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6987468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二)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 )迹( )接于道。闾里有争讼( ),不诣官( )而诣城决( )之。有盗其 树者,城过( )之,虑( )其耻( ),退自匿( )。尝绝( )粮,遣奴求( )米,奴以米易( )酒,醉卧于路。城怪( )其故( ),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 )以归。及觉,痛咎谢( ),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 )使遗五百缣,戒( )使者不令返。城固( )辞,使者委( )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 )于人无得( ),城知其然,举( )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

2、,遣长安尉杨宁赍( )束帛诣( )其家。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 ),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 ),帝厌苦( )。而城方与二弟延( )宾客,日夜剧( )饮。客欲谏止( )者,城揣知( )其情,强( )饮客,客辞,即自引( )满,客不得已,与酬酢( ),或( )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 )以木枕布衾质( )钱,人重其贤,争售( )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 )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 ),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 ),举( )授之。有陈苌者,侯( )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 ),月

3、有获焉。及裴延龄诬逐( )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 )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 )延龄罪;慷慨升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 )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 )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 ),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 )延龄,城力也。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

4、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 )城,而城已卒,年七十。一、创新练习:1、请在原文完成加点实、虚词的注释及句子的翻译2、在全文找出不少于六句全都表现阳城智谋句子:答: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原文每一段的大概意思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拓展训练( 二)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及觉,痛咎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强饮客,客辞王子皇孙,辞楼下殿C即自引满,引壶觞以自酌D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2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今不取,后世必为

5、子孙忧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

6、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译: 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译: 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

7、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

8、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

9、嘉君淳行,愍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来源:学科网(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 禀:赐与。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直:报酬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7.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A.唯餐盐饭而已 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B.父抱笃疾弥年 要使微贱,然后取直C.于母前,示有所啖 岂可减溉田之水D.原平乃拜而受之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8.下

10、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从不独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吃鱼肉。B、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盗。C、.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来源:学_科_网Z_X_X_KD、太守王僧朗举察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坚决推辞;

11、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赏赐。9、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译: (2)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译: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创新、巩固性学案( 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项“强饮客,客辞”的“辞”可解释为“拒绝”,“王子皇孙,辞楼下殿”出自课本阿房宫赋,其中的“辞”可解释为“辞别”。A项中“谢”都解释为“道歉”、“请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选自课本鸿门宴。项中“引”都可解释为“举起”、“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出自课文归去来兮辞。项中“数”都解释为“屡起”、“多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出自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答案为B第2题这道题考查的“为”,既属于考试说明中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又属于大纲中的15个文言虚词。采用四个例句与题干比较的方式命制,四个例句均来自课文。A项“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出自课文五人墓碑记,“为”课下注释为“替”,介词,与例句完全相同。B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选自课文季氏将伐颛臾,“为”解释为“成为”,动词。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