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鉴赏指导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4999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史诗鉴赏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咏史诗鉴赏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咏史诗鉴赏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咏史诗鉴赏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史诗鉴赏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史诗鉴赏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古咏史诗专题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读史或览古时,有感于历史上的人、事、物、象,在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中引发对国家时运、自己身世的兴衰感慨,托古讽今、寄托哀感之诗。一、 怀古咏史诗特点 (一) 形式标志。标题有古迹、古人名,或有 “咏” “怀古” “咏怀”等字眼。 (二) 表现手法。常常运用典故,或以景衬情,或今昔对比,或借古讽(伤)今或侧面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三) 结构内容。临古地 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写眼前衰败、荒凉、萧条,也写历史事件经过,抒发感慨。 (四)诗歌主题多为:感慨盛衰无常岁月变幻/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

2、淫逸/ 讽谏当朝者或讽谏世人二、 怀古咏史诗思想内容归纳(一) 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作者身世际遇与古人有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分两种。 1 对比失落型 有的着眼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感慨自己。古人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被朝廷冷落,不能才尽其用,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与周瑜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观照自己,正是

3、有了这一层自我观照,才使这首词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多少人共同心理感受,这首赤壁怀古词也因此才有了长久的生命。鉴赏这类诗词要抓住历史人物、事件和诗人身世联接点,找出共通之处,就能理解作品深刻寓意。2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不得意,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感伤怀才不遇(怀古伤己)的心境。 如杜甫的蜀相 ,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一生,为他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礼贤下士、诸葛亮雄才大略、君臣相契。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有统一中国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哀思与痛惜之情。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

4、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英雄平定天下;写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写诸葛亮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因而咏史诗更显得情韵丰蕴、意义深远,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二) 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大多为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诗人们常借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时就是怀古最有理由时。分以下几类: 1 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不尽人意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感伤,思古幽情;

5、抒发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感慨,暗含对现实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金陵是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触发了无数诗人怀古幽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一个专题。 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吴宫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座荒凉古墓。 2 物是人非型 昔日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感觉,让人作冷静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全诗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 “空城” “旧时月” ,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

6、调凄凉不堪,句句融合诗人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三) 历史事件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感慨;此类诗作,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高度,独抒机杼,表达对历史事实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1 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 三、 鉴赏方法指津 小结: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曲: 1 所写历史的人、事、物、象是怎样的(弄清史实,通解文字) ; 2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事、物、象(找准联接点,体悟感情) ; 3 诗人态度感情是运

7、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附:咏史诗常用的地名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练习: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

8、4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分)(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

9、,来舞魏宫前。 注: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 (1)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参考答案】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 (2)全诗除了使用典故之外,还用什么手法阐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人才得失是大业成败的关键,善于择相使刘备开创大业,短于教子却葬送了基业。也可回答为:该诗不仅用盛衰对比,还以刘备长于任贤择相和短于教子对比,说明创业难,守成更

10、难。(解析:古代怀古咏史诗大致有倾向于感性和倾向于理性之细别,前者通过一些氛围情调的渲染,感叹前朝,发思古之幽情;后者则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后世之借鉴。这首诗属于后者,作者用意在于揭示刘备基业丧失的原因(短于教子)本可避免。)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水殿龙舟: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出游的船,他自己乘坐的称船“龙舟” ,高四层,还有高三层的“水殿”九艘。(1)本诗第二句中“至今”和“千里”两词的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从时间之久和地域之阔评说大运河影响之长远、作用之重大。(2)诗人对

11、隋炀帝修汴河这一历史事件持何种态度?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诗人从客观角度肯定了大运河的功劳(从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可看出。),后面两句通过假设的方式表明对隋炀帝的否定。(分析:三四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种荒奢享乐的事情,那么把修浚运河与大禹疏河治水的功德相提并论,也是不过分的。这个假设尖锐地指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是为自己的荒唐享乐,与大禹艰辛劳累为民造福不可同日而语。)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台 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910) ,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

12、说“台城柳” “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参考答案】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 ,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

13、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 谷 园 杜 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注释】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金谷涧中。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绿珠。孙秀要抢夺绿珠,石崇不答应。孙秀就假传圣旨,要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诗人描绘的金谷园遗址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思?【参考答案】描绘出一种苍凉、凄迷的境界,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怀古幽思。(2) 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最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并说出它的作用。【参考答案】采用

14、拟人修辞手法,如“无情”的流水, “自春” 的草,啼鸟的“怨”等。既反衬出诗人的多情对“繁华事散” 的不尽感慨,还抒发了对“ 繁华事散” 产生无穷的感伤。【解题指要】拟人修辞手法容易回答,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在发挥时应抓住“繁华事散” 这四个字,因为这是诗眼。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聚”, “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耀” ,就是说鉴赏时必须透过诗眼,窥视诗人神府。6、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注】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龙庭:指匈奴集会祭天的地方。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

15、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将王昭君的悲剧归为画工之责,故有“怨丹青” 的说法。(1 )这首诗在描写人物方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衬托。用“黄沙”“ 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的悲伤情状衬托弹琵琶者王昭君的悲苦、哀怨。(2 )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参考答案】 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王思廉的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表明由于国家民族的衰弱,因而使很多妇女成为牺牲品,所以,王昭君的悲剧便具有更深的历史意义。由此看来,王思廉的这首诗跳出了个人荣辱的圈子,以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