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47195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检测卷一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检测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科举制度之功效,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同时亦因印刷术发明,书籍传播方便,更使文化大流益易泛滥,渗透到社会的下层去。到五代、宋初,雕版印刷术正式应用到古代经典上来,书籍传播日易日广,文化日益普及,社会阶级益见消融。到了宋代,新儒学崛兴。他们讲的是万物一体之道,故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们的工夫则从“存天理,去人欲”入手。他们的规模与节目,则为古代大学篇中所举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他们大都像范仲淹

2、那样,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他们都抱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他们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忱的书生。这一派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他们之间出过不少有名的学者,最为后人敬重的,则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与这一派儒学相随并盛的,则有“书院制度与讲学风气”。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规制颇为详备,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立学校有名无实,严肃的讲学风气,掌握在佛教的寺院里。宋、元、明、清四代的书院制度,则是一种私立学校而代替着佛寺严肃

3、讲学之风的。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最重要的是藏书堂,其次是学员之宿舍,每一书院,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为之年时举行祀典。可见书院规模,本来是模仿佛寺而产生的,稍后则几乎通都大邑均有书院。有的亦由政府大吏提倡成立,或由政府拨款维持。但书院教育的超政治而独立的自由讲学之风格,是始终保持的。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尤其如宋、明两代常常采取私家书院规制,模仿改进。但从大体说来,一般教育权始终在书院方面,始终在私家讲学的手里。我们可以说,自宋以下一千年的中国,是平民学者私家讲学的中国,教育权既不属之政府官吏亦不属之宗教僧侣了。说到讲学

4、的风气,最先亦由佛寺传来。宋、明儒的讲学,与两汉儒家的传经,可说全属两事。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儒的讲学风气,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自北宋二程以下,讲学风气愈播愈盛,直到明代王守仁门下,如浙中之王畿,以及泰州之王艮,他们的讲学几乎全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同时又因为他们号为“新儒家”,讲的多注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因此他们常常不免要牵涉到政治问题。如是则私家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冲突。因此宋、明两代,亦屡有政府明令禁止书院讲学与驱散学员等事,宋代的程颐、朱熹,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斥与压迫。最显著的如明代末年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团体,而

5、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虽多半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声势。因此我们若不了解此七百年来新儒家之精神与其实际的活动,我们亦将无法了解近代中国文化动态之枢纽所在。(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原因是这些地方远离尘嚣,便于学生读书,同时书院选址又体现出新儒学高雅的鉴赏品味。B中国古代的教育,先经过国家的公立学校的发展,然后是公立学校有名无实,教育转到佛寺的寺院里,最后发展为私立学校而代替佛寺教育。C私人建立的书院牢牢控制着中国古代的教育大权,私塾取代公立学校,成为自宋至清一千年来的中国唯一的教育形式

6、。D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的书院,一般都有藏书堂,有学员宿舍,还常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解析:A项在名山胜地的原因分析错误;B项“中国古代教育”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C项“唯一的教育形式”绝对化了。答案:D2对文中叙述的“新儒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儒学以天下为己任,其成员是一群在政治上具有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B新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衰替,一直延续了七百年的时间。C新儒学产生在唐以后的中国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之后。D新儒学使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更加普及与深入。解析:A项“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说法错误。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3分)()A汉儒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而书院讲学颇带有宗教精神,多与政治相冲突,屡屡遭到排斥与压迫。B从书院讲学开始的东林党,本身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团体。C书院讲学所带有的宗教精神,必然发展到让文化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D书院讲学所关注的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常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子。解析:B项“本身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团体”错误。答案: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钟。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

8、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

9、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似乎在为它午夜的隆重出场做着昭示。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

10、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趟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

11、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

12、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有删改)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篇叙写了有关故乡的山水风情和生活片断,字里行间表现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无限眷念之情,情感热烈奔放,感人至深。

13、B第段描写故乡淳朴清新、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作家敞开的胸怀和清澈的灵魂。C第段“看来环绕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既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叹,也是作家对生命的自省。D结尾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又显得情韵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A项,“情感热烈奔放”不当。应是弥漫着一种伤感。答案:A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第和第段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迟子建散文语言朴素自然,柔美细腻,含蓄温情,本文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从全文看,文章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读来却感人至深,尤其是第

14、段和第段。所以本题考生解答时可先总述本文语言特点,然后以第段和第段为例,分别指出这两段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即可。答案:文章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看似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了作者为文的真诚与人格魅力。比如第段,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把读者带入心旷神怡,至高无上的优美意境,欣赏那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展示了作者的浪漫情怀,读来倍感亲切自然;又如第段,作者叙写了自己和爱人雪地漫步的情景,文笔质朴无华,既有苍茫冷寂的氛围营造,又体现出夫妻的恩爱情深,情真意切,感染力强。6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流露出作者的消极和悲观情绪,你

15、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不少于80个字)(6分)答:_答案:示例:我同意这种看法。全文所写景物“月光”是让人感到了清冷的,“雪花”是让人感到冷寂的,下了雪的世界是白茫茫一片,苍茫、冷冽,意境凄婉孤寂,感情充满了冷静、忧郁、忧伤,读后让人感慨美好易逝,生命无常,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纵观全文,尽管作者经历了家庭变故与人生的曲折,但她别无选择地承受,始终透露出坚强和不屈,冷静中体现出一种成熟。在作者笔下,月光明媚的世界是妖艳妩媚的,下了雪的天空也依然冷艳美丽。作者对故乡的美景,对生活,对写作仍然是那么一往情深。文章启示人们只有经历过生活在远方,只有遭遇过生死离别,生命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向自觉与自强。(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国药大师金世元“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