪种反应进行,取决于选择的指示剂。(1)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因其变色范围是3.14.4,滴定反应按进行,由关系式2NaOHNa2CO3CO2知,消耗的H2SO4的量不变,所以VAV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