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102361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洛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8年11月18日是第17个“世界哲学日”。“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内存,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不学习哲学的人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内存,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

2、说明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适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是不科学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

3、美好的未来;真正的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2.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举世瞩目。“因为他的研究,霍金从早期的不可知论者变成了一名极端的无神论者,他以自己的无边界理论完全排除了上帝的概念”说明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概括、总结和升华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思想的演进C.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他的研究,霍金从早期的不可知

4、论者变成了一名极端的无神论者,他以自己的无边界理论完全排除了上帝的概念”,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适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错误;本题不是强调哲学的作用,排除C;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3

5、.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是时代的客观要

6、求,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是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项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仍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4.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

7、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这段话表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项符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项说法错误;哲学是从特殊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一般规律,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具体科学与哲学的

8、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以不断丰富的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知识为前提。 另一方面,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又有差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差别之一。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而各门具体科学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来研究世界,把握某一特殊规律。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差别之二。哲学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与政治密切相关。具体科学中的自然科学则不具有阶级性。5. 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9、”、“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答案】A【解析】本题以快节奏生活时代中的“慢”为背景,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理。从人们提出的“慢生活”理念,到被人们所接受,到从事“慢餐饮”、“慢运动”,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来源于实践;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与本题无关,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6.2018年1月31日,“超级蓝月月全食”在天幕现身。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这些天文

10、现象不同,天文机构及专家早就对这一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和最佳的观测地点做出精准的预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 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B.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C. 思维是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 不可知论是不存在的【答案】B【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这些天文现象不同,天文机构及专家早就对这一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和最佳的观测地点做出精准的预报。从哲学的基

11、本问题看,这体现了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7.2018年1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时,提及河流与水,并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水是生命之源,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承载着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这个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动荡,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沿澜湄流域六国聚在一起宣誓一种精神,即同饮一江水,共为命运共同体的澜湄精神。”从哲学角度来看,总理讲话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的主题是“河流与水,并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

12、河流与水是物质层面的,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是意识层面的,主要涉及的是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8.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万物皆是一理一天一地,并生万韧。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气之所以能动能静,理为之宰也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意思是说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即万物有灵有性,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

13、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气”,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正确且符合题意;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9.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大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世界的本原是水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答案】C【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人的感知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首先

14、排除;是对物质的科学表述,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故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该题选C。10.围绕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产生了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下列观点中体现这一对立的是:“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金木水火土是世界万物之源”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围绕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产生了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和“形

15、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都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正确且符合题意;中的观点都属于古代相素唯物主义,中的观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11.新华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物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题意。“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强调天地变宽是由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的,符合题意。“放下烦恼 :快乐其实很简单”属于辩证法观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