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72846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概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 环境统计方法 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环境审计方法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1/46,一、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和了解某区域环境现状,发现和识别主要环境问题,从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制订和实施创造条件。 环境现状调查要从信息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入手,针对列出的调查清单逐项调查,发现问题并逐步深入,可以包括必要的现场监测、勘察以及征询专家意见等。环境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经济和社会评价、污染评价。,2/46,(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1)自然环境

2、特征: 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1、环境特征调查,3/46,(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a.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布局是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它对区域环境产生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生产力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反映了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1、环境特征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4/46,(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a.社会人口状况分析。 b.社会意识状况分析。 c.还包括社会制

3、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1、环境特征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5/46,(3)环境污染因素调查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污染源综合调查。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调查,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1、环境特征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6/46,2、生态调查,环境自净能力 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气象条件 绿地覆盖率 人口密度 经济密度 建设密度 能耗密度调查等。,(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7/46,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噪声污染源 放射性 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等。,3、污染源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

4、内容,8/46,4、环境质量调查 环境保护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和环境监测资料 5、环保措施效果调查 环保设施运行率、达标率和环保措施削减污染物效果以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 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政策法规实施和环境监督实施情况等。,(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9/46,(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 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10/46,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

5、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2. 现场调查法,(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1/46,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3. 遥感的方法,(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2/46,卫生遥感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获取地面的数据,3. 遥感的方法,(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3/46,珠三角洲污染(COD)分布卫星遥感结果图,红色区域为重污染区,14/46,

6、(三)环境评价,在环境规划中,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质量等三个方面。 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量描述为主。,15/46,1. 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1)自然环境评价 通过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相关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确定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三)环境评价,16/46,(2)社会经济评价,1. 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环境评价,17/46,环境质量评价目的是正确认识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环境质量评价突出超标问题,以明确环境污染的时空界域

7、为主要环节,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环境隐患等。,(3)环境质量评价,1. 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环境评价,18/46,(4)污染源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1. 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环境评价,19/46,2. 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1)自然环境评价方法 类比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 列表清单法:将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表格的行与

8、列里,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号、数字或其他符号表示起性质、强度等; 生态图法:即图形迭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迭合在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三)环境评价,20/46,(2)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社会经济评价的关键是选择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化的方法。 由于社会经济问题比较复杂,不易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尚无统一评价标准,一般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所选择的总的战略目标,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来确定。,2. 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三)环境评价,21/46,(3)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主要有指数评价方法。某污染物在环境中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值,称为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该表

9、示污染物的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倍数。,2. 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三)环境评价,22/46,(4)污染源评价方法 在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评价中多选用排放量和毒性这两个指标作为评价主要污染物的指标。,2. 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三)环境评价,23/46,24/46,二、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 1.概念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环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环境目标应具有一般发展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25/46

10、,2.类型,26/46,(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环境规划与管理类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效益指标、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情况指标以及其它相关指标 。,27/46,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1、环境质量指标,(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28/46,单位产品排污量:它反映经济和环境管理的综合水平; 区域污染负荷:它

11、反映了区域污染负荷的平均水平、环境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区域的污染程度; 污染物排放削减率或递增率:它是某污染物在规划期前后值的相对变化; 物料耗用指数:它反映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潜在污染能力。,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29/46,处理率:它是已处理的废水、废气量占需要处理的废水、废气量的百分比; 达标率:它是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废气量占需要处理的废水、废气量的百分比; 综合利用率:它是综合利用的废物量占排放废物的百分比; 竣工率:它是规划期内已竣工投产的污染治理项目数占计划安排的污染治理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三同时”执行率:已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新

12、建、扩建、改建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数占应执行“三同时”规定的项目总数的百分比。,3、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效益指标,(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30/46,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4、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情况指标,主要包括排污费交纳单位数、排污收费情况、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交费单位变化率、环保补助资金使用率、环保仪器购置费占用率、万元投资污染物削减量等。,5、相关指标,(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31/46,三、环境统计方法,(一)环境统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环境统计要调查和反映植物、动物、大气、水

13、、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和自然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2/46,环境统计数据,33/46,34/46,35/46,(二)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1)定期普查:1996年我国进行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7年再次进行全国普查。 (2)抽样调查: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实行抽样调查,重点污染源年度统计报表。 (3)科学估算:对重点企业及社会生活污染物排放进行科学估算。 (4)专项调查: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的项目进行专项调查,如乡镇企业污染调查、畜禽业专项调查、环保产业专项调查等。,三、环境统计方法,36/46,(三)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环境现象的特征与其数量表现

14、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的统计结果必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用于反映总体的一般数量待征,以显示现象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及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结果。 (3)归纳推断法:所谓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统计研究常用的方法。统计推断可用于总体特征值的估计,也可用于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三、环境统计方法,37/46,四、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一)社会发展预测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也包括规划期内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方面

15、的发展变化趋势,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意识等各种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消费倾向和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等。,38/46,(二)经济发展预测,39/46,(三)环境质量预测,1.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2.水环境质量预测 3.固体废弃物环境质量预测 4.噪声环境质量预测,40/46,五、环境审计方法,(一)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产及环保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 环境审计按范围可分为地区(城市)级的环境审计及工厂、工艺、特定污染物等的环境审计; 按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16、、有效控制污染、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事故等环境审计; 按审计的目的可分为审查环境执法、废物减量化、实施清洁生产等环境审计。,41/46,二、环境审计方法,环境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型。 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如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中运用的: 审计检查法(包括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 审计调查法(包括查询法、观察法、专题调查法); 审计分析法、帐户分析法、帐龄分析法; 逻辑推理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法; 经济技术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抽样审计法等。,五、环境审计方法,42/46,六、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一)环境信息及其系统 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知识,以数字、字母、图像和音响等多种形式存在。,43/46,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从产生到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构成的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 它由工作人员、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模型库等软硬件)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 环境信息系统按内容分为: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DSS),(二)环境信息系统,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