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038461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X 页数:94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古代史 专题十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高考历史(通史模式),考点一 雅典民主政治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9课标,32,4分)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这一考点中陪审法庭的职能和特点,以古代雅典陪审 法庭的职权范围设置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 养为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

2、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 化传统,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材料显示,陪审法庭对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有审查权和最终判决权,甚至包括公民大 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这种判决体现权力来源,故B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法律服从民众 意愿,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足以证明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故C项错误。当时雅典处于奴隶 社会,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2.(2018课标,32,4分)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 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3、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A项,主要原因是将公民的成功依赖于表达能力理解为公民必须能言 善辩。,答案 B 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的 表达能力,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参政议政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A项中“必须”表述错误;材料 体现的是民主政治的繁荣,未涉及危机,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内乱、思想纷争,D项错误。,3.(2017课标,32,4分)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 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 当时的雅典 ( ) A.贵族垄

4、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答案 D 本题以僭主的历史命运作为背景材料设置历史情境,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 本趋势,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两大关键信息:一个是僭主的身份 及其上台方式,另一个是僭主的最终结局。僭主是未经过正当选举而上台的,因此不符合民主 程序;僭主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D项符合题意。 在梭伦改革后,雅典贵族已不能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僭主被放逐并未违反法制,故B项 错误。僭主被放逐正是平民拥有政治权利的体现,故C项与题意相反,排除。,知识链接 雅典走向民主

5、的社会环境:(1)独特的城邦体制,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2)雅典公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极强的参政意识。,4.(2017课标,32,4分)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 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 在 (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答案 D 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历史现象 的能力。材料表明,官员就职 宣誓、陪审员宣誓和青年男子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是为了增强官 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的责

6、任意识,故D项正确。“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 式”与限制权力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无关,A、B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官员、陪审员的义 务而非权利,C项错误。,失分警示 注意区别A项和D项,要从材料中宣誓的共性角度入手分析。,5.(2016课标,32,4分)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 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 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答案 C 题干材料大意是:雅典政府让公共奴隶行使警察

7、职能,驱赶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 有公民衣服上沾上红色痕迹将会被处以罚款,这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的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故选C项。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A项错误;B、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 除。,命题评审 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和认识,是一道情境较新且设 置比较巧妙的试题,既符合课标命题紧扣主干知识、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的特点,又充分考查学 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获取历史结论的学科能力。,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北京文综,20,4分)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 城邦也很重

8、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 ) 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以古希腊妇女参加专设的运动会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素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 化生活。 从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腊妇女虽然不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可以参加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 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故选D项。奥运 会体现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A项与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排除;在古希腊,妇女没

9、有政治权 利,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排除C项。,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C项。审题不清,对材料信息中“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 视女子体育教育”不理解导致失误。,2.(2019江苏单科,14,3分)“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 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 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 典 ( ) 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

10、理公务,答案 B 本题以雅典官员地位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准 确描述和解释了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民主建设。 材料“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雅 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表明,雅典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故B项正确。国家官员只是 “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并非不再履行管理职责,A项错误;材料是对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的肯定,并不是强调贵族决定国家事务,C项错误;“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 种教育”强调公民参政的教育作用,并非公民教育有利于参政,D项错误。,3.(2018北京文综,

11、20,4分)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 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 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 )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答案 C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古雅典实行民主选举,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确保参政机 会均等,这有助于政治稳定;雅典一些耗资大的部门职位指定由最富有阶层轮流担任,这些富有 的任职者要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此举可以缓解贫富差距和对立,有助于社会稳定,因此C项正确, A项错误。材料体现

12、的是公共文化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公共文化的发展程度,B项错误。在当 时的雅典,不可能实现绝对平等的理念,D项错误。,4.(2017江苏单科,14,3分)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 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 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答案 D 材料中抽签差额选举大多数国家官职的做法确保了公职人员产生的民主程序,有 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应选D项。

13、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 治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抽签选举国家官职属于民主程序,不属于权力运行机制,排除B项;梭伦 改革中,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项与史实不符。,5.(2016江苏单科,14,3分)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 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 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答案

14、A 据题干情境可知,陶片放逐法具有随意性,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运作中权力的滥 用或误用,故陶片放逐法虽属多数人的意愿,但未必代表公平正义,A项正确。B项与陶片放逐 法的概念不符,排除。“派系纷争”和“内部混乱”在材料中均未体现,C、D两项排除。,6.(2015福建文综,19,4分)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n)窄的一隅,生 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 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答案 A 符合材料中“陆地和海岛居民”“

15、自然资源极其匮乏”“最原创、最绚丽的文 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等信息的只有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且 以民主政治著称于世,故A项正确。,7.(2015安徽文综,19,4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 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 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 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16、答案 B 材料认为陶片放逐法只是一个补救措施,并不能防止“特殊人物”的出现,其言外 之意是应该防患于未然,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均可排除。,8.(2018天津文综,14,4分)(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 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 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 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4分),答案 (1)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