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集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6986270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语文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趣味语文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趣味语文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趣味语文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趣味语文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趣味语文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语文集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趣味语文集锦写作趣话 四才子补缺字宫锐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苏轼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庭坚则吟:“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观紧接着说道:“还是林花著雨胭脂嫩为妙。”佛印修行到家,缓缓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诗句。所补的这四个字,孰优孰劣,四人争得面红耳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寺院老方丈见状,急忙找到原诗查对,原来最后一字为,“湿”,四人面面相觑。仔细玩味,觉得还是“湿”字更好。一个

2、“湿”字,将“润”的形表、“老”的衰情、“嫩”的色质、“落”的姿态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态于一炉,将“林花著雨”的意境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四人无不叹服杜甫观察事物的细致,遣词炼字的匠心。由此可见,要表达一个意思,可选用的词不止一个。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反复的推敲、琢磨,找出表意最准、最生动形象的那个字或词来,这便是这则趣闻给我们的启示。郑板桥改诗田明郑板桥(16931765),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又名郑燮,江苏兴化人。他能诗善画,尤其在文学上,早在读书时就展露其非凡的才华。据说有一天,他与老师一道外出郊游,远远看见一位少女不慎从桥上落入水中。面对此景此情

3、,老师随即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魂泛波涛。正当老师为自己即兴赋诗而得意之时,郑板桥却用一双疑惑的眼睛看着他,然后问他:“你怎能确认那落水女孩的年龄、落水原因和最后结果呢?我认为应改动一下。”老师先是吃惊地望着他,转而欣喜地说:“那你认为该怎样改呢?”郑板桥说应改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听了改动的诗后,也觉得改动后的诗句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能让读者感受到这首诗更真实、更形象。从此。郑板桥改诗的趣话便流传下来。唐代诗人“因诗得福”趣闻肖车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

4、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唐代诗人史青曾上表唐玄宗,自称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他五步之内即可成诗。玄宗见表当即下旨召见,使史青以“除夕”为题作诗。史青未出五步即成一诗:“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有的诗人,因诗佳而深得名人器重。唐朝的贾岛,因吟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得以结识韩愈,成了韩愈的好友,受其指教文章之道,日后声名大振。有的诗人因诗佳而免祸。唐代诗人王维,曾被叛军之王安禄山逼去洛阳任伪职。唐肃宗即位平叛后,对投

5、降安禄山提任伪官的人尽皆定罪,只有王维一人因写了“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表现思君之情的诗而独获免罪。名人自喻韵味长 雷其坤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常以物自喻表明心志。从这些自喻中,我们可以受到启迪。曹操马。曹操以老马自比,表达自己晚年的雄心壮志。他在龟虽寿诗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纲牛。南宋抗金名将李纲,在被罢去宰相一职后写了一首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以牛自比,表示自己虽然精疲力尽,但仍要为众人谋取温饱而不计个人得失。鲁迅牛。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

6、出来的是奶、血。”在自嘲诗中,他又自称是“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郭沫若牛尾。郭沫若对鲁迅先生的“孺子牛”精神非常敬佩,曾感叹说:“鲁迅先生愿意做一匹牛,我愿意做这匹牛的牛尾巴。”茅盾牛尾毛。茅盾听说郭沫若谦虚地自比为牛尾,就说:“那我就做牛尾上的毛吧。”郑板桥狗。清人郑板桥,诗书画三绝。他对徐渭很崇拜,曾制一印表明心迹,上刻:“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齐白石狗。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对徐渭(青藤)、朱耷(雪个)、吴昌硕三人的绘画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写诗言志:“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华罗庚梯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我甘愿当作人

7、梯,让年轻一代蹬着我的肩膀,樊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居里夫人蚕。居里夫人是荣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对蚕的精神很赞赏:“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是异物同类。”法拉第蜡烛。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希望自己“像蜡烛为人民照亮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忠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泰戈尔绿叶。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曾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的绿阴古画作伪趣事 文人作伪,历代有之。古代有伪字、伪画、伪书充斥于我们所要继承的文化遗产中。但假作并不等于拙劣,作伪有卑鄙有无聊,也有合情合理。拉开古人

8、作伪的帷幕,我们可以看到更加真实的古代文人,他们的无奈,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的诡谲与聪慧,他们的夺真之计。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一侧面窥视古代文人的心态、情操、价值观、审美观,了解他们所生存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揭成双 有一种复旧方法能使两幅作品几乎完全相同,这就是揭裱旧字画。自明朝以来,书画最常用的质料是宣纸,宣纸经特殊工艺制成,与纸不同。如果宣纸在制作时一次成形,其厚薄多不均匀,因此必先作极薄的一层,根据其价格宣纸可以加层。一般普通的宣纸也有二三层,厚的有四五层之多。因此,一张宣纸也可以再分揭为数张。这样,书画原作一经商人之手,必设法揭出若干层。由于宣纸用墨极易渲染,几乎每层都可以浸透画家的笔墨,但

