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993585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化学实验 专题限时集训14 化学实验基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限时集训(十四)化学实验基础(对应学生用书第139页) (限时:40分钟)1(2017广东潮州二模)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 【导学号:97184201】A甲苯和水B硝酸钾和氯化钠C乙酸乙酯和乙酸D食盐水和泥沙C工艺中的“蒸烧”指的是加热蒸馏,即利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来。甲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应用重结晶法;食盐水和泥沙是固液混合物,要用过滤法分离,所以A、B、D均不正确,乙酸乙

2、酯和乙酸是互溶液体,应使用蒸馏法分离,符合题意,故选C。2(2017江西六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气体B浓硝酸存放于棕色广口试剂瓶中C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固体溶解在蒸馏水中加少量盐酸即可D蒸馏时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再加热DA项,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浓硝酸应存放于棕色细口瓶中;C项,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应将氯化亚铁晶体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还要加入铁钉防止Fe2被氧化。3(2017福建晋江四校联考)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导学号:97184202】DA项,缺少浓硫酸作催化剂;B项,左池Fe和FeCl3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碳和浓硫酸加热生成SO2和CO2,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装置形成了封闭体系,用手捂住烧瓶,装置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使玻璃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故D项正确。4为完成相应实验,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足够的一项是() 【导学号:97184203】相应实验实验仪器和用品(夹持装置省略)A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烧杯、玻璃棒、酒精灯B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烧杯、胶头滴管C配制0.5 molL1的硫酸溶液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D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漏斗、烧杯DA项,蒸发操作实验仪器还缺少蒸发皿,错误;B项,过滤装置中缺少漏斗、玻璃棒

4、和滤纸,错误;C项,配制硫酸溶液,缺少量筒,错误;D项,做萃取实验,只用分液漏斗和烧杯,正确。5下列对应仪器使用合理的是()A甲:将FeSO4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观察Fe(OH)2的颜色B乙: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20.0 g,配制980 mL 0.5 mol/L NaOH溶 液C丙:加热NaHCO3固体,检验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D丁:向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加热至170 制乙烯D为防止滴入的液滴带入氧气,应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胶头滴管插入新制FeSO4溶液中,缓缓挤出NaOH溶液才能看到白色的Fe(OH)2沉淀,A项错误。NaOH易潮解,称量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

5、或表面皿中,一般左盘放被称量的物质,右盘放砝码,B项错误。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水蒸气,冷凝之后液态水倒流会引起试管炸裂,故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项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按顺序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加热至170 可制得乙烯,D项正确。6(2017福建柘荣一中、宁德高级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检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97184204】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可能 有Fe2B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氨气C用铂丝蘸取白色粉末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一定有Na,可能有KD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

6、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D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只能说明含Fe3,不能说明无Fe2,A正确;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氨气,B正确;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没有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则可能有K,C正确;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或两种,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可能为CO、SO、HCO或HSO,D错误。7(2017曲靖质量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方法:取样灼烧溶解过滤 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

7、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CCl4层无色,水层变为 棕黄色,说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D室温下,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 去苯中少量的苯酚C碘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加氧化剂氧化,故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A错误;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需要控制温度170 ,不能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B错误;水层变为棕黄色,说明有Fe3生成,即氯水首先氧化Fe2,这说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C正确;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苯中不能除去,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

8、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导学号:97184205】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乙醇(H2O)生石灰蒸馏C乙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D氯化铜溶液(FeCl3)铁粉过滤BA项,加入氯水与NaBr及NaI均发生反应,且生成新的杂质NaCl,错误;B项,CH3CH2OH中含有水,加入生石灰蒸馏,正确;C项,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气体混在乙烷中,错误;D项,Fe与FeCl3反应生成新的杂质FeCl2,且Fe会置换出Cu,错误。9(2017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

9、是() 【导学号:97184206】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 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说明试样已变质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 粗盐 精盐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试样溶液颜色无变化溶液变红色溶 液中含有Fe2D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比I2强: NaI溶液溶液变蓝色氧化性:H2O2 I2CA项,加入Ba(NO3)2溶液和盐酸,等于溶液中有HNO3,可将BaSO3氧化成BaSO4,无法证明试样是否变质,应使用BaCl2溶液和盐酸;B项,加入的过量的BaCl2未除去,得到的“精盐”中混有BaCl2杂质,应先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后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D项,稀硝酸也能将I氧化为

10、I2,无法证明是H2O2将I氧化,应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10(2017广东肇庆三模)某100 mL溶液可能含有Na、NH、Fe3、CO、SO、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97184207】A原溶液一定存在CO和SO,一定不存在Fe3B是否存在Na只有通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C原溶液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Cl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Cl,则c(Na)0.1 molL1B由题图可知,沉淀中有2.33 g BaSO4和1.97 g BaCO3,0.672 L气体是NH3,所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CO、SO和NH,物质的量分

11、别为0.01 mol、0.01 mol、0.03 mol,由离子共存可知,有CO就不可能有Fe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应有阳离子存在,即Na,而Cl则属于可能存在的离子,若Cl不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Na)0.01 mol,则c(Na)0.1 molL1。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B项不正确。11(2017福建厦门第一次质量检测)某酸性废水中可能含有Fe2、Fe3、Al3、Mg2、Na、K、CO、SO。取废水样品分别进行如图所示四个实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导学号:97184208】A废水中含有Na,不含KB废水中含有SO和COC废水中不含Fe3,可能含Fe2D废水中一定含有N

12、a、Al3、SOD根据已知废水为酸性,故和H反应的CO不能存在,根据溶液是电中性的,可知SO一定存在,由实验焰色反应颜色为黄色,说明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实验加盐酸后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再一次说明含有SO;实验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Fe3;实验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一开始无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最后沉淀溶解,说明含有Al3,不含有Fe2和Mg2,所以废水中肯定含有Na、SO和Al3,肯定不含CO、Fe2、Mg2、Fe3,可能含有K,故D正确。12(2017山西晋商四校联考)下列实验中,所选取的分离装置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装置原理A氢氧化铁胶体

13、的纯化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离子及小分子可以通过滤纸B分离苯中的溴苯苯(0.88 g/mL)和溴苯(1.5 g/mL)的密度不同C粗盐提纯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环己醇中的环己烯环己醇的沸点(161 )与环己烯的沸点(83 )相差较大D氢氧化铁胶体的纯化应该选用渗析的方法,故A错误;苯与溴苯互溶,应该选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粗盐提纯应该选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物,故C错误;环己醇和环己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选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13(2017河北唐山一模)某同学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的实验作出如下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导学号:97184209】实验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关闭旋塞E,加热A,观察C中溶液颜色变化;将铜丝上提离开液面,停止加热。(1)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装置A的名称是_,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D中所盛药品是_。(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后,拆除装置前,为避免有害气体的泄漏,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5)实验后装置A中有白色固体产生,将装置A中固液混合物缓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