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血证论》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202731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述《血证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述《血证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述《血证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述《血证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述《血证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述《血证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述《血证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证论是唐宗海(容川)总结了前人和自己治疗血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而写成的一部治疗血证的专著。条理清晰,论述精辟。一、对气血关系的阐述人身气血,各具阴阳之性,互为其根,以维持形体的健康,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诸病蜂起,所以他在论治血证之前,首先阐述气血的相互关系,以为辨治各种血证的基础。1、气血的生成他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阴阳二气的不断运行所形成的,阴阳就是水火,而水火又是化生气血之源,如他说:“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他这里所说的水是指肾和膀胱之水,因二者与丹田同处脐下,为一身水精归宿之地。但此水不能自化为气,犹须赖肺吸入天阳之气引心火下交丹田,蒸发水脏水腑,始能化生

2、元气、卫气。所以他既说:“水能化气”,又说“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气若不足,水津就不能上腾下输,营溉全身;水若停蓄不化,气也就郁滞不畅,不能温煦百骸。他把这一关系概括为“气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气,亦能病气。”他所说的“火”主要指心火,心火是人体一切热力之源。他认为肢体之所以能温暖,机能只所以能活动,都是以靠热力的作用。脾胃在这种热力的推动下,才能分化和吸收水谷精华,再经心的火化作用而变生血液。然而火不亢盛,固能生血,若心火太盛,不但不生,反能耗血。所以他又把这一情况概括为“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和“火化太过,反失其化。”这说明气是生于肾水,血是生于心火。心火下降肾水

3、才能化气;肾阳上升,水谷才能蒸腐,心火才能化血。这样心肾二脏,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互相生化,运动不惜,才能使人体气血生成无已。同时他又认为心肾升降的枢纽在于脾。他说:“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他的这一认识和脾胃论中脾胃为升降枢纽的论点略同,但前者重点在于阐发内伤,故偏重脾阳升发方面;后者重点在于论述血证,则兼顾到脾阴的滋降方面这又是彼此不同之处。2、气血的作用气血是维持人体生活机能的主要物质,二者互相为用,气离开血或血离开气,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统率;而气的宁谧温煦,又依靠血的濡润。血液运行不息,才能敷布营养于全身各部;阳气

4、宁谧,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假使血不运行,便是瘀血;气不静谧,便成燥气或浮气。淤血和燥气、浮气都是病气。所以气盛或气乱时,可迫血妄行,血瘀或血滞时,也可以使气郁遏。这说明气的盛衰能影响血,而血的淤阻也能影响气。如他说:“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又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由此可见,气血的相互影响,和则俱和,病则俱病,二者只能相得,不能相失。二、血证的病理变化气血二者关系密切,因而血证的发生,往往和气的变化分不开,气的变化情况不同,故影响血证的病变也就有所不同。1、气逆或气盛

5、所形成的血证气逆所形成的血证,一般多以上穷溢出,如吐血、咳血、咯血等皆是。病虽同属气逆,但其中又有不同之处。 (1)吐血:吐血来自胃经,因阳明协冲脉之气逆而不降,故治吐血以调胃平冲降气为主,他说:“冲为血海,其脉丽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阴阳之气,下行为顺,今乃吐逆,失其下行之令,急调其胃,使气顺吐止,则血不致奔脱矣。”(2)咳血:咳血属肺气上逆,但又有虚实之分。实证为外邪郁遏肺气,久而化火灼肺,肺络受伤,使人气逆而咳血。虚证属肺中津液不足,阴虚则生火,火邪熏肺,亦使人气逆喘咳而血溢。证情虽有虚实不同,但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则一,所以他说:“肺为娇脏,无论外感内伤,但一伤其津液,则阴虚火动,肺金被

6、刑,金失清肃下降之令,其气上逆,嗽痰咳血。”(3)咯血:咯血是肾阳不化膀胱之水,水即上泛为痰。膀胱血同居下焦,虚火上升,扰动血室之血,使淤血随火上逆而出,是水病连累胞血所发之病。故应归属于肾。所以他说:“所谓咯血出于肾者,乃肾气不化于膀胱,水沸为痰,而惹动胞血之谓也。”此外,如鼻衄、耳衄、眼衄、齿衄等证,都属于气逆之范围。气逆所导致的上窍溢血,除小部分属于气虚不能摄血以外,大多属于气盛有余之证“气有余便是火”,火盛则迫血妄行。他认为这种病的形成,主要是阳气郁闭的结果,如他说:“春夏阳气,本应开发,若一郁闭,则邪气壅而为衄。”2、脾虚不能统摄的血证升降失调:人体的正常活动,必须是清阳上升,浊阴下

