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7203402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达标检测(十五)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 1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证明了分离定律真实可靠D若让F2中的高茎豌豆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矮茎植株约占2/3解析:选B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好处是豌豆闭花自花受粉,不受其他花粉的影响,但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授粉的操作;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就是在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后来采用测交法验证分离定律的真实

2、可靠;F2高茎豌豆中有1/3纯合高茎、2/3杂合高茎,所以自交后只有杂合高茎才有1/4的矮茎子代,故理论上子代矮茎植株占2/31/41/6。2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解析:选D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B、C三项均体现出“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性状分离”现象,但D中子代的黑毛与白

3、毛早在亲代中已存在,不属于“性状分离”。3下列关于测交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交属于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B测交可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测交可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测交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选B测交是指F1与纯合隐性个性杂交,因而属于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测交是在已知性状显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因此不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由于测交是与隐性个体杂交,而隐性个体只能产生1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通过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测交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2019东营一模)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AA和Aa)、白色(aa

4、)两种。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2代,得F2,如不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则下列关于F2的描述,错误的是()AAA个体占3/8BAa个体占3/8C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不同D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解析:选B根据分析,显性纯合子AA个体占3/8;杂合子Aa的比例为1/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分别为3/4和1/4;F2中AA3/8,Aa1/4,所以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1/4(3/81/4)2/5。5某果蝇的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性关系。小翅雌蝇和纯合残翅雄蝇交配,子一代表现为小翅和长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对E1为

5、显性,E1对E2为显性B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解析:选C亲本是小翅(E1_)和残翅(E2E2),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可推知亲本小翅雌蝇的基因型是E1E,子一代小翅的基因型是E1E2、长翅是基因型是EE2,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E、E1、E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复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E1E1、EE、E2E2、E1E、E1E2、EE2,共6种。6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

6、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1,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A71、71B71、151C151、151D81、161解析:选B由题意知,豌豆的基因型是AA、Aa,且比例是11,因此豌豆间行种植后,其自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是:A_aa71;玉米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Aa11,玉米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31,因此玉米间行种植后,自由交配后代显隐性的比例关系是A_aa151。7蜜蜂中蜂王和雌蜂(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体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

7、现为()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C雄蜂均为褐色眼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解析:选D杂合体的蜂王Aa能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比例为11,正常褐色眼的雄蜂A只能产生一种精子A,两者交配,其子代中雌蜂的基因型有AA和Aa,都是褐色眼;雄蜂的基因型有A和a,表现为褐色眼和黄绿色眼,比例为11。8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错误的是()A随机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

8、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最可能为显性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解析:选D设控制马毛色的基因为A、a,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则A1/2,a1/2,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哪种性状在后代占优势,哪种性状为显性,A、C项正确;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6匹白色母马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栗色,则栗色最可能为显性,B项正确;若栗色公马和母马都为纯合子,无论栗色为显性或隐性其后代都是栗色马,因此不能根据多对栗色马交配后代全为栗色马推断白色为显性,D项错误。9(2016浙江

9、10月选考单科卷)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D从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解析:选B甲同学是从、中随机抓取小球的,相当于Dd和Dd杂交,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乙同学是从、中随机抓取小球的,相当于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在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情况下,产生配子过程。若基因自由组合

10、,则基因型为DdRr个体产生的配子有4种,DR只是其中之一,占1/4。从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再组合起来,相当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情况下,基因型为DdRr个体自交,其子代将产生9种基因型。10某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

11、小解析:选C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2/3,当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子的概率为2/(2n1);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11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

12、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解析:选C设相关基因用D、d表示。杂合红果肉西红柿(Dd)自交,F1中红果肉西红柿基因型为1/3DD、2/3Dd,F2中DD所占的比例为1/32/31/41/2,Dd所占的比例为2/31/21/3,dd所占的比例为2/31/41/6。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1/3(1/21/3)2/5;在F1中就已经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dd)。12遗传学中控制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可能有多个,但体细胞中最多只有其中的两个,

13、这些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遵循分离定律,已知兔的毛色由Ay(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鼠灰色)、a(褐色)决定,显性关系为Ay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AyAy、AyA、Aya的成年兔均为黄毛B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全部为黄毛兔C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D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解析:选A由于Ay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没有体细胞遗传因子为AyAy的个体;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全部为黄毛兔;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交配类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交配类型为AyaAya

14、,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二、非选择题13通常母鸡的羽毛宽、短、钝且直,叫母羽;雄鸡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雄鸡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鸡的这种羽毛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H、h表示)。现用一对母羽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中母羽雄羽31,请回答:(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母羽和雄羽中显性性状是_。(2)在子代中,母羽鸡的基因型为_。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现有各种表现型鸡的品种,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请另行设计一杂交

15、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须写出配子)。解析:(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说明母羽对雄羽是显性,亲本都是杂合子,即Hh。(2)在子代中,由于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所以母羽鸡的基因型为HH、Hh、hh。由于雄羽为隐性性状,所以雄羽鸡的基因型为hh。母鸡的基因型有HH、Hh、hh,比例为121,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hh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基因型有Hh和hh,比例为1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是母羽雄羽11。(3)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可用母羽母鸡(Hh)与雄羽雄鸡(hh)杂交,遗传图解见答案。答案:(1)性状分离母羽(2)HH、Hh、hh母羽雄羽11(3)如图所示14(2019济南调研)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