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111088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读博的计划书怎样写 篇一:读博计划书 一、读博目标: 希望毕业之后能够成为一名普通高等院校的讲师。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申请继续做博士后的研究。 二、达到目标需要的能力: 1、丰富的知识储备:特别是掌握丰富的环境法学领域的专业知识。 2、学术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地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写作。 3、英语应用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和论文,能够熟练撰写英语论文和参加学术交流等。 4、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能够愉快有效地与各种单位或机构,与各样的学者、老师和同学进行环境法学学习和工作方面的交流。 三、达到目标需要进行的努力: 1、阅读古今中外大量优秀的法学著作和论文,首先弥补自己薄

2、弱的法学基础知识。 2、学习并尝试,最终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投稿和发表方法,能够在读博期间发表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3、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特别要针对环境法学领域知识的特点,全面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 4、积极参加各种环境法学的研讨会、学术沙龙、国内国际会议,主动向环境法学的教授、学者请教学习,主动与环境法学的博士生同学们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同时也把握机会锻炼自己表达学术观点和看法的能力。 四、近三年的具体计划: 1、第一学年: 积极参与导师的各项研究计划和研究项目;广泛阅读中外著名环境法学的原版著作;主动旁听环境法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广泛涉猎国际法、知识产权法、法理学、民法学的知识

3、;重点提高英语的阅读和听说能力;努力发掘环境法学领域有待完善的学术前言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开始撰写学术期刊论文,尝试成功发表期刊论文。 2、第二学年: 积极参与导师的各项研究计划和研究项目;找到自己擅长并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学术研究方向和领域;继续努力撰写学术论文,争取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以上;继 续弥补自己在环境法学领域或者相关国际法、知识产权法领域知识的不足;开始确定博士毕业论文的方向和题目,并着手搜集资料和撰写开题报告。 3、第三学年: 积极参与导师的各项研究计划和研究项目;认真努力撰写博 士毕业论文;深化对环境法学学术前言问题的认识;继续撰写学术论文,努力继续发表核心

4、期刊论文;总结自己三年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开始找工作和尝试申请做博士后的研究。 篇二:读博计划 对于读博这件事,我很执着,主要是基于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憧憬和对研究工作的热爱。我期待在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之后,能成为一名老师继续从事研究工作。选择读博我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喜欢做学术研究,我希望通过学习不断收获新的东西。虽然目前我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平还有所欠缺,但是我会在日后的时间里不断拓充自己,希望能成为优秀的研究者。 其次,我是一个乐观且有韧性的人。读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我有足够的勇气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困难,不会退缩。 第三,我有着不错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能力能协助好老师完成各项科

5、研任务。最后,能够成为大学讲师是我的目标,我希望能通过博士期间的学习实现我的目标,积累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日后的工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在读博期间,希望能够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专业知识:丰富在创业投资方面的理论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学术研究:能独立的做好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3英语能力:熟练的阅读外文文献,能撰写英文论文并且口语方面能做到自如的与人沟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的读博计划如下; 第一年:认证完成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系统的阅读创业投资方面的国内外文献,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工作,同时协助老师做好研究工作。 第二年:积极参与导师的各项研

6、究计划和项目,完成博士期间论文的发表, 同时不断丰富自己在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撰写英文论文,开始联系国外导师,争取获得交流机会。完成博士论文的前期调研与开题工作。 第三年:不断深化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去国外访学一年,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识,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总结博士阶段的学习成果。我会以百倍的努力和信心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 篇三:博士研究计划 兔斯基说:当你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我就是想踏上这在大多数人看来不一样的道路,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在这个随波逐流的社会中,能够为理想而奋斗,乃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有了热爱,有了理想,生活有再多的难处,

7、也能坦然面对。 本人所报考的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拟研究方向是工程项目管理。现结合本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动态和兴趣志向,拟订博士学习期间研究计划如下:(由于学生目前对博士学习、研究的认识水平有限,该学习研究计划必存在许多纰漏和瑕疵,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第一、博士阶段学习的目标及设想博士学习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目标的制定应放宽视野,定相对较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1、课程和学习目标 注重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沿理论,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着重掌握管理科学、复杂系统和优化决策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适当跨学科选择人文、社科、经济及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将文献阅

