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09630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cs3000d系列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CS3000D系列 委外工程师培训教材,2,目录,3,系统介绍,1,4,系统介绍特点,容许电网电压变化范围宽 系统能运行工作温度范围宽 模块化精密设计, 易扩容 重量轻, 整流模块仅重2.0 kg 高功率密度; 高效率 高功率因数 (PF 0.99),交流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度(THD) 5%,5,系统介绍特点,蓄电池充电采用三段式管理方式,对蓄电池管理更合理,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具有对浮充电压进行温度补偿 先进的负载均流技术, 均流特性极佳 在中文窗口环境下, 利用RS-232通信接口实现智能型“三遥”功能高功率密度; 高效率 可装设低压隔离开关, 保护电池以避免过度放电 可带电热插拔整

2、流模块,安装维护方便,6,系统介绍系统结构,7,系统介绍系统结构,8,系统介绍系统结构,标准配置,交流输入: 380Vac,三相五线制 负载分路: 100A六路或者63A六路(熔丝或断路器可选) 电池分路: 200A或者400A(12路可选) 交流开关: 机架自用:80A*1路(三相) 每个模块配20A*1路 (单相),9,系统介绍系统结构,可選配置,低压隔离开关: LVDS(负载下电或电池下电) 交流两路输入: 手动(或自动)切换 交流分路(客户留用): 具体分路配置按照客户需求而定,10,2,交流配电,11,交流配电配线原理图,12,交流配电系统配置,必选项: 交流输入: 220Vac+/

3、-30,单相三线制 或380Vac,三相五线制 可选项: 交流两路输入 : 手动(或自动)切换 交流分路(客户留用): 63A一路(单相或三相),13,交流配电系统配置,14,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防雷模块,15,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系统避雷器状态侦测,16,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交流信号侦测,17,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单相交流侦测原理图,18,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单相交流侦测板(料号Y5505604470),19,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单相交流侦测板的设置与调整、连接,20,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三相交流侦测原理图,21,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仅有电压侦测功能的三相交流侦测板(料号Y550560460

4、0),22,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三相交流侦测板的设置与调整、连接,23,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具有电压、电流和频率侦测功能的三相侦测板,24,交流配电各单元介绍,三相侦测板(料号Y5505604610)的设置与调整、连接,25,交流配电异常告警,26,直流配电,3,27,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直流电压侦测,28,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直流电压侦测,取自CSU供电接口 显示范围:072V 显示校准 工具:上位机软件TELECOM 方法:计算(实测正负排间电压)/(CSU显示电压), 结果写入TELECOM上的DCVGAIN,下发给CSU即可 备注:设置完成了以后不需要重启CSU,29,

5、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直流负载 电流侦测 (软件计算 ),30,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直流负载电流侦测(软件计算 ),仅接有电池电流侦测HALL CSU相关设置:负载电流侦测关闭 CSU主页显示的“负载电流”值=各SMR输出电流计算之和-电池电流。 接有SMR输出总电流侦测 CSU相关设置:负载电流侦测模块总电流 CSU主页显示的“负载电流”值=模块输出侦测(HALL1)电流-电池电流。,31,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直流负载 电流侦测 (硬件侦测 ),32,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直流负载电流侦测(硬件侦测 ),。,显示范围:01000A CSU相关设置:负载电流侦测负载

6、总电流侦测 CSU主页显示的“负载电流”值即为HALL1侦测所得 传感器:HALL 5V对应满量程 当HALL满量程输出为4V时,需将CSU内电流满量程设定值按直流5V的比例折算设定,。,33,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电池电流侦测,34,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电池电流侦测,采集器:HALL传感器; 显示范围:750A; 侦测路数:最大支持两路(两路侦测时设有不平衡告警); CSU的充放电判断:HALL输出0,充电;HALL输出0,放电; 接口:模块式CSU:CN12对应IB1;CN13对应IB2; 量程:5V对应满量程,当HALL满量程输出为4V时, 需将CSU内电流满量程设定值按直

7、流5V的比例折算设定,35,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熔丝状态侦测,36,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熔丝状态侦测,系统支持识别2路熔丝状态侦测 分路负载及电池熔丝共享一路总侦测,另一路备用 分路负载及电池熔丝开路时,CSU均显示“熔丝1熔断”告警,37,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主侦测板,38,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两种主侦测板比较,共同点 2路电池分路+10路负载分路熔丝状态侦测 无具体分路熔断指示 只输出一路总告警信号 高阻态:正常 低阻态:告警 异同点 Y5505604910增加一根接线(B-) Y5505604910解决品质问题 消除BLVD跳脱(手动)电池熔丝熔断误告警

8、解决BLVD跳脱或电池熔丝拆除时,电池仍通过熔丝侦测板对负 载放电问题,39,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扩展侦测板(料号:Y5505603680),功用:在要侦测的分路数超过主侦测板的侦测范围时,需增加扩展侦测板来实现; 容量:10路负载分路熔丝状态侦测,40,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LVDS控制,支持两路LVDS控制与状态侦测 负载下电控制:LLVD(一次下电) 电池下电控制:BLVD(二次下电) 支持常开/常闭LVDS监控 CUC-06HC的兼容设计 CUC-06HC软硬件无常开、常闭LVDS区分 实现原理 常开/常闭软件完全共享 采用系统接线来控制LVDS命令逻辑,41,直流配电部

