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294404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PT 页数:181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课件.ppt(1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ge 2,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ge 3,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本节共8条,规定了客运驾驶人聘用,岗前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从业行为定期考核,信息档案管理,调离和辞退,安全告诫,防止疲劳驾驶等。,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对客运驾驶人进行面试,审核客运驾驶人安全行车经历和从业资格条件,实施驾驶适宜性检测,明确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 有如下情况之一驾驶人不得聘任: 三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 三年内交通违法记分有满分记录的, 三年内有酒后驾驶、有超员20%、超速50%违法记录的, 一个记分周

2、期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Page 5,第十九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统一录用程序:,驾驶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超载,措施不当,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1、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 客运企业要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及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相关部门在驾驶人聘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驾驶人聘用(解聘)条件及程序,驾驶人的岗位职责与操作规程,驾驶人劳动报酬、福利和社会保险,驾驶人教育培训,驾驶人奖惩措施,驾驶人信息档案记录等。 选择安全意识强,驾驶技能高驾驶人从事客运经营,保障源头管理。,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2、客运驾驶人的聘用 1)客运驾驶人的录用条件: a取得

3、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 b年龄不超过6O周岁; c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交通责任事故,是指驾驶人负同等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d掌握相关道路旅客运输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 e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2)客运驾驶人录用程序 (1)应聘者提出申请; (2)资格条件审查; (3)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 (4)审核备案; (5)正式录用,签订劳动合同; (6)岗前培训及试用期考察。,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3)资格审查 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从业资格条件的5项要求。 核查驾驶证、身份证、从业资格证等; 查询驾驶人的交

4、通违法信息记录(交警部门); 核查安全行车经历(原从业单位;新从业者:交警部门查询违章)。 4)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 面试、理论知识测试和驾驶技能测试通过,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用。,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5)驾驶适宜性检测 驾驶适宜性检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对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适宜驾驶营运车辆。 驾驶人群体中存在着一部分人较其他人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驾驶人重复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的现象,一般将这部分人称为“事故多发者”,国家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组,检测调查了5167人,三年内发生交通事故1620起,其中三年内无事故驾驶人3951人,发生2次以上驾驶人

5、占总人数的6.38%,发生事故数占总事故数50.97%。 这一现象也称为”事故倾向性”。这些驾驶人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素质有关。正因为事故倾向性的存在,引出了“一些人适合于从事驾驶职业,另一些人则不适宜从事驾驶职业”的所谓“驾驶适宜性”,特别是以驾驶作为职业的道路运输驾驶人员,如果不适宜的人员进入道路运输驾驶人队伍,将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 客运驾驶人招聘和录用,必须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参与,参与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和对从业资格核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录用。 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库,利用卫星定位

6、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对客运驾驶人信息、运输调度、交通违法记录等从业行为的管理。 7)依法录用 客运企业在驾驶人录用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 客运企业应与正式录用的客运驾驶人签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8)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劳动者不能享受正式员工应有的福利待遇。 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

7、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第二十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岗前培训制度 理论培训内容包括: 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行车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职业道德、安全告知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企业有关安全运营管理的规定等。 实操培训内容: 熟悉车辆性能、客运线路,驾驶操作、服务要求等为主要内容。 客运驾驶人岗前理论培训不少于12学时,实操培训不少于30学时。,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第二十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岗前培训制度 客运驾驶人岗前理论培训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第二十一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

8、、培训及考核制度 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 客运驾驶人每月接受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教育培训。 企业应组织和督促客运驾驶人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客运驾驶人参加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企业应在客运驾驶人接受教育与培训后,对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 教育与培训考核的有关资料应纳入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 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的签名、考核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签名、培训考试情况等。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企业应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

9、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1、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2008年第10号)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2006年第9号)第四十条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及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使驾驶人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把握道路运输中事故因素及其发生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制度,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和方法,进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

10、事故隐患,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2、关于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1)定期教育培训的内容和频率 定期培训内容: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相关法规和规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 频率:结合安全例会,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2)继续教育 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重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客运驾驶人的驾龄绝大部分在6年以上, 1115年、610年、1620年三个驾龄段的客运驾驶人肇事较多,说明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性并不是随驾龄增加而相应

11、的提高,与驾驶人生理、心理素质变化,是否接受安全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道路运输驾驶人继续教育办法的规定,道路运输驾驶人继续教育周期为2年,每个周期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24学时。可采取集中、网络等多种形式(日本办法是继续教育前接受适宜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继续教育结果要在县级以上备案。,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3)教育与培训档案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档案。从业资格管理档案包括:从业资格考试申请材料,从业资格考试及从业资格证件记录,从业资格证件换发、补发、变更记录,违章、事故及诚信考核、继续教育记录等

12、。 备案,便于行业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尤其是在事故责任倒查。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3)违法和事故信息查询 企业应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 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是指给予存在安全隐患者,安全告诫、再教育等;对有重大安全隐患者,及时做出调离岗位或辞退处理。,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第二十二条、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 定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驾驶人违法驾驶情况、交通事故情况、服务质量、安全运营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参加教育与培训情况以及客运驾驶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可借助适宜性检测)等。 考核周期:

13、不大于3个月,考核结果应与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挂钩。,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1、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开展定期考核,是加强源头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客运驾驶人市场准入、动态监管和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制定考核表,平时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2、将从业行为定期考核与诚信考核相结合 诚信考核是指对驾驶人在道路运输活动中的安全生产、遵守法规和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驾驶人素质和从业行为动态监管的有效手段。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印发道路运输

14、驾驶人诚信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交公路发2008280号)规定的诚信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情况;遵守法规情况:违反道路运输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有关情况;服务质量情况:服务质量事件和有责投诉的有关情况。 诚信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诚信考核结果作为培训、辞退道路运输驾驶人,调整其工资和奖励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参加行业评优和申请新增运力的基本条件。 因此,企业在开展客运驾驶人定期考核时,应当与客运驾驶人诚信考核工作有效结合。,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3)关于客运驾驶人定期考核内容、考核周期 考核内容包括: 违法驾驶情况是指客运驾驶人

15、的违法驾驶行为记录,负次要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服务质量是指与客运驾驶人相关的服务质量事件和有责投诉情况; 安全运营情况是指客运驾驶人累计安全运行里程; 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是指车辆“三检”制度、开车前向旅客的安全告知、规范行车、规范操作等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参加教育与培训情况是指驾驶人对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出席情况以及培训后考核情况; 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变故情况等。 考核周期通常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几种。周期过长,会带来 “近因效应” 。周期太短,将增加考核成本,影响正常的运营工作。因此,本条款规定,考核的周期不大于3个月,即企业至少应一季度考核一次。

16、考核结果与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挂钩。,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第二十三条、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内容驾驶人基本信息、体检表、安全驾驶信息、诚信考核信息等情况。 1、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档案,不仅便于企业开展驾驶人安全管理,而且还便于行业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尤其是在事故责任倒查时,能有效保护企业和驾驶人的合法权益。调离、辞退时,移交驾驶人信息档案。,第四章 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2、信息档案的内容 基本信息包括登记表、身份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技术等级证等证件的复印件等; 体检表应包括躯干运动功能健康信息和健康状况的信息。应聘时提交的体检报告和单位组织体检时的体检报告。(适宜性检测报告) 安全驾驶信息包括原单位出具的安全驾驶经历证明、交警出具的信息查询记录、违章处理资料、事故处理资料、安全行驶里程统计资料等。 诚信考核信息包括日常安全教育信息、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培训学时记录、违反道路运输相关法规的情况、服务质量事件、投诉信息、诚信考核结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