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7004465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1.(2015杭州37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 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答出一点

2、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 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 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 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 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 (ii)_ (4) 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请解释其原因2.(2015温州28)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落。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

3、下进行如下实验: 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各,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 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变量尽可能相同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依据 。3.(2015台州36)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水=1克/厘米3)

4、、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结合实验图解,食盐水= 克/厘米3。(2)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

5、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下图。旋转数天后对应植物的变化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4.(2015绍义35)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浮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温馨提示:t1时间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5 (2015丽水33)上课时,老师演示了“过氧化氢

6、制取氧气”的实验,可学生分组实验又是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小科对此产生了疑问。老师解释说:“从某个角度分析,每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长处”。请你对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三个不同角度说出它们的差异和优势。6. (2015金华28)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后,某科学小组同学对于“含氧化合物制氧气”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观点】.只有含氧化合物才能作为反应物制取氧气;.任意一种含氧化合物都可作为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已知】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如下:MnO22H2O2 2H2O + O2 2KClO3 2KCl+ 3O2 2KMnO4 K2MnO4+MnO2+O2对于以

7、上观点,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加以证明。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针对观点,大家一致认为不需要设计验证实验就可直接判定该观点是正确的。(1)他们判定观点正确的理论依据是 。(2)除上述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物以外,请你再列举一种能分解生成氧气的非金属氧化物 。(填化学式)【探究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以及试管(主要成分是SiO2)、酒精灯、铁架台等必要的仪器。请从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及仪器,从含氧化合物加热能否产生氧气的角度,设置一组对照试验,证明观点错误。(3)上述对照试验的方案是 。(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交流评价】比较、反应原

8、理可知,两者都需要MnO2做催化剂,但KClO3需要加热;比较、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加热,但KClO3还需要催化剂。根据上述分析,对含氧化合物制氧气,归纳概括出一个新的观点(观点III)。(4) 观点:含氧化合物若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7.(2015杭州32 )在实验室小金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置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贴标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判别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纸、温度计、新鲜罗卜、甲盐的晶体。(实验室的室温为3

9、0,30甲盐的溶解度为50g) 方案1: 判别依据: 方案2: 判别依据: 8. (2015温州29)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9(2015湖州33)小明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A处,衣架倒了下来,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的数据:书包质量5千克;木衣架

10、质量3千克;圆底盘直径30厘米;其他数据如图,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1)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改进意见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请你再说出一种其他方法。 10(2015湖州29)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与环境相适应,例如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茎呈肥厚的绿叶状,有利于更多地储存水分并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1)仙人掌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是长期 的结果。(2)请你依照上例,说说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种适应现象 电子表11(2015丽水32)某兴趣小组同学将电子表与水培植物组合在一起,制作水培植物电子表:

11、准备一盆水培植物,其中放养了几条小鱼和几个田螺,用镁带和铅笔芯做电极,插入水培植物的茎中,然后用导线将两个电极与一个没有电池的电子表连接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1)发现电子表能显示示数,则插上电极的水培植物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 ;(2)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12(2015衢州32)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进食后1h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mmol/l,进食后2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h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12、绘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13.夏天夜晚,常会看到灯蛾扑火现 象。灯蛾围着烛焰等光源一圈 又一圈飞行,圈子越来越小,直 至遇到火焰。远古时期就有灯 蛾,那时灯蛾在夜间飞行是依靠 星光来辨别方向的,遥远的星光 到达地球时近似于平行光线。 科学家对“灯蛾为什么会扑火” 这一问题的解释,用如图加以表 达。 (1)夜晚的星空,人们观察到许 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数与太阳一样,都是哪一类天体? 。 (2)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对“灯蛾扑火”现象作出解释: 。 (3)有些农业害虫具有与灯蛾相似的习性。农业上采用“灯光诱杀法”来杀灭这些害虫。与农药除虫相比较,灯光诱杀法有何优点? 。14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当条件适宜时,莲的种子莲子在淤泥中开始萌发,萌发后长成的第一片叶必须在几天之内破水而出,在水面上形成浮叶,否则莲会死亡。浮叶提供的有机物让淤泥里的幼体生根并长出一条地下茎,地下茎逐渐形成日后的藕。每小段藕之间同样可以长出叶,它们按照同样方式破水而出,最终形成了神奇的对称现象(如图)。(1)生长在淤泥里的藕,其内存有较多的空气,这对藕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 。(2)莲的第一片浮叶与后续形成的叶,在从水底向水面生长过程中,它们需要的有机物来源有何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