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2906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

2、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

3、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

4、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

5、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

6、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

7、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 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 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8、”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 不看僧面看佛面 ”是佛教的思想;“ 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

9、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 死定了” )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 la femme.(找出祸水) 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

10、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二)、地理环境的差异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

11、关的谚语,如: hook(land)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7(三)、习俗差异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

12、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 cat has nine 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

13、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 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 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宗教信仰方面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

14、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 庙”等的谚语,如“ 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 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 ;还有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

15、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10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11(五)、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

16、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 等都来自历史典故。 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 ,如: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 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 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