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208567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打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制定: 编制:审核: 批准: 制订日期:二零壹二年五月1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使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形成定型化 、工具化的标准,给参加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有依据的防护措施和方法,编制本规定,做为我公司施工现场防护标准,各现场按此标准实施。 一 、坑边防护1、 大型基坑防护,泛指有砼护壁(坡),深度超出5m的全挖开式基础坑,采用随砼护壁(坡)设置护栏。2、 一般坑边防护泛指深度在5m以下,不做砼护壁(坡)的全开挖式基坑。 如图: 二、 挖孔桩井口

2、防护 以井口盖子主,以钢筋做成园形箅子,设置在以挖至此2m以上、没有浇注砼的井口之上。如下图: 三、楼梯及楼梯口的防护 楼梯防护以扶手为主,缓步台及楼梯两侧边设置双层钢(木)扶手,两跑楼梯间隙间要挂立网,最后一跑楼梯侧边做与扶手连接一体的护栏,其尺寸如下图: 四、电梯井口防护 根据电梯井口的宽度用不小于12mm直径园钢焊制宽于电梯门口400mm以上,高度为1500mm的钢筋网,焊在剪力墙钢筋或对拉片上或砖墙电梯井预埋铁件上,井内每隔两层设防护网,封闭严密。见下图: 五、建筑物的预留洞口防护由于建筑物有很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预留洞口。因此,预留口的防护应采用不透明全遮盖固定防护,遮盖物上面必须

3、标明“小心洞口不得揭挪”字样,但仅限于直径小于1500mm的洞口,大于1500mm的洞口必须在洞口上设置平网, 并在洞口的周边设置护栏及围网, 遇有沉降缝及楼板后浇带以及长边大于250mm的孔洞,必须做严密的全遮盖固定的防护。见下图: 六:阳台口防护阳台口防护应采取墙内预埋钢筋与钢筋网焊接。见下图:七、框架结构各层周边防护 框架结构层边防护除一层用围网封闭外(留出通道口),其它各层的防护在防护图中选其一种防护方式进行周边防护,但要求各层防护要统一。见下图: 八、屋面周边防护该防护泛指无女儿墙及设计上女儿墙高度在800mm以下的屋面四周边的防护。见后图: 八、斜道防护 之字形斜道搭设时其宽度不得

4、少于4块跳板的宽度,坡度3 :1(一字形斜道宽度6块跳板宽度,坡度6 :1)。防滑条要稳固,间距不大于300mm。缓步台的宽度要求1m以上。防护时外侧用网封闭,内设扶手,斜道、进楼通道及缓步台的两侧边设置踢脚板。进楼通道宽度1m,两侧设1200mm高的护栏并挂围网。见后图: 九、垂直运输设备进料平台口及进料平台防护 进料平台口防护以平台门为主,套管用1吋2吋钢管,拉门用4分6分钢管或16以上园钢,不得使用螺丝钢。见下图: 进料平台两侧边防护以护栏、围网封闭为主。进料平台的搭设宽度不少于6块跳板,担跳板的杠子下边必须设置八字支撑杆,杠子的间隔750mm。见下图: 十、通道口、进料口防护棚 每座建

5、筑物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一层全封闭时,留出不多于4个供施工人员通行的通道口,在通道口的上部设置防护棚。同时,现场使用的外用电梯、门式架等垂直运输设备的进料口外侧的上部同样设置防护棚。其防护棚的宽度不小于1500mm,棚顶满铺大于50mm厚的木板,或铁跳板,通道两侧设置护栏,棚面上面距棚顶3m以上高度设平网一道。见后图: 十一、在物体坠落半径以内的人行道、民房等上方的防护、 对物体坠落半径以内的人行道的防护此防护基本同于现场通道的防护,不同点在于该防护要根据人行道长宽设置,并增设八字撑杆.见下图:、 对物体坠落半径以内的民房上方的防护 该防护以立体防护为主,以建筑物外侧搭架子,随架子设大立网外加密目网,同时在民房上面距屋顶3m在上高空设大平网一道。 以上防护标准由公司下发,各项目按其实施。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各项目部技术人员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出防护内容,施工前要有专项措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防护作业设置完成后,项目部要进行验收,达到附合标准要求。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恒大御景湾项目部 二0 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