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76363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8.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空坐标,学法指导,1.图示法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并理解其革命性、结盟性和平等性的特点。 2.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 3.联系时事,理解当今中国落实外交目标及扩大并深化多边外交关系的表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壹,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1.背景 (1)以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 2.方针,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答 案,美国,苏联,另起炉灶,平等,社会主义,3.外交成就 (1)与 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1950 年

2、2 月,中苏两国领导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答 案,图解识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 。 4.意义: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答 案,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辨析比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3、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日内瓦会议 (1)召开: 年4 月至7 月,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出席会议。 (2)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 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3)成果: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4)意义: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 年4 月,29 个亚非国家出席会议。 (2)特点: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受到了赞扬和拥护。 (4)成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显示了亚非人民友好合作的 “ ”。,三、走向国际舞台,答 案,1954

4、,大国身份,1955,求同存异,万隆精神,思维点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的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论基础。 (2)“求同存异”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外交中的具体体现。,返 回,贰,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史料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5、3集 思考 (1)史料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其具体内容。,答案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主题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答 案,(2)上述原则在我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如何?,答案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史料中这些原则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针对什么现象而提出的?,答案 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问题。现象:它是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提出的。,答 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

6、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史论总结,(2)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

7、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史料,主题二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意义,答 案,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思考 图片中两次国际会议对新中国外交发展有何意义?,答案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 (1)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 (2)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 (3)出现两次外交高潮:第一次是1949年20世纪50年代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第二次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20世纪50年代中

8、后期到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 (4)立足点: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拓展提升,返 回,叁,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2019泰州月考)新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D.改革开放,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故A正确。,2.(2018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收回了列强侵占近一个世纪的租界领事权,驻兵权,清查、冻结、没收了大量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存款和不动产,基本实现了我国基督教和天

9、主教的自给自传。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我国哪一外交方针的精神 A.不结盟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与材料中“逐步收回了列强侵占近一个世纪的”相符,故D项正确。,3.(2018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学业水平期末测试)“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体现此精神的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

10、子再请客,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根据材料中“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可知是另起炉灶,故正确答案为B。,4.(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联合国宪章第2 131号决议表示:“任何国家,无论为任何理由,均无权直接或间接干涉任何其他国家之内政、外交,故武装干涉及其他任何方式之干预或对于一国人格或其政治、经济及文化事宜之威胁企图,均在谴责之列。”与该决议吻合的外交方略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不结盟,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根据材料中“无权直接或间接干涉任何其他国家之内政、外交”可知符合和

11、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为正确答案。,5.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2,3,4,5,解 析,答 案,6,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B项正确。,6.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 A.援助亚非 B.另起炉灶 C.科教兴国 D.求同存异,1,2,3,4,5,返 回,答 案,解 析,6,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为了促进大会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