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154481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Mg-24 P-31 S-32 Fe-56 Cu-64一、单选题(1-8题每小题2分,9-20题每小题3分 , 共52分)1.人类将在未来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B. 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C.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 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

2、不属于“太阳能文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煤和石油,天然气都为化石燃料,为碳素燃料,之前,不选A;B、太阳能的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慢温室效应,正确,不选B;C、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wie电能,为清洁能源和 新能源,正确,不选C;D、菠菜蛋白质制成电池为生物质能,属于太阳能文明时代范畴,错误,选D。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和治理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或水解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3COO+H2O = OHCH3COOHB. HF+H2OH3OFC. H3PO43HPOD. NaHCO3NaHCO【答案】B【解析】【详解】A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应当用可逆符号,A

3、项错误;BHF为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使用可逆符号,题给的式子将氢离子写成了水合氢离子,B项正确;C磷酸作为多元弱酸,应分步电离,一步为主,C项错误;D碳酸氢钠应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应使用等号,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写,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项。3.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C.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当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当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即

4、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故B正确;C、当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图示可以看出:H=+(E1-E2)kJ/mol0,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故D错误故选B。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中存在能量的变化,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可能相等。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B. 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

5、.1NAC. 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D. 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分析;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详解: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B. 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

6、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D. 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一定时,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B. 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7、C. 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也有可能非自发进行D. 反应NH3(g)+HCl(g)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答案】C【解析】【详解】A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变化,往往是由于温度发生了变化,而温度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A项正确;B对于一下确定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仅随温度变化,B项正确;C放热反应有利于自发,熵增有利于自发,既放热又熵增反应一定自发,C项错误;D反应由气体变成了固体,熵是减小的,但室温下该反应可自发,说明该反应显著放热,即焓变小于0,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项。6.下列事实或操作不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A. 开启啤酒有

8、泡沫逸出B. 向FeCl3溶液中加KSCN,有FeCl3+3KSCNFe(SCN)3(血红色)+3KCl反应,平衡后向体系中加入KCl固体,使体系红色变浅C. 装有NO2的烧瓶置于热水中颜色加深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答案】B【解析】【详解】A啤酒中存在平衡:CO2(g)CO2(aq),开启啤酒后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有泡沫溢出,A项排除;B从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分析,氯化钾不参与反应,KCl的加入并不能使平衡移动,B项可选;C装有二氧化氮的烧瓶中存在平衡2 NO2 N2O4 H 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气体颜色加深,C项排除;D氯气能和水反应Cl2+H2OH+Cl-+H

9、ClO,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和水的反应损耗,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择B项。7.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B. 中性溶液中,c(H+)一定是1.0107molL1C. c(H+)= c(OH)的溶液显中性D. 在100C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运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时,要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A、没有给出温度,A错误;B、在中性溶液中c(H)和c(OH)一定相等,但不一定等于1.0107molL1,B错误;Cc(OH)c(H)的溶液呈中性,C正确;D、100

10、的纯水中,虽然pH7,但c(H)c(OH),还是中性,D错误。考点:考查了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8.下列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H4+OH叙述正确的是()A. 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 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C. 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加水稀释时,促进氨水电离,c (OH-)减小,n(OH)增大;加入少量浓盐酸,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c (OH-)减小;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溶液中c (OH-)增大,则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加入少量NH4Cl固体,c

11、 (NH4+)增大,平衡左移。【详解】A项,加水使NH3H2O电离平衡右移,n(OH)增大;B项,加入少量浓盐酸使c(OH)减小;C项,加入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项,加NH4Cl固体,c(NH4+)增大。【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是解答关键,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抑制弱电解质电离,向氨水中加入酸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加入碱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9.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 MHx+2y(s) Hv(吸氢)【答案】C【解析】A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平衡常

12、数增大,故A错误;B为可逆反应,1molMHx(s)与ymolH2(g)不能完全反应,则吸收ymolH2需大于1molMHx,故B错误;C该容器为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容器中只有一种气体氢气,气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因此气体密度保持不变,表示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正确;D通入少量氢气,平衡正向移动,则v(放氢)v(吸氢),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K与温度的关系,选项B为易错点。10.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13K时,根据曲线计算可知Ksp(Sr

13、SO4) 数量级为10-5B.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C. 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在313K时,Ksp(SrSO4)=c(Sr2+)c(SO42-)=10-1.45-1.65=10-3.1数量级不为10-5,A项错误;B由图像可知,在c(SO42-)或c(Sr2+)相同的条件下,313K时另一种离子的浓度最大,则313K时Ksp(SrSO4)最大,B项正确 ;C283K时,位于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的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a点在283K

14、曲线的下方,离子浓度乘积小于283K时的Ksp(SrSO4),为不饱和溶液,C项错误;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Ksp(SrSO4)减小,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会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项。1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入NaOH固体,cHCO3-cCO32-减小B. 通入CO2,溶液pH减小C.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D. 稀释溶液,cHCO3-cOHcCO32-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增加了溶液中OH-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O32-浓度增加,HCO3-子浓度减小,所以减小,A项正确;B通入二氧化碳会使OH-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也变小,B项正确;C升高温度时,水解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水解平衡常数增大,C项正确;D所给的式子为水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而水解平衡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项。12.反应4HCl(g)O2(g) 2Cl2(g)2H2O(g)中,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又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H115.6 kJmo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