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61162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9193页,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准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学具纸片若干(每生至少两张纸片),彩笔。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引入,揭示平均分。课件出示情境图:小厨师上场,有平均分成2份的月饼、平均分成4份的烧饼、平均分成8份的蛋糕。教师通过谈话引入:你当过小厨师吗?瞧,这是小厨师明明,今天由他给大家分餐,咱们一起去看看他分的怎么样,公平吗?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注意课件呈现的素材均为平均分,最后,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设计意图:创设“我当小厨师”为小朋友分餐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用情境中的学习素材可以清楚地揭示分东西时要想分得公平,必须要平均分,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架构数学知识,为后面认识分数奠定基础。】活动二:概念建构。(一)理解并掌握二分之一的意义。(1)符号创造及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将思维聚焦在月饼上,通过两个问题: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学生答:一半。)一个月饼,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那能不能也创造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半个

3、月饼呢?引导学生进行符号创造。展示、交流多个学生的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虽然这几位同学表示一半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想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他们都是在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表示一半。教师适时介绍:正像同学们想的这样,数学上统一规定用“”表示一半。先写中间的“”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教师介绍的读写法,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认知冲突,从而自发产生符号创造的需要;学生经历了符号创造的过程,对分数的读法、写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2)理解的意义。教师提问:刚才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课件演示平均

4、分成2份,用颜色突出其中的一份。)另一份呢?(课件用颜色突出另一份。)教师使学生明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教师:认识了月饼的,你能找到学具纸片的吗?课件出示操作要求:动手折一折,找到手中图形的,并把它涂上颜色;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的。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具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纸片,动手操作。学生操作后,全班展示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教师将不同的图形和折法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却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明确二分之一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是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

5、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出示课件:几个被分成两部分的图形(有平均分的,有不平均分的)。教师提问:老师也涂了几个,你们帮我看看对不对?带领学生巩固强化的意义。(3)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一个月饼的、不同图形的,然后进行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新朋友已经非常熟悉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反复表达,不断强化对意义的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设计意图:理解的意义是学生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在本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环节让学生在认识了月饼的之后,动手利用学具纸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不同图形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6、在大量的直观体验中,学生逐渐加深对意义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时,学生用语言充分描述号,逐渐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二)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1)创造四分之一。教师提问:把一个烧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学生根据意义的理解,会很快推测出答案:。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出学具纸片的。课件出示操作要求:取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出它的。(生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不同图形。)学生操作后,全班展示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把圆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教师将不同的图形和折法展示在黑板上,引导

7、学生提问: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却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明确四分之一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是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2)小结提升。课件出示:依次出示很多圆被平均分成2、3、4、5、6等不同份数,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教师提问:把二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这1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那平均分3份,1份是?()平均分成4份,1份是?()这是?()这是?(、)继续分下去,还能得到哪个分数?(、)教师继续引导:闭上眼想象,继续分下去、分下去,能得到哪个分数?睁眼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是这样吧?(动画演示,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涂色的1份越来越小,最后停留

8、在画面上。)还能继续分下去得到其他的分数吗?这样的分数能说得完吗?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这样的分数有无数个。(课件呈现“”)教师总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设计意图:有了认识的基础,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就相对简单了,本环节除了让学生利用直观材料感知的意义之外,还发挥了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帮助学生想象:可以无限分下去,有无数个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思想,同时可以渗透分数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三)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1)认识几分之几。教师提问:我们再来看小厨师分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1份是多少呢

9、?2份是多少呢?3份呢?4份教师:那你能用学具纸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找到图形的吗?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将学生的作品板贴到黑板上。(2)揭示分数及教学各部分名称。教师介绍分数及各部分名称:同学们,看黑板上、屏幕上,咱们研究出的这么多的数,有成就感吗?比较这些数和以前学过的整数一样吗?它有自己的名字分数,是平均分得到的数。以为例,分数的三部分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边说边板书。)你能说出的分子与分母分别是多少?中间这条横线叫什么?【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以及几分之几之后,黑板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分数素材,此时,介绍分数及分数各部分名称,揭示课题,水到渠成。】(3)了解分数的由来。教师

10、介绍分数的由来: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其实分数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播放课件配解说)。分数的由来在古代,人们在分东西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地产生了分数,我国最初用算筹表示分数,如,就表示成: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这样表示。再后来,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就采用现在这样的表示方法了。【设计意图:此处不仅是了解分数的由来,渗透数学文化教学。更是以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体验分数创造发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课堂中学生进行符号创造的过程很相近,从而学生体现会到学习创造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活动三:沟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对概念理解。教师:我们一起来

11、看看生活中的分数!1人体中的分数。教师出示人体胎儿时期、婴儿时期和成人时期的图片:在人体中,也有分数呢!这是人从出生到长大不同阶段的图片,第一幅是胎儿时期,胎儿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课件演示线段图。)考考你的眼力,能估计一下婴儿的头长占身长的多少吗?再来估计下成人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学生估计并根据课件出示的线段图验证答案。2手抄报中的分数。课件出示一张数学手抄报,教师在学生熟悉完手抄报各个版块之后,提问:这是我们熟悉的数学手抄报。名人名言栏目站手抄报的几分之一?学生答案不统一,有的认为是八分之一,有的认为是四分之一。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辩论,使学生明确: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有时不平均

12、分的情况可以转化为平均分。3巧克力中的分数。课件出示巧克力图片,教师与学生谈话:喜欢吃巧克力吗?在巧克力中,你又能联想到哪些分数呢?学生根据图片会发现八分之几,四分之几、二分之几,教师顺势问:如果每人分这块巧克力的、,它分别可以分给几个人吃?教师总结:看来同样一块巧克力,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得到的分数就不同。【设计意图:最后练习环节是进一步沟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对分数内涵的认识,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应用分数的过程中对知识进一步内化巩固。】活动四:收获总结。师:“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分数,而是缺少发现分数的眼睛。”同学们,这节课后,让我们带上数学的眼睛,走出教室,去发现更多的分数吧!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