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7079580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92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体与2017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大公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为便于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 )出 具的本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 ) ,兹声明如下: 一、大公及其评级分析师、评审人员与发债主体之间,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构成的委托关 系外,不存在其他影响评级客观、独立、公正的关联关系。 二、大公及评级分析师履行了实地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遵循 了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三、本报告的评级结论是大公依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评级意 见未因发债主体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本评级报告所依据的评 级方法在大

2、公官网()公开披露。 四、本报告引用的受评对象资料主要由发债主体提供,大公对该部分资料的真实性、准 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明示、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五、本报告的分析及结论只能用于相关决策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入、持有或卖出等投资 建议。 六、本报告债项信用等级在本报告出具之日至本期票据到期兑付日有效,主体信用等级 自本报告出具日起一年内有效,在有效期限内,大公拥有跟踪评级、变更等级和公告等级变 化的权利。 七、本报告版权属于大公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出售和发 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且不得歪曲和篡改。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3 发债主体发债主体 兴展控股是

3、 2002 年 10 月经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以下简称 “大 兴区政府” )批准、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大兴区国资委” )出资设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初始 注册资本 10,000 万元人民币。2009 年 6 月,根据京发改【2009】1301 号文件,北京市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一次性安排 6,000 万元,作为 资本金补助,用于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同时大兴区政府根据京发改 【2009】1288 号文件,完成等额配套出资 6,000 万元,用于增加公司 注册资本。根据 2015 年 6 月 23 日大兴区政府出具的关于兴展公司 等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关

4、问题的会议纪要 及 2015 年 7 月 1 日大 兴区国资委出具的关于北京兴展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改制的请示的批 复 (京兴国资发【2015】70 号) ,同意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 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由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37.80 亿元,公司注册资本 增至 40.00 亿元人民币。 公司原名为北京兴展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2016 年6月24日改制完成后, 更名为北京兴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截至2016 年末,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 “大 兴区国资委” ) 出资比例占公司注册资本的 100%,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 控制人均为大兴区国资委。2017 年 4 月

5、 7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北京 市大兴区政府决定将包括公司在内的10家国有企业产权划转至北京市 大兴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划转于 2017 年 5 月 17 日完成, 划转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北京市大兴区国资委。 公司是大兴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及市政项目建设主 体,主要为大兴区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和土 地一级开发项目融资,对大兴区政府授权的工程项目实施代建,对授 权区域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并为大兴区内工业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服务。 截至 2017 年 6 月末,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 16 家。 发债情况发债情况 本期票据概况本期票据概况 公司已在银行间市场交

6、易商协会注册了总额为 30 亿元中期票据, 分期发行,其中第一期(2017 年度第一期)5 亿元人民币已于 2017 年 06 月 12 日发行完毕,发行期限为 3 年,第二期(2017 年度第二期)5 亿元人民币已于 2017 年 08 月 25 日发行完毕,发行期限为 3 年,本期 为第三期(2017 年度第三期) ,发行金额 6 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 3 年,本期票据面值 100 元,通过集中簿记建档、集中配售方式在全国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本期票据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每年 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 本期票据无担保。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7、4 募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用途 本期票据拟募集资金 6 亿元,用于置换公司现有有息债务。 宏观经济和政策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环境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市场需求疲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市场需求疲软, 结构调整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仍存障碍;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经济仍结构调整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仍存障碍;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经济仍 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趋于稳定,但经济运行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趋于稳定,但经济运行仍 面临较多的风险因素面临较多的风险因素 现阶段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仍面临较大的经济 下行压力,主要经

8、济指标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初步核 算,2016 年,我国实现 GDP74.41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 为 6.7%, 较 2015 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0%,增速同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 增长 8.1%,增速同比下降 1.9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 长 6.9%,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 12.8 个百分点。此外, 近年来国内需求增长减慢,国际需求降幅收窄,2016 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 10.4%,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0.9%,降幅比上 年收窄 6.1 个百分点

9、。 2016 年, 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4.5%, 增速同比继续下滑,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 12.0%。同期,全社会融 资规模增量为 17.80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 12.65 万亿元。2017 年 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GDP 同比增速为 6.9%,较上年同期加快 0.2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 8.6%,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 10.4%,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19.6%。同期,全国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 9.4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9.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 入为 2.30 万

10、亿元,同比增长 27.8%。此外,2017 年上半年,我国全社 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11.17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6 万亿元,对实体经济 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8.21 万亿元, 同比多增 0.73 万亿元。 截至 2017 年 6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 163.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增速 较去年同期下降 2.3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 更加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重点领域改革逐步落实并取得积极进 展,部分指标有所好转,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外部需求疲软 的态势仍将继续,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 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针对经济下

11、行压力增大,国家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领域的定 向调整。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扩大结构 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 券置换存量债务,降低利息负担,减轻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形成了 以“营改增”为主要核心内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逐步降低了企业成 本。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5 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按照加强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采取市场化债转 股等综合措施提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 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

12、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 薄弱环节建设。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做 好民间投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 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行动计 划,推动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改委精简前置审批,实施企业投 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改革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出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充分激发社会投资 活力。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 略”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领域加大调控力度,一方面增加公共产

13、 品有效投资,启动实施一系列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高标 准农田、信息网络、清洁能源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另一 方面,全国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新政策,通过提高首付比例、住房限购 限贷等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应。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 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 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 谐稳定。 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但英国脱欧加剧欧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加

14、之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加剧了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国内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经济在 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将继续延续低位运行态 势,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提质外部环 境变化等风险因素。 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 地方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国家实施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及新型城镇府投融资平台是国家实施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及新型城镇 化战略的重要主体,化战略的重要主体,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具备继续增长的空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具备继续增长的空间;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加

15、强和融资平台运营的逐步规范,未来融资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加强和融资平台运营的逐步规范,未来融资 平台的发展将逐步转型,但仍将与政策的变化紧密相连平台的发展将逐步转型,但仍将与政策的变化紧密相连 城镇化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 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有力支持了地方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地方经济发 展的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积累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性债务,截 至 2014 年末,三类债务总计为 24.0 万亿元。2016 年末,地方政府一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6 般债务余额 9.79 万亿元, 同比增长 5.

16、 7%, 专项债务余额 5.5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0.6%。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平稳发展过程,面临着经 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等现状,地方政府债务的持续增加, 将使部分地区面临较大债务压力。 投融资平台企业既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又是地方政府融资代理人, 承担地方道路桥梁、市政改造、安置保障房建设、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等重要城市建设项目,该类项目由于具有公益性,相关债务能够对地 方政府在市政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债务还本付息除依靠平台企业自 身经营及项目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外,当地税收收入及土地出让收益等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往往成为其债务偿还的重要保障。2012 年以来受经 济下行、结构性减税、房地产销售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税收增速 持续低于 10%,因此,对于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金仍承担着 投融资平台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数据,2017 年 16 月, 全国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 2.30 万亿元,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收入 1.88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7.8%和 34.0%。由于土地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