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6725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3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按要求默写。(7 分)A.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B.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D.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E._ 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H.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2 分) A、攒(zun)动 称(chn )职 咀嚼(ju) 随声附和(h )B、惬意(qi) 骊(l )歌 炽(zh )痛 病入膏肓(hung)C、恻(c )隐 荫庇(yn) 狼藉(j) 叱咤风云(zh)D、晒( shn)

2、笑 荣膺(yng) 干涸(g) 踉踉跄(qi ng)跄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转弯抹角 消声匿迹B、眼花缭乱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C、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D、再接再励 惟妙惟肖 万籁俱寂 锋芒毕露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A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

3、。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 (1)从概括主旨(中心)的角度,在 A 处填写一句总起句。(写在下面)(2 分)(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不可照搬文中的语句)(2 分)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5名著阅读。(共 5 分)A 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于是 A 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

4、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豆腐这么早出锅啦!”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上面文段节选自 (人名)的呼兰河传。人物 A 是 。(2 分)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 A 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分)二、古诗文阅读(17 分)得 分 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一)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这首诗表达 的感情?(2 分)

5、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画面具有诗情画意,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3 分)(二)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6、,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2 分)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若此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0结合内容,说说“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的原因是什么?(2 分) (三)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7、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1.解释加点的字。(2 分)君与知之者谋之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12.下面与 “扁鹊怒而投其石”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 而与不知者败之 B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 面山而居 D.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13.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 而言,一是针对_ 而言。(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一)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 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 9

8、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就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

9、5 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试验 5-8 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五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连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试验15 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 79 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 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 , 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 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

10、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得 分 评卷人14、请概括说明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2 分) 15、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16、第段划线句子中“逐渐 ”的表达效果?(3 分) 1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4 分)A、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B、第段中“合适替代物” 指的是具有涂改液特点的无毒物质C、“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运用了反问句,加强陈述语气,强调了涂改液散发出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D、第 段划横线

11、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因为”、“所以”、“尽管”“但是”。(二) 洁净之莲莲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一湾碧水澹澹,起伏着一层 涟漪。那水的绿哟,绿得蓬勃,绿得纯正,绿得深湛,绿得温柔,绿得恬雅,绿得醉人。绿锦缎似的水面之上,洁净的莲亭亭如盖。碧波有幸,能照它的影;鱼儿有幸,能吻它的足。莲与碧水结下不解之缘,涟漪了整个夏季。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支支或白或粉或嫣红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间隐现。莲的身上不曾沾染一星尘埃,瘦长的腰身娉娉婷婷,在风中款摆,韵致绝佳。B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

12、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白莲冰肌玉肤,素巾缟袂。一派清远的风度。每朵莲花都仰着脸,专注而矜持,每张脸都不重复。偶尔微风拜访,举起一张张阔大圆滑的绿叶,漾起无边的清凉。莲的芬芳,香气盘桓,久久不肯逸去。那摇曳着交叠的红、白、绿,荡漾起 更加动人魂魄的娇媚,染满我的心壁。我尤爱月光下的白莲,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A 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 黑夜,从污泥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莲塘流动着今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莲也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

13、文与画幅中,透露洁净清爽之意。文人墨客用五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王维有“莲动下渔舟”的闲适情怀,李白有“清水出芙蓉”的审美雅趣,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莲的清香,诠释了莲的品格与精神。垂暮之年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把清淡素雅的莲作为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用颜料把莲塘上众多的瞬间和形象永久地凝固在画布上。终于他力竭倒在了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混沌散开,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 展开,亘古与莲相伴。莲的精魂,如一帧写意水墨画,在馥郁的莲的气息中,我渐静、渐净,心扉突然洞开,心静静空出来。它以菩提树的身影摇曳出我心中的清凉,它似晨钟暮鼓,击出清风竹韵;他似圣洁之水,涤净尘间的污浊。莲是一面心灵

14、的镜子,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拥有莲的慧心,做洁净的人。得 分 评卷人18.通读全文,说说以“洁净之莲”为题有什么好处?(4 分) 19、文中加框处依次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 、 。(只填字母)(4 分) A 袅袅的 B 缓缓的 C 微微的 D 浓浓的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A)处画线句。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从意义和作用等角度赏析(B)处加点的词语。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21.请谈谈选文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 分) 22.在作者细腻的笔端下,莲花栩栩如生。你心中一定也有一种最美的花儿吧,请你将它描写出来。(提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 字左右)(4 分) 四、作文(50 分)总分:书写: 内容:23 按要求作文。请以“最美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够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 20 行)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2013.4一、积累与运用 (21 分)1、按要求默写。(7 分)(1)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