7、降,血气才能正常的循行不息,而主宰这清浊升降的枢纽则在于脾。他说:“其(脾)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血即随气运行不息,所谓脾统血者亦即如是脾能统血,则血循经而不妄行。”假若脾气虚损,形成“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的局面,血液就会上溢或下渗而变生各种出血病证。元气不摄:气为血帅,因而元气充足、血有所统,才能按照正常途径循行不息。若元气不足以统摄血行,血液便会泛滥横溢而形成各种出血。但元气只所以会不足,与脾肾两脏有密切关系,因前者为元气的补给,后者为元气的根本。“上输心肺,下达肝肾”之气,是指补给元气的水谷精气;而“肾主下焦,主化气上升,肾足则气不下

8、陷”的气,则是确指元阳之气了。临证所见某些失血证,如吐血、便血,尤其是妇女崩中,用凉血、止血不效,改用培土、温肾、引血归经的归牌汤、补中益气汤、黄土汤等,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其理由就在于此。3、 血病对气的影响 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病既可以影响血,血证当然也可以影响气,所以他说:“气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由血病而影响气的,大致有气脱和气滞两种。气脱:如上所说,气的安谧,必须有赖血的濡润,这说明气虽然能统率血行,但它本身的存在,还必须依靠血液作依附的基础。如果没有血的濡润,便会失去温煦而浮越于外9浮越于外的气,就很容易耗散或亡脱。所以大出血的病人,最易出现大汗、喘促等虚脱症,这是血脱气散的

9、现象,最常见于血崩和产后的患者,所以他在产血门中说:“产后血崩,汗出气喘者,乃是血脱气散之危证。”并阐明其机理是“营血暴竭、卫气无依”的结果临证必须予以足够重视。气滞:血脱固然能使气耗散,而血淤凝滞时,也能阻碍气机的通畅。淤血阻气变化不一,有肿、有痛、有麻、有木、有寒热、有虚损等等。如他说:“着(血)而不和,必见疼痛之证;或流注四肢,则为肿痛;或滞于肌腠,则生寒热;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生机,久则变生骨蒸、干血、痨瘵。”血瘀疼痛,血凝则气滞,不通则痛,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至于变生骨蒸、干血、痨瘵的道理,又是由于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血不新生,则气失依附,迁延时日,终必形成气血两虚,这是引起各

10、种虚损的重要因素。三、血证的治疗方法1、治疗原则气血的互相依从,互相影响已如上述。因之血证的产生,多由于气不调和。故治血证以调气和气为重要原则,并以和法为治疗血证的第一良法。他说:“表则和其肺气,里则和其肝气,而尤照顾脾肾之气。或补阴以和阳,或损阳以和阴。”总之,无论补阴或泻阳,目地都是为了促使气血调和,恢复其正常机能。在具体措施上,则又应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方法。大致可分为调气和补气两种,而调气又包括了降逆和泄实两个方面,凡属于气逆的血证,则以降逆为主。他说:“上者抑之,必使气不上奔,斯血不上溢。降其肺气,顺其胃气,纳其肾气,气下则血下,血止而气平复。”降逆之法,虽为吐血而设,但咳血、咯

11、血等上部出血,一般都可应用,所以他说:“吐衄必降气”、“止血之法虽多,而总莫先于降气。”至于气盛的血证则应以泻实为主,“气盛即火盛”,泻其实即泻其火,火不上炎,则血不妄行,他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治吐血的主方,因为大黄不但能够损阳和阴,而且还有推陈致新的功用。气虚不能统摄的血证,则应用补气的方法,而补气法又有补虚与升陷之不同。补虚则以培补脾肾为主。他说:“当补脾者十之三四,当补肾者十之五六。”他之所以这样重视脾肾,正是为了培补元气先天后天的两个根本。元气一充,则血得统摄而自止。补脾如归脾汤,补肾如断红丸,大虚亦可用十全大补丸。升陷法是升陷元气为主。元气下陷,血随气下而造成下部出血者适用此法。他说:

12、“崩中虽是血病,而实则因气虚也。气下陷则水随而泻,水为血之侣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宜服补气之药以升其水,水生则血升矣,补中益气治之。”临床实践证明:脾不统血的血证,上下部出血的病变都可出现;气虚下陷的血证,则多见于下窍出血。 2.治疗措施 他在治疗血证的具体措施上,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气四个步骤。他认为出血证,特别是大出血时,往往气随血脱,情势危急,“此时血之原委,不暇究治,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以后则急需祛瘀,因其离经未出之血,已失去生理作用而成瘀血,若不及早祛除,日久就会变证百出,如发热、痨瘵、疲瘕、刺痛等等。为了消除后患,所以他以消瘀为第二法。血止瘀消之后,还须继续注意气的运行状态。促其安谧宁静,防其复发。他说:“其血复潮动而吐者,乃血不安其经常故也。必用宁血之法,使血得安乃愈。”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出血以后,往往出现阴虚症状,阴虚则阳无依附,久之阳气亦虚,后收功之法。以上是他所说治血证的四大纲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