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6976578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 言石油和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动我省石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贯彻落实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具体安排,是推进未来五年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生物质和矿物资源(煤、原盐和化学矿石)等为基础原料,通过化学深加工生产

2、石化和化工产品的产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炼油、化学采矿、基础化学原料、化学肥料、农药、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和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等二十多个子行业,是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广泛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石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强我省石化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编制本规划。一、“十一五”行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扩大,骨干企业迅速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部分资源和基础性化工行业步入全国领先行列,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布局和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现己基本形成了以原油开采、

3、炼油及石油加工、基本化工原料、农用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及橡胶加工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以年均26.3%速度增长,工业增加值以年均31%速度增长,利税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我省已成为全国化工生产大省,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1401家,总资产约1716亿元,从业人数25万人,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7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4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4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52亿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产业规模居全国

4、第14位,居中部六省第2位。“十一五”期间全省石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单位:亿元指标名称2005年2010年“十一五”年均增长%工业总产值799257226.3销售收入782244426.1增加值15664531利税总额59.325233利润总额30.18624投资8137936出口额(亿美元)3.961326.8(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油品质量全面达到国标准,高浓度化肥、离子膜烧碱、子午线轮胎、基本有机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生物农药等高档次产品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一批产品产能产量位于全国前列,苯甲酸钠、季戊四醇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磷矿石、磷肥、氯化苄

5、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化肥、硫酸居全国第二位,氮肥居全国第三位,纯碱、电石居全国第六位,农药居全国第八位。(三)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已形成武汉石化、荆门石化和江汉油田等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基本建成宜昌猇亭、荆门东宝和胡集、潜江泽口、襄樊余家湖和老河口、荆州沙市和石首、孝感应城、黄冈武穴等一批化学工业园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四)骨干企业迅速壮大。一批优势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4家(湖北宜化、武汉石化、荆门石化、江汉油田),30-100亿元企业6家(兴发、洋丰、楚源

6、、东圣、三宁、金澳),10-30亿元企业9家(沙隆达、鄂中、双环、祥云、华强、天茂、黄麦岭、新都、大峪口),过亿元的企业数达200家。宜化集团已经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磷、盐化工及化肥生产综合性的产业集团和亚洲最大的联碱生产企业,兴发集团以发展精细磷化工为核心,基本建成中国最强、世界知名的国际磷化工企业;洋丰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磷复肥生产企业;楚源集团已经建设成为国内最大和全球重要的活性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生产企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已建成世界最大的苯甲酸钠生产基地,沙隆达集团是全国重要的农药生产企业之一等。(五)技术进步成效明显。我省石化行业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省

7、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7个中国名牌、71个湖北名牌。建成了一批国家及省级高新技术科研和生产基地。近几年我省在大型粉煤气化技术、低品位磷矿采选和利用、大型磷肥装置的建设、湿法磷酸净化、离子膜法烧碱、热能梯级利用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随着技术改造投入的大幅增加,行业装备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主要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我省石化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经济总量太小。多年来我省石化产业总体经济规模不大,在全国的位次一直徘徊在1314位,居中部第二,与全国排名第一的山东省(山东省2010年产值为15685亿元)

8、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产业结构不优。我省石化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大多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附加值的低端,高端产品比重偏低,落后产能依然较大。石油化工中以炼油为主,有机原料及石油产品深度加工不够;农用化工比重大,基本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发展不够;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还未形成规模。(三)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布局分散,一体化、规模化的化工园区建设工作有待加强,集约化水平偏低,资源配置不合理。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处于人口密集区以及环境敏感区域的化工企业,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同时我省石化生产企业小、散、弱、乱的情况仍然存在,优势骨干企业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四)节

9、能减排任务艰巨。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废水、废气、废固及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均居工业行列前列。我省现有石化主导产品如炼油、合成氨、硫酸、烧碱、电石、黄磷等产品大都是高资源能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的“三高”产品,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十二五”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国内外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形势1、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竞争。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为了提振经济,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投入,振兴制造业,扩大出口,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世界石化工业发展重心加速向具有市场潜在优势的亚太地区和具有资源优势的中东地区转移,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国际性竞争将更加激

10、烈;新兴经济体和资源优势地等国家,凭借资源和潜在市场优势加速布局建设一批大型烯烃及相关下游产品生产装置,对我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进口化学品审查制度,一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使我国石化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的和非贸易的壁垒。2、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石化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资源能源短缺将是制约石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石化工业经过多年迅速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迅速增长,产品供应已经从“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一般性大宗产品生产和供应过剩,国内装置能力富余,而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短

11、缺。我国原油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我国原油缺口逐年扩大,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5%以上,同时面临着国际原油价格巨幅波动的影响。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价格不断上涨,化工利用受到限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我国发展煤化工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但因为我国煤炭资源与煤化工产业发展要素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严重制约了石化产业发展,资源短缺成为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能源重化工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环境形势日趋严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石

12、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动石化产业园区化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我省具有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诸多有利条件。1、石化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国民经济经济的发展对石化行业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对能源、石化产品需求将日益增加。2、资源区位优势明显。我省磷资源和盐类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同时具有较丰富的水、硅石、生物质资源和相对富裕的环境容量,有利于我省做强做大磷盐化工产业和有机硅等新兴产业。良好交通区位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为我省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条

13、件和保障。3、我省业已形成了具备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完整石油化工产业体系和产业基础。国家在我省布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80万吨乙烯工程,为我省石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4、政策利好。全省全面推进实施“两圈一带” 和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总体战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政策为我省石化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应该把握发展机遇,认真应对各种挑战,主动适应国内外新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行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4、,为做大做实做强全省工业发挥应有作用。三、“十二五”行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两化”融合,积极培育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全省石化行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做大做强我省石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二)基本原则1、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要加快发展壮大我省石化产业总体规模,在发展

15、中调整石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优化升级。2、坚持集约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条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等要素,有序推进石化园区建设,引导石化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优化全省石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3、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积极开展“共性、平台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认真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对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两化”融合,实现产业升级。4、坚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大力推广应用资源节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各项新工艺、

16、新技术,优化原料路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各项社会责任。(三)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我省石化工业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行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空间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自主创新水平和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和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从规模化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产品方向转变,从分散经营向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我省石化工业做大做强的目标。1、总量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石化行业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保持年均18%速度增长,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9%速度增长,利税保持年均18%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