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286281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为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特制定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分析(一)行业背景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机械制造业竞争的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

2、是数控技术的竞争。2010年1月份数据:重庆NC技术的人才缺口为8:1;2009年,重庆需要精密数控技术人才为8万人,而从职业院校和企业培训输送的人才不到1万人。(二)人才市场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是由装备制造业大国向装备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近几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设备,但是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开发工作明显滞后,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制造业领域内的人才的知识、能力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的。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技能人才拥有量与发展趋势极不相称。目前,全国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短缺近3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态势。我国高技能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只有25%,与发达国家的40%的

3、比例相差甚远。由于目前市场上数控技术人才缺乏,众多企业纷纷用高薪聘用,这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制造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数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培养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是加快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一个机械制造和数字化控制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零件图绘制、机械制造工艺指导与管理、数控机床安装、调试、维修与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编程的基本能力,掌握运用多种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4、、艰苦创业、踏实肯干、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2.本专业目前的状况2008年学院开设数控技术专业,现有在校153人。3.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数量适当、优势互补、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目标。表1:现有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一览表专业带头人职称教师总数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硕士学位教师人数(比例)双师素质教师人数(比例)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比例)31人22人3人3人3人4人(16%)16人(50%)4人(16%)4.实践教学条件(1)校内实训室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室按照工学结合的真实职业环境进行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专业实践教

5、学基地已初具规模。 表2:数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一览表序号实训室名称功能面积、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备注1钳工实训室划线、锉削、锯削、剪削、钻削、铣削、工艺榔头制作,90角尺制作,凹凸配合件制作,键及键槽加工120m2 ;1.钳工桌9张;2.老虎钳36台;3.平板9张; 4.分度头1台; 5.ZXTM机床1台; 6.交流电焊机1台2普车实训室外圆、断面、切槽、螺纹、锥度、内圆、成型面车削,机械组合轴加工,工艺手柄加工,锥度轴加工,车刀刃磨,平面刨削、沟槽铣削等400m2 ;1.普通车床28台;2.牛头刨床1台;3.万能卧式铣床1台;4.ZXTM机床1台;5.除尘砂轮机7台3数车实训室数车程序编

6、制与教研、工艺花瓶加工、工艺灯塔加工,工艺酒杯加工,工艺子弹头加工,锥度螺纹加工,内外螺纹配合件加工,双头螺纹加工等500m2 ;1.GSK980T数控车床14台;2.HNC-21T数控车床19台;3.KND数控车床1台;4.Fanuc数控车床1台;5.除尘砂轮机3台,普通砂轮机1台4模具加工实训室二维轮廓铣削、二维挖槽铣削、三维实体加工、曲面铣削、复杂二维轮廓线切割加工,电极加工,成型面电火花加工200m2 ;1.HNC-21M数控铣床4台;2.FanucV54立式加工中心1台;3.数控线切割机床1台;4.数控电火花机床1台;5自动编程实训室各类零件的三维造型及数控自动编程,数控车铣电脑仿真

7、,模具三维实体造型及分模仿真120m2 ;1.电脑118台;2.各类自动编程软件;3.数控仿真系统(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院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效地推进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施。表3:数控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校外实训基地:7个重庆仁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跃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永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红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新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西源凸轮厂重庆海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专业特色与创新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递进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市场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对

8、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论证,获得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以就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专业教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划。按实践能力逐渐加强、职业背景逐渐递进的思路,制订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技能培养为本位,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建设模式特色采用真实环境的“车间+公司”为载体(车间数控生产的真实车间;公司校企合作的生产公司),按照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三个面向(一线生产操作、技术服务与推广、辅助设计与开发),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学生在“车间+公司”中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和规范的训练,实现零距离上岗。教师在“车间+公

9、司”中通过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中,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二)课程体系特色课程设置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课程内容相互衔接、相互渗透、逐步提高。不断探索与实践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双证”教育,将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身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职业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分层次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开发型人才。(三)工学结合特色以项目任务为引领、职业活动为主线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

10、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实现工学结合。本专业对每一门核心课程,都是以真实的数控产品作为载体开发课程内容。具体实施时,力求采用“教、学、做”相互融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完成某门课程学习后即获得相关数控产品的设计制作及操作分析能力。(四)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所谓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行动导向教学观,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行动”在这里构建成一个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内,知

11、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内化于学生个体大脑,并经学生个体加工迅速“输出”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是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这就是所谓“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至理名言的内涵。概括为: “两个突出,三个强化”: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51.8%,突出实践教学探索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突出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倡导工况实境,强化生产现场教学教学与考证相结合,强化以岗位技能促教学教学与大赛相结合,强化以真实任务促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论听的懂,实训要过半;毕业即顶岗,真干上手快。(五) “3+1”培养模式我院率先实行的“

12、3+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是:“3”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拓展技能教育;“1”学历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将获取素质教育合格证、专业技能教育合格证、拓展技能教育合格证及学历证书。成为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三张名片”,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六) 双证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竞争力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经过双证嵌入式教育,经考试合格,可获取以下证书,毕业后可直接上岗。1. 数控车工技能中/高级认证 (必考);2. 数控铣工技能中/高级认证 (选考);3. 普通车工技能中/高级认证 (选考);4. 钳工技能中/高级认证 (选考);5. 三维CAD中/高级操作技能认证 (选考);6. 制图员(机械)中/高级操作技能

13、认证 (选考)三、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数控技术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具有较强的优势,但仍有许多不足:教师高等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创新;专业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改革不够深入;与企业的结合不够紧密,校内实训设备类型相对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四、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的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主动适应重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14、的作用,制订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建设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服从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二)定位及目标1.定位立足永川、面向重庆、服务西部2.目标形成数控技术科创办学特色(理论够用,重在实作)。有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办学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能够为重庆制造业和西部科技工业提供广泛、快捷、优良的服务。2010年数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争取2012年将该专业建设成市级特色专业。五、专业建设内容与措施(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培养目标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

15、,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制订和编程能力,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也可以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数控技术专门人才。2.人才培养模式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与企业用人部门广泛合作,逐步建立高职高专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的教育机制。(1)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制订、修订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行业(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3)学校、企业教师互兼互聘,一方面发挥本专业教师理论知识的优势,服务于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同时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二)课程建设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工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