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写读后感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007676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导写读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指导写读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指导写读后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指导写读后感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指导写读后感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导写读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导写读后感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导写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写作指导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

2、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

3、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 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

4、透. 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

5、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文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6、.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

7、,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

8、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

9、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 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

10、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写作指导 读后感属应用文的范畴,为方便同学们学习,我们把有关读后感的知识,整理归纳如下: 一、熟悉读后感的结构。 读后感的节后分为四部分:“引、议、联、结”,此外读后感的第一段要简单介绍自己读的书名是什么。 引:即是引用概括自己所读文章的内容。因为原文所引内容是些读后感的基础,概括全文必须要正确、简洁、完整。 议:就是自己的感受,要找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既俗称的感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人必须找到不同的感点

11、,但无论如何感点必须要有意义,即:别人读了你。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为例,可以找到不同的感点。 草船借剑可以从诸的角度谈,顾全大局识大体的文章要有收获,做人要宽容大度,从周的角度谈,拒绝妒忌。 将相和可以从蔺谈宽容,也可以从连破的角度谈知错就改,同时也可以从两个人的角度谈团结。 景阳冈塑造的是武松的勇敢打虎引申到学习上的拦路虎,要敢打拦路虎。 猴王出世则从猴子善于为他人着想 联:写读后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由所读之书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从而有所收获。同时,也是由生活中的实例来印证自己的感点是准确的。生活中的实例既可以写自己的,也可以写他人的。 结:收束全文,点题升华。这一部分可以

12、恰当地引用名言来印证自己的感点。 二、读后感要注意的问题: 1.题目:读后感的题目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写作读xxx有感或读xxx有感。 还有一种可以写作正副标题的形式,根据全文提炼出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写作文章的题目。 如:团结力量大 读将相和有感 2.感有两部分: 感点可以边分析原文边议论,简称夹述夹议。另一种可以称作对比假设式。文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而在生活中一般人会怎么做。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举生活的例来说明感点后也要谈自己的感受,既要联系原文,也要联系实例。 3.在读后感引于议之间要做好过渡,既可用过渡问,也可用过渡句。 总而言之,读后感并不难写,一是掌握方法,二是勤练多修改,自然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