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72880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确定是环境优先、还是经济优先,还是二者兼顾 (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

2、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从源头、过程进行治理与保护,(4)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建立以保护资源为核心的环保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环境目标应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规划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要按新环保法问责。

3、,环保法时隔25年修订 生态保护红线首次写入法律新环境保护法(2014-4-24),亮点一:首次明确“保护优先” 亮点二: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 亮点三:划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 亮点四:建跨行政区域联防机制 亮点五: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 2015-1-1全国实施,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一) 规划的编制 1.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 上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提出主要要求、时间进度,下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组织规划编制组,编制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也可以由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同级环保部门组织规划编制组。规划编制组一般分为领导组、协调组和技术组,人员由通晓规划对象的专家以及有关

4、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由对规划地域或领域具有决策权和协调能力的部门领导人担任指导。,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环境规划由专门组织的技术队伍(规划编制组)承担,这是规划编制的主要阶段,其编制技术要求程序见右图。,环境规划编制技术程序,环境规划的地位,1、区域总体发展规划 (包括对该区域的长期的定位及今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内容。该规划应反映2、3、4规划今后五年、十年的核心内容) 2、土地利用规划 3、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4、环境保护规划 (对1、2、3类规划进行约束与协调,划定环境承载力的边界;包括狭义的生态建设规划) 5、广义的生态建设规划(是对该区域更高级的社会

5、状态的追求,是一种理想状态。其中包括了理想的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 6、城市规划(包括总规与分项控规):在满足1、2、3、4的基础上,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城市某一区域的街区、公共场所、建筑风格、绿化布置进行规划,尊重城市传统,使其总效果较优; 7、城市设计:在6的基础上具体设计,使其美化,做出各种视图,以便比较选择。,(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沟通上下级认识、协调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过程。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将规划方案变为实施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 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环境规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

6、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 2.终级申报和审批 下级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或重新编制。 同级政府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付诸实施。 3.环境规划文件 技术档案文本 环境规划文本 环境规划报审文本,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2)单项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所确定的环境目标。 (3)环境指标: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1)按规划内容分: 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

7、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目标等; 环境建设目标:反映环境改善程度; 污染控制目标:提出污染物削减量以及治理率、达标率等; 环境管理目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等。,2.环境目标的类型,(2)从时间上划分:短期、中期、长期;五年、十年、二十年目标等。 (3)从空间上划分:国家、省(自治区)、市县、经济区、流域环境目标等。,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用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境指标构成的有机集合。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根据规划指标表征对象、作用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

8、性和相关性,通常把它们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性指标。,1.环境质量指标,(1)大气: PM2.5、PM10、TSP (年、日均值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O3 SO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N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酸雨频度与平均pH,(2)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源数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氨氮和磷,(3)噪声: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

9、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容量总量控制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目标总量控制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包括如下:,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 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总排放量;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处理量、工业废气处理量、处理率;新增废气处理能力 大气污染物( PM2.5、PM10、SO2、烟尘、工业粉尘、NOx)去除量和去除率 锅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窑炉数量、达标量

10、、达标率 汽车数量、耗油量、NOx排放量,(2) 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 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污水总量 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和回用率、处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量、排放量、去除量,(3)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 工业固体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化工渣、尾矿和其他)产生量、处置量和处置率;堆存量,累计占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产品利用量、产值、利润;非产品利用量 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处

11、置率,(4)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量、治理量、治理率和排放达标率 水污染物排放(产生)量、削减量、治理量和治理率,排放达标率 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排放量等,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中。,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燃料气化;建成区居民总户数,使用气体燃料户数,城市气化率 型煤:城市民用煤量,民用型煤普及率 集中供热:“三北”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

12、热面积,热化率,热电联产供热量 烟尘控制区:建成区总面积,烟尘控制区面积及覆盖率 汽车尾气达标率,城市污水量、处理量、处理率、处理厂数及能力(一、二)级和处理量;氧化塘数、处理能力及处理量;污水排海量,土地处理量 地下水位、水位下降面积、区域水位降深;地面下沉面积、下沉量 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厂数、能力、处理量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处理率;机械化清运量、清运率;建成区人口、绿地面积、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2) 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数,关、停、并、转和迁的数目 污灌水质 (3) 水域环境保护: 功能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COD、氨氮纳入水量(湖泊总磷、总氮纳入量)监测断面

13、:COD、BOD、DO、氨氮或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类别(湖泊取COD、氮、磷) 海洋功能区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海通量,(4) 重点污染源治理: 污染物处理量、削减量 工程建设年限,投资预算及来源 (5)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重点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保存繁育基地数目、名称 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面积、占国土面积百分比和新辟建的自然保护区 (6)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数 环保投资占基本建设和更改资金的比例,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 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包容不了的

14、。 环境规划将其作为相关指标列入,以便更全面地衡量环境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区域来说,生态类指标也为环境规划所特别关注,它们在环境规划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4.相关性指标,(1)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部门工业产值 工业密度:单位占地面积/企业数、产值 (2)社会: 人口总量与自然增长率、分布、城市人口,(3) 生态: 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资源量、造林面积 草原面积、产量(kg/hm2)、载畜量、人工草场面积 耕地保有量、人均量;污灌面积;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面积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调控量、水资源流域面积、水利工程和地下水开采,水土流失面积、治理面积、减少

15、流失量 土地沙化面积、沙化控制面积 土地盐渍化面积、改良复垦面积 农村能源、生物能源占能源的比例,薪柴林建设 生态农业试点数量及类型,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一、环境调查与评价 二、环境预测,一、环境调查与评价,(一)环境调查 1.环境信息采集 信息源主要包括: 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 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 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 环境科研部门保管的文献资料; 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 为规划编制或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资料。,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 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信函调查采

16、集信息; 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 依靠当地环境保护委员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 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等。,2.环境信息采集方法,(1)自然环境评价: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等。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在对社会调查基础上,开展包括生产力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等内容的区域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3)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通过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二)环境评价,二、环境预测,(一)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 (1)规划区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 (2)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城镇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能源、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行业发展规划。,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 2.污染产生与排放量预测 3.环境质量预测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