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75581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X 页数:97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ⅲ)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三 现代历史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历史 (课标专用),考点一 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9江苏单科,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 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 C 本题以马克思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 史材料、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经典

2、理论的特 征,增强对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材料“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故C项 正确。材料强调对旧世界的批判,不是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也不是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 合,A、D两项错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表明是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不 是简单的否定,B项错误。,2.(2018课标,33,4分)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 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

3、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答案 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材料信息看,共产主义者同盟强调全世界无产者 的联合,以实现财产公有和人类的解放为目标,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故选A项。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故B项错误;C项中“开始”表述有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3.(2018天津文综,7,4分)右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 “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社

4、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 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 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 )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答案 D 材料表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危机期间大量破坏生产力,反映出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正确。材料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克服经济危机的一 般方式,而非对经济危机的预见,A项错误;材料表明,消灭生产力只是资产阶级缓解经济

5、危机的 方式之一,B项错误;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文明过度发展的危机,C项错误。,概念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是资 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具有周期性。,4.(2015上海单科,25,2分)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 ) A.俾斯麦 B.马克思 C.圣西门 D.列宁,答案 B 由“发表共产党宣言”一项信息就可知答案为B项。,5.(2019天津文综,14,8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 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

6、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 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 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 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 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 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 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

7、到43家,自主 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 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 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 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 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 这在无产阶级

8、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 因。(4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答案 (3)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茵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 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4)适应了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发挥了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作用;成为人民的喉舌,推动了 历史进步。,解析 第(3)问,根据材料中“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和 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新

9、 莱茵报是1848年革命的机关报等知识回答。 第(4)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报纸在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要、传播思想、推动历史进步 等方面的作用评价。,6.(2017北京文综,40,8分)(节选)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 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 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和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8分) 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

10、况。,答案 (2)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 展趋势。 传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解析 (2)主要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依据问题,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作答。 需要运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进行阐述。联系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 的宣传活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思 考作答。,教师专用题组 1.(201

11、4广东文综,21,4分)“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 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答案 B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据此可知此文件是 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故B项符合题意。A项虽然也是指导工人运动的文献,但仅局限于 俄国,而材料中的“某国”不仅仅指俄国,故可排除A项。C、D两项均不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的文献,排除。,2.(2014上海单科,18,2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

12、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 A.政府论 B.共产党宣言 C.乌托邦 D.共同纲领,答案 B 材料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和“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符合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人的自由发展等观点,故 B项正确。,3.(2012广东文综,20,4分)“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 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 是 (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 D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

13、经开始挑战“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产阶级自 由主义,由此可知“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是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学说,“乌托邦式的以及 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 实践活动,紧随其后的“大炮”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启蒙思想属于19世纪正 统的自由主义,是“小排炮”和“大炮”轰击的对象,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资产阶级自由 主义学说的挑战,属于人文学说,不是自然科学理论,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属于“小排 炮”,C项错误。,4.(2012浙江文综,21,4分)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 阶级的对立,以及占

14、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 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答案 B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 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 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 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5、故 选B。,5.(2012上海单科,16,2分)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 成果是 (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答案 D 1847年底,马克思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 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故选D。,6.(2012大纲全国,20,4分)一份历史文献“告

16、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 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 于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答案 D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是专制的、不合 理的、专横的集权,这显然是对资产阶级政体的反对和否定,体现了人民政权的思想。巴黎公 社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政权,故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未确立资产阶级议会 制政体,A项排除;美国内战期间并未建立“帝国、君主政体”,排除B项;俄国二月革命反对的 是沙皇专制政权,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制政体,C项错误。,7.(2011课标全国,28,4分)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 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