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36564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气象学相关教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教学内容 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2大气的热力过程 3大气的运动和风,2,大气扩散,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3,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4,气象要素(因子): 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 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 气压 空气湿度(气湿) 风(风向、风速) 云量 能见度 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二、主要气象要素,5,1气温 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 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二、主要气象要素,6,2气压 即大气的压强。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

2、面积上的大气柱重量。 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12.4毫巴(1mb=100Pa=1hPa) ,在高层小于此值。 单位:mb(毫巴) 1atm101325Pa1013.25mb=760mmHg,二、主要气象要素,7,3气湿:空气湿度 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kg) 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百分比 含湿量(比湿)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kg) 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露点在一定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3、。,二、主要气象要素,8,二、主要气象要素,4.风向和风速(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什么是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成。,9,4风向和风速 水平(horizontal)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垂直方向升降气流) 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m/s或km/h) (km/h) F风力级(012级),二、主要气象要素,10,11,风玫瑰图,风速,m/s,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图。同心圆表示风的频率,例如,吹南风的频率约为11,其中风速

4、大于10.82m/s的频率约为1,风速在3.355.41m/s的频率为3.5%左右。,12,5、云,云: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在我国,将天空分为10等份,有几分天空被云遮盖,云量就是几。如:碧空无云,云量为0;阴天云量为10;云占天空的1/10,云量记为1。 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 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 低云(2500m以下) 中云(2500-5000m) 高云(5000m以上) 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 低云量:低云的云掩盖天空的成数。 云量的记录:观测中以总云量/低云量的形式记录,如10/7。,13,高

5、云(5000m以上),中云(2500-5000m),低云(2500米以下),5、云,14,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6、能见度,15,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 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 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 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16,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

6、红外区占43 紫外区只占能量的7 在波长0.48微米的地方,太阳辐射的能力达到最高值。,17,18,二、气温的垂直变化,1. 大气的绝热过程: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大气的绝热过程。,19,定量:,T0,T气块升降前后的温度,K P0,P气块升降前后的压力,hPa R干空气的气体常数,287.0 J/kg/K 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 J/kg/K,课后 3.3,绝热过程中气温的变化完全是由气压变化引起的,二、气温的垂直变化,20,2.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Cp干空气的

7、定压比热,1005 J/kg/K g重力加速度,9.81 m/s2,二、气温的垂直变化,21,3.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曲线,气温直减率,单位高度气温的变化,或递减层结,22,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对流 定性描述:,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三、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定度的概念,23,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定量判断,24,则有 判据:,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25,例题 3.7,逆温,稳定,不稳定,中性,不稳定,逆温,26,四、逆温,逆温不利于扩散 辐射:,27,四、逆温,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1.辐射逆温: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8、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28,四、逆温,2.下沉逆温 (多在高空大气中),29,四、逆温,3.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形成,30,四、逆温,5.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气团相遇,冷暖间逆温,暖气上爬,形成锋面,31,五、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 扇型(逆温) 爬升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32,3大气的运动和风,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33,二、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1.对数律风速廓线模式 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中性层结:对数律,粗糙度和摩擦速度, 高度Z处平均风速, 摩擦速度, 卡门常数,0.4, 地面粗糙度,34,三、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2.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 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非中性层结: 指数律,稳定度参数, 已知高度Z1处平均风速, 稳定度参数(表3-3),已知 和m,可求得 习题3.4,35,四、地方性风场,1海陆风,36,四、地方性风场,2山谷风,37,3城市热岛环流,图 城市热岛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