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44600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X 页数:162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课件(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 (江苏专用),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1.(2019江苏,9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五年高考,答案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 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

2、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赏析对比手法塑造形象的能力,体现掌 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一种精诚奋斗的精神,思想上具有积极意义。 立志报仇雪恨的精卫鸟经年累月怀着微小的赤诚之心,“终年”与“寸诚”是一对比;口衔细 石却希望填平大海,“细石”与“大海”是一对比;填海之功难以实现,区区小命实在轻,“任 务重”与“性命轻”是一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精卫的决心之坚、抱负之大与命运之悲。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着重考查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的学科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

3、心价值观。 诗歌后六句中“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是全诗主旨。“专精”二字是作者赋予精卫鸟的 人格化的精神品质。“我独”二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赏专精”是 作者立论的依据,后四句围绕“赏专精”这一论点,充分展开议论。最后两句作者将“精卫” 与刺客相比,再次表达了对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方法技巧 分析情感三方法 (1)看提示,定基调 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句的情感指引了方向。 (2)抓意象,挖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 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4、。当然不排除用乐景 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的衬托手法。 (3)品诗句,悟感情 作者在诗词中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 领悟感情。,2.(2018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寄和州刘使君注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5、答案 (1)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 水。 (2)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 音之许。,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分析诗歌相关内容的能力。由“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 堰”“看花多上水心亭”三句可概括出刘禹锡“闲”的表现。由首句“别离已久犹为郡” 可推知他如此之“闲”的原因除了热爱自然山水,还有长期得不到升迁。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从“诗情应更远”可看出刘禹锡诗歌水平更高,表达 诗人由衷的钦佩之情;从“醉中高咏”可看出刘禹锡境况悲凉,诗人对此深表同情;从“有谁 听”

6、可看出诗人认为自己能成为刘禹锡的知音。,方法技巧 概括分析诗歌内容四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诗,把握情感; 第二步,对应诗句,了解句意; 第三步,筛关键词,概括内容; 第四步,根据句意,简要分析。,3.(2017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案 (1)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7、(2)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 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解析 (1)解答此题,关键是读懂中间两联的意思。颔联第一句,“乾坤迮”可联系诗人所处的 时代来理解;颔联第二句,“病”“中年”已言明诗人境况;颈联,抓住“百战”“铁衣” “空”“五更”“画角”来理解。如此,信息点就不会有遗漏。 (2)本题考查考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赏析”题,必然涉及“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 面。“明朝”意味着是设想,属于虚写;因为是尾联,且是写景内容,可以说“以景结情”“寓 情于景”等;“烟雨”“钓舟”,暗指归隐,对爱国诗人而言,实属无奈之举。,4.(2016

8、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 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 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

9、效果?(5分)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 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 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解析 (1)词的上阕共四句,后三句每句一事。从“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里,可归 纳出“受辱亭尉”;从“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概括出“射虎中石”;从“落魄封侯事, 岁晚田园”概括出“功高难封侯”。这些事迹,表现了李广晚景凄凉的境况,

10、这与作者的人生 经历有关,有共鸣之意。 (2)“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借杜甫之典,呼应词开篇处的序“因念晁楚老、 杨民瞻约同居山间”,表明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汉开边、功名万里, 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再借汉言宋,表达对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的愤慨,讽刺宋朝求和讳 战、斥退一切抗战者的弊端,批判奸佞之人的阴险和卑劣。“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隐喻奸邪之辈阴险卑劣,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悲凉。,解题关键 (1)回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基于原词,找全要点。第二问首先要回答选材的方法,就是 作者运用典故、记叙铺陈,其次还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材,即作者写英雄其实是在

11、写自 己。(2)首先要知道下阕中哪些句子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读罢下阕可知句句含 情。要想说清楚作者的情感,还要知道意象的相关知识,阐述意象中蕴含的情感。,5.(2015江苏,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答案 (1)朋友新居落成;周

12、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 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解析 (1)这是一首题咏诗,作者来到窦员外在崇德里的新居,感到欣喜异常,遂写此诗。概括 作者“开颜”的原因,主要从颔联、颈联和尾联中寻找答案。写作的顺序是前写新居外景,后 写新居内室。关键信息点有:“秋色墙头数点山”“碧松”“红药”指外景的优美,“认得诗 人”指志同道合。 (2)颔联写近水远山,颈联写碧松红药,均选取“新居”周围之美景,空间层次分明,色

13、调和谐。 松间明月朗照,春来红药盛开,均是想象之景,与实景相配,引人遐思。 (3)尾联赞美主人新居中书籍堆案,主人以诗书自娱,作者亦是同好之人,羡慕之情溢于言表。,6.(2014江苏,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14、,答案 (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 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 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解析 (1)先通读全诗,通过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或动作行为以及侧面描写来把握情绪变 化。第一句抓住“驱驰”和“闲”,第二句抓“空”字,第三句抓“怪”字,第四句写王侍御的 居住环境,此为以景作结,情在景中。 (2)通读全诗,诗歌并没有直接揭示受访者的隐士

15、身份,而是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一、二句写 隐者所处的环境,三句写隐者的生活(打鱼、砍柴),四句写作者寻隐者不遇后回家时被雨淋湿 的情景。 (3)第一首诗描写王侍御的居住环境,门前正对着寒风侵袭、铺满积雪的大山,暗示诗人清高的 品性。第二首结句写作者寻隐者不遇后傍晚回家被雨淋湿的情景,侧面表达作者内心对寻访 隐者的执着。注意题干要求“分别赏析”。作答时先从内容分析入手,再分析表达效果。,7.(2013江苏,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

16、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 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 (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出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 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解析 (1)“山静似太古”一句,用远古时期,万物沉静,仿佛一切都不存在来形容此时的“山 静”,诗人化实为虚,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没有名利的诱惑、人 事的烦扰,仿佛一切都沉静下来,都已凝固,作者借写山间宁静来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的 精神世界一如这宁静的山峦一片澄静,一尘不染。 (2)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如“世味”指的是世道人心、世态炎凉,“门常掩”意为 “世味进不来,远离人间是非”;“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