9、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型LVDS控制-设计原则,初始化:LVDS开合 热启动:LVDS状态保持 CPU死机:LVDS状态保持 交流停电,CSU断电:LVDS状态保持 BLVD下电后,系统不再对电池放电,42,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型LVDS控制-实现,CSU用常闭干接点控制LVDS供电 LVDS接触器由系统供电 CSU由系统供电 CSU控制电路采用锁存处理,43,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型LVDS控制-手动强投,仅有电池时,系统不工作,可强制电池给系统供电 实现原理强制LVDS接触器由电池供电.因此须有电池供电. 电池电压满足供电需求,强投后即可将强投开关断开 当强投开关复位

10、,电池电压满足下电条件,CSU就会下达电池下电命令,系统就会重新回到仅有电池,不工作状态 负载下电,电池下电强投分别控制,44,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型LVDS控制-LVDS状态侦测,利用LVDS接触器辅助触点 正常:辅助触点闭合,即低电平 跳脱:辅助触点断开,即高电平,45,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型LVDS控制-强投开关状态侦测,负载及电池下电强投开关信号并联侦测 任一闭合即告警 正常:断开,即高电平 强投:闭合,即低电平,46,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型LVDS控制-接线,47,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闭型LVDS控制-设计原则,初始化:LVDS状态保持闭

11、合 热启动:LVDS保持原状态 CSU故障:LVDS保持原状态 BLVD下电后,系统仅LVDS接触器线包对电池放电,48,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闭型LVDS控制-实现,CSU用双命令控制LVDS供电 命令电平仅一种相反时,LVDS下电控制方有效 LVDS接触器由系统+电池供电 CSU由系统供电 CSU控制电路采用锁存处理,49,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闭型LVDS控制-手动强投,无专用强投开关 有电池时,初始时系统就会得电 更换CSU时,因LVDS为常闭型,保持闭合。 电池电压满足下电条件,CSU下达电池下电命令,系统断电。,50,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闭型LVDS控制-

12、LVDS状态侦测,利用LVDS接触器辅助触点进行状态侦测: 正常时:辅助触点闭合; 跳脱时:辅助触点断开。,51,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闭型LVDS控制-失控侦测,LVDS控制命令与状态反馈信号不一致,即显示告警 控制闭合,反馈断开:跳脱+失控告警 控制断开,反馈闭合:失控告警,52,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闭型LVDS控制-接线,53,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常开与常闭LVDS的识别,系统未供电 用万用表电阻档直接测LVDS的主触点的通断即可 闭合者:为常闭LVDS系统 断开者:为常开LVDS系统 系统已供电 强投开关需求及CUC-06HC接口配线特点:,54,直流配电部分

13、配线原理及介绍,温度侦测,55,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输出告警干接点,提供四组,每组均有NC/NO输出 内容出厂默认内容如下(可通过CSU自定义) :,状态 1 : 正常:COM与NO闭合;COM与NC断开 告警:COM与NC闭合;COM与NO断开 24: 正常:COM与NC闭合;COM与NO断开 告警:COM与NO闭合;COM与NC断开,56,直流配电部分配线原理及介绍,扩展功能,扩展AI(模拟量输入),DI(开关量输入),DO(开关量输出) 兼容设计:如SMM,BCM,AC与DC,57,直流配电部分配置,必选项: 负载分路: 100A六路或者63A六路(熔丝或断路器可选) 电池分路:

14、 200A或者400A(12路可选) 可选项: 低压隔离开关: LVDS(负载下电或电池下电),58,直流配电部分告警异常处理,59,4,整流部分,60,整流部分构架,61,整流部分整流模块外形结构,62,整流部分整流模块工作原理,63,整流部分整流模块主要特性,功率:2880W 效率: 92% 交流输入 (a) 频率:45Hz66Hz (b) 电压:220Vac(单相) 176Vac310Vac (满载) 90Vac175Vac ( 1200W 负载) (c) 功率因素 :0.99 (满载,额定输入),模块技术参数,64,整流部分整流模块主要特性,直流输出 (a) 电压: 标称电压:标称电压

15、-48Vdc, 浮充电压:浮充电压为-42Vdc-58Vdc(可调),出厂设在 54.0V; 均充电压:均充电压值可配合现场应用特性的需要,依蓄电池制造 厂家建议的均充电压值设定;一般设定值如下: 均充电压为-50Vdc-61Vdc(可调),出厂设在 -56.4Vdc; (b) 电流:单一整流模块输出容量为-54V时为50A,模块技术参数,65,整流部分整流模块主要特性,输出电压变化范围 负载效应 :0.4%(负载0%100%) 源效应 :0.1%(负载0%100%) 稳压精度 :0.5% 温度系数 :0.02%(1/),模块技术参数,66,整流部分整流模块主要特性,电流限制 单机均具备电流限

16、制的自保功能,且由输出电压和环 境温度决定. 启动冲击电流: 28.2Apeak 缓启动自输入电流开始上升点起算,至输入电流升至额定值之时间,不少于3秒(不包含上升前的延迟时间)。,模块技术参数,67,整流部分整流模块主要特性,输入过电压保护 输入欠电压保护 输出过电压保护 输出短路保护,内部保护,68,整流部分整流模块主要特性,输出限流及限功率保护 模块内部温度过高保护 风扇故障保护 电路保护,内部保护,69,整流部分运作显示与调整,运作显示,70,整流部分运作显示与调整,整流模块的移出,71,整流部分运作显示与调整,整流模块的替换,72,整流部分SHELF结构,三连板(5505602061)端口定义,73,整流部分SHELF结构,三连板(5505602061)层数跳线定义,74,整流部分SHELF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