8、读从量的形成再达到一个质的飞跃,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科研目标 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加强英文文章的撰写能力,训练学术论文的写作、总结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的发表在满足管理与经济学部规定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阶。尽早确定初步的研究路线和理论模型,形成博士论文观点,理清博士论文思路,积累相关材料与研究方法,以便完成一篇能够经得起推敲的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3、个人目标 整个博士学习期间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演讲、报告水平;培养一、两个(书法、唱歌)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坚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俗话说: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加强身体锻炼,每周打一、两次羽毛球。 第二、

9、拟进行的文献检索及阅读工作 鉴于本人拟研究的课题及兴趣志向,暂定计划在博士期间进行以下文献检索及书籍阅读: 中、英文文献内容:IPD交付模式;风险管理;多目标优化等 书籍:高等运筹学;高等系统多变量分析;博弈论分析;随机建模与优化等 (适当阅读人文、社科、心理类的书籍) 第三、拟开展研究的课题方向 暂定报考导师当前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作为本人博士期间将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个人当前的研究基础:本人本科专业是工程管理,属于管理学学位,因此本科毕业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在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养,把课程安排的重点也更偏向技术和管理类,加上本人学习认真、刻苦,这为我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

10、基础。研究生阶段在管理方面的课程占了绝大多数,如:工程项目网络优化技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研究方法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解。虽然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依据导师的研究方向,为当前的热点问题-绿色建筑评价,通过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跟踪学术动态,展开独立学术研究,逐渐的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当然,相比于未来的博士研究这些方法肯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我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博士生的角色。但是,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内的更深一步的理论,这是我的一个薄弱点。因此,我在博士初期阶段将尽力尽快弥补这一不足。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概况如下:美国建筑师学会把IP

11、D定义为:“整合体系、人力、实践和企业结构为一个统一过程,通过协作平台,充分利用所有参与方的见解和才能,通过设计、建造以及运营各阶段的共同努力,使建设项目结果最佳化、效益最大化,增加业主的价值,减少浪费。”目前,虽然IPD还只是建设项目多种交付模式中最新的一种,但是其也正被外行推广和使用。有研究表明,项目的规模越大,利用IPD模式所节省的成本越多,其正在成为一种理想的成本节约方式。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制定了IPD模式执行的标准合同和应用案例分析。目前,IPD模式的使用主要结合BIM技术来完成,将复杂的建筑项目标的物准确地定义,使得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更紧密更便捷。国内对IPD的研究主要针对它与传统交

12、付模式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比较、与BIM结合运用;而对IPD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的探讨涉及很少。 第四、拟开展研究的主要思路 结合本人对IPD交付模式知识的理解和对项目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暂时拟定以下研究思路: 1、分析IPD交付模式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及他们之间存在的责任和义务关系。 2、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识别IPD模式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3、利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对IPD模式下识别出的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找出关键风险。 4、通过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分析风险分担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试图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5、选取合适的优化模型,尽可能实现IPD模式下项目风险分担的均衡化

13、。 6、根据IPD交付模式的特点,参考其他的项目模式风险控制方法,结合IPD应用案例,提出IPD交付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方法及措施。 第五、拟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人还未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暂定采用以下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1、系统研究法。IPD交付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实现业主、建设商、供应商等与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协作,加上建设项目具有生命周期长、资源投入大的特点,因此,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IPD交付模式是开展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2、实证研究法。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和反馈。争取在博士阶段参与到一个实际的IPD交付项目中。 3、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IPD交付模式现实应用状

14、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等找出影响IPD交付模式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 4、定性、定量分析法。风险因素的评估等需要采用数学方法,对风险因素的定量和定性描述就必不可少。 5、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对于目前研究较少的IPD交付模式风险分担机制,其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结语 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我并不是孤舟独行,身旁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遨游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博士学习期间,我将时刻保持一个好奇、求知的心,主动与导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研究体会,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努力让自己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过得充实,富有意义。让读博这种生活方式活得高远,活得恬静,活得有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