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993631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应用.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标准成本法,第一节标准成本法的特点,一、标准成本的含义及其种类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所谓标准成本,即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二)标准成本的种类,1 理想标准成本 2 正常标准成本 3 可达到的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法及其特点,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根据事前制订的标准成本来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并在生产过程完成后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成本的计算和分析,从而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

2、成本的控制。,第二节标准成本法的计算程序,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是标准成本的制定,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标准成本的制定应由会计部门与采购部门、劳动工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及具体生产经营部门等有关责任部门,并且尽量吸收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与,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确定。,(一)直接材料标准 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是指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并能直接归属于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材料和燃料与动力的成本,其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材料的成本目标。它是由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二)直接人工的标准 成本直接人

3、工项目又称为工资及福利费,是指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并能直接归属于产品成本的直接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用。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工资及附加费的成本目标。它是由直接人工的工时用量标准和工资率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三)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 成本的制定变动性制造费用是指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间接生产费用,其标准成本是由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工时用量标准可以采用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标准,也可以采用单位产品的机器工时,同样由产品设计部门、工艺技术部门和生产工人共同确定。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是指每消耗一标准工时应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4、其计算公式为:,(四)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 成本的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指间接生产费用中那些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厂房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租赁费等费用。它通常根据事先编制的固定预算来控制其费用总额。,(五)单位产品标准 成本的制定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一单位产品的标准耗用量义标准单价,在实际工作中,每种产品的标准成本的制定通常是通过编制“标准成本卡”来实现的。“标准成本卡”通过列出产品的各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计算出标准成本,然后汇总就可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二、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一)成本差异的含义与种类 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

5、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2 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按成本差异的性质不同,可以将成本差异划分为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两类。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总额而形成的差异,即成本差异为负数,也称为节约差;不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总额而形成的差异,即成本差异为正数,也称为超支差。,3 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按照成本差异的形成是否能控制,可以将其分为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两类。可控差异是指管理者通过努力可以加以控制的成本差异,也称为主观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不可控差异是指该类差异的形成与变

6、动不受管理者的影响,主要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也称为客观差异。,(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按照形成原因,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其中,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公式为:,(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与其标准成本的差额。按照形成原因,包括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与工资率差异。其中,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即其数量差异,而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即其价格差异。其计算公式分别为:,(四)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实

7、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该差异由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工时)耗费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分配率)差异构成,其中,效率差异属于数量差异,耗费差异属于价格差异。其计算公式分别为:,(五)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不会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制造费用,如按工作年限法计算提取的机器、厂房折旧费等,通常以发生的费用总额形式来表示,通过固定预算进行控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其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分解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即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2 三差异分析法 三差异分析法是指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

8、异分解为开支差异、生产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类型的方法。其中,开支差异即两差异分析法中的耗费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与预算总额间的差额,表示费用支付的超支或节约;生产能力差异反映的是计划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之间的差额,反映了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而效率差异反映的是在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耗费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的和等于两差异分析法中能量差异,是对能量差异的进一步分解。三种差异的计算公式分别为:,第三节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一、标准成本法下应设置的账户 在标准成本法下,对产品的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应分别进行核算。与生产成本有关的账户都采用标准成本计价,如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账户。“生产成本”账户性质属于成本类,借方登记生产产品的标准成本的增加,贷方登记完工人库产品的标准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在产品的标准成本;“库存商品”账户性质属于资产类,借方登记完工人库产品的标准成本,贷方登记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产品的标准成本,第四节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