9、揭层越多,笔墨越淡,每层的原作也比较淡,作伪者便再用宣纸裱数层,墨迹轻淡之处再照样添补,新墨如很明显,再用熏旧之法使其变旧变暗,真伪便难以分辨。不知此情的人在将古旧书画或名人书画送给裱工装裱时,最上一层笔墨俱佳者往往被他们揭去,被骗后也不知所以。揭裱旧字画和名人字画最常用的是揭二层,第二层透过来的墨与原作相差不远,再加以重新填墨、润色、装裱、加盖印章,其神采便会溢于纸外,欺人效果更佳。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所藏,各有一幅赵之谦牡丹图轴,二者几乎完全一样,经鉴定才知道,沈阳故宫所藏之牡丹图,是作伪者揭二层所为。用这种办法“复制”古旧字画和名人字画要求揭裱水平很高。如果稍有懈怠,便会弄巧成拙,

10、不但所揭之书画神采全无,就连原迹也可能被毁于一旦,悔之晚矣。偷梁换柱 张守中的桃花山鸟图是一幅名画,清时为吴守中所收藏,此公深知此画是不可多得之物,十分珍惜,可谓“爱之甚、藏之深。”吴地还有两人,一是装裱书画者,一是当地的官宦。这位有钱的官宦每次走进装裱书画者的店铺,总免不了情不自禁的称赞张守中的那幅桃花山鸟图,颇有一种没有此画寝食不安的感慨。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装裱者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一日,装裱者来到藏画者家中,大讲藏画之道,说画本收藏时间一久,“浆退纸皱”,展玩、卷起时更会破坏原画,需要再用浆糊重裱,然后收藏,画本才能不受损坏。收藏者闻听此言,茅塞顿开,竟“信其言而付之”,把名画交装裱之

11、人重装。装裱者得到名画,立即请人按原作临摹一幅,等那个有钱的官宦上勾,估计此宦者要来的这一天,装裱者把桃花山鸟真迹贴在墙壁高处,宦者果然来了,见此画便询问来历,装裱者说,书画赏玩久了,便生厌恶之情,画的主人准备将此画重新装裱,按原价出售,宦者急不可耐地说:“原价吾所知也,斯画吾所欲也。”装裱者却说:照画的原价卖给你,我一分钱也得不到,这种事情有人去做吗?宦者忙说,当然会有酬谢。于是便匆匆忙忙回家去取钱。 装裱者趁此机会,马上揭下墙上的真迹,把临摹的桃花山鸟贴在原处。宦者回来时将画价和酬金一同交给装裱者,看着墙上的名作,十分高兴。这还没完,装裱者故意让人将藏画家的仆人找来,演出一幕将画价交给画主

12、,自己只留酬金的闹剧。最后,将临作装好,交给宦者。事后,装裱者又将原作交给画主,宦者觉察上当之后,也只能发出悔之晚矣的慨叹了。例谈作文批语的四种艺术周旺平作文批语的艺术可谓千姿百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下面仅列举几例:1.谬述。谬述是故意从道理上、逻辑上对某一事物进行“荒谬”推理,造成不协调的语言环境,使人觉得可笑。著名作家冰心讲过一件事:当年南开中学有个学生的作文得了120分。那篇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天气十分好 ,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心里十分高兴”文中一共用了12个“十分”,所以老师给了他120分。按正常思维,人们不能接受荒谬,但这种“荒谬”,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在欢笑中受启迪。2.

13、发挥。某先生给学生的评语特别诙谐。某学生作文爱用虚词“而”,且多用之不当。先生执笔批曰:“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此批借题发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信手拈来,妙趣横生。3.发掘。生活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幽默素材,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对这些幽默因素着意发掘,巧用于批语,可以让人忍俊不禁,从而增强批语的喻意。清朝有个秀才写了篇蹩脚文章,请大学士纪晓岚批改,纪先生阅后,批了这样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秀才不解,纪晓岚笑着解释:“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也;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往也。”4.创造。结合实际创造。这种创造大都是妙手偶得。解放前,某大学

14、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一句文言文,某考生不解其义,无从下笔,最后写了一首歪诗交卷。阅卷老师看后,也以诗加批:“虽无实学,却有歪才;屁股免打,下次再来。趣话春联侯忠彦我国有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春联。可你知道春联的由来吗?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刻着“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这是说人们用它来驱鬼避邪。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

15、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了。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现在人们贴的春联,内容可是丰富得很啊!有的春联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山青水秀献美景,国富民强庆丰收”;有的歌颂了党的好政策,如“春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有的赞美了人民幸福甜蜜的生活,如“年丰人寿福满,柳绿花香春浓”;有的表达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悦心情,如“大地春光红艳艳,神州佳节乐陶陶”;而更多的是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年年腾跃一江春水重重浪,岁岁攀登百尺竿头节节高”。有时候,人们会在不同的场所贴内容不同的春联,如在书店门口贴上“花放山河丽,光照天地新”,在玩具店门口贴上“玩具藏智慧,娱乐长精神”等等。那蕴涵着人们丰富情感的红彤彤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细心地读一下,你不仅会发现每一副春联读起来都琅琅上口,和谐动听,而且会发现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如“红梅报新春,瑞雪兆丰年”中,“红梅”对“瑞雪”,“报”对“兆”,“新春”对“丰年”,这里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用心去读,我们可从中学到很多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到汉语言的无穷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