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932235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

2、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因此,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说时提出:“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今天,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这首先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

3、了独立地位后,面临着从各方面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例如二战以来,马来西亚为强调其民族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等等。这说明当今文化并未因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而趋同,恰恰相反,经济全球化和反殖民主义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用浓缩的方法将具体内容抽空,概括为简约的共同形式,最后归结为形而上的某种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世界上存在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个体,这些个体周围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而

4、是随着心情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现象学研究的是一个不断因个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它叙述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主体如何去认识一个相对确定的客体,从而将它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

5、各有其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然后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可见,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也就是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在人类寻求差别共存、互相尊重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必然大放异彩。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同情了解。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摘编自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人民日报)1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原殖民地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彰显和“统一中心论”的解体,标志着文化互通共存遇到了阻碍。B. 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形式和绝对原则加以概括。C. 逻辑学范式认为主体去认识的客体是相对确定的,而现象学范式强调主客体双方会随认知而变化。D. “生成性对话”的目的不是无差别相融,而是对话者们一起用扬长避短的方式达到新的和谐统一。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引用恩贝托埃科演讲中的话,表明了他的观点与我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谋而合。B. 文章第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现象学范式具

7、有合理性并对文化互通共存起到理论支撑作用。C. 文章从社会发展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D. 文章第段阐述的“生成性对话”的特点,是进一步论述“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成因的前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将无差别事物简单叠加,不是真正的发展和创新,可见“和六律”“和五味”才是和谐融合之道。B. 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在中国寻找到跟西方文化相似的东西。C. 在文化互通共存和“生成性对话”的过程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必然历久弥新,影响深远。D. 了知自身文化的“特点”,以他者视角观察并尊重其他文化的“不同”,才

8、可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审读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遇到了阻碍”错误,原文第段是说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为文化多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见“遇到阻碍”一说错误。B项,“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不能用抽象形式和绝对原则加以概括”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第段说“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不能表明现象学范式不能用“抽象形式”进行概括。D项,“而是对话者们一起用扬长避短的方式”错误,选项对应第段,“扬长避短”

9、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取长补短”的方式,“扬长”是目的而非方式。C项,从第段“过去它叙述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主体如何去认识一个相对确定的客体现象学范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可知,选项概括正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本题中,D项,“进一步论述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成因的前提”中“成因”一说错误,该信息于原文无据,根据第段,“这种对话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主体性”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特点,然后引出对“主体性”内涵的阐释“所谓主体性”,所以,对“生成性对话

10、”特点的阐述只是进一步论述“主体性”内涵的前提。A项,对应第段末句。B项,对应第段,逻辑学范式重在概括共性和归纳绝对原则,而现象学范式强调对象的具体性、变动性,尊重差别,可知更为合理,“应用到文化上”,则有力推动了对文化差别共存的研究,从理论上支撑了“文化互通共存”的主旋律。C项,对应第段一、二句和第段第一句。这三项都正确,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中,A项,“将无差别事物简单叠加,不是真正的发展和创新,可

11、见和六律和五味才是和谐融合之道”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一段说的是“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因此,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选项错误有二,首先文中说的是“一样的东西”,选项变成“无差别事物”,偷换概念;然后文中说“和六律和五味因此,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选项将二者的因果关系颠倒了,属于错置因果。B项,对应第段;C项,对应段;D项,对应段。这三项正确。故选A。【点睛】判断选项信息是否符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

12、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按照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的理解

13、,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即知识产权,是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在内的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构建。中国城市文创产业最早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而后才被北京在2014年一步步超越,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科技”的融合使得其他城市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上获得了便利条件,抛却基数,很大程度上各城市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阿里,杭州的文创产业发展迅猛;因为腾讯游戏,成都的文创产业也暴得大名。单以过去一年抖音上的城市为例,在这

14、一波的短视频热潮中,我们看到成都、西安、重庆、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其活跃程度超出想象,反而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这方面的声音被削弱。这其实正是新文创时代城市竞争的缩影。(摘编自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图1:近5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产业活力前十名次城市产业活力1杭州30.00002成都29.83453北京24.86914上海24.47655深圳22.84316广州18.40177苏州1432218天津12.75089重庆10.274510西安10.0634材料二: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

15、文化始终是IP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摘编自新文创呼唤更多匠心,光明日报)材料三:随着我国温饱问题的全面解决,生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国民整体越来越富裕,已迈入了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而这种更丰富、更多元化、更个性化的需求,反映到消费面上,亦需要相对应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和服务。如今处于互联网时代,受众日益年轻化,视野更为开阔、国际化,对文创产业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亦受到了很大影响,开始通过创新来适应新生代的需求。最典型就是故宫,近年来不断推出新文创产品,举办各种创新活动,今年春节期间的“在故宫过大年”“上元之夜赏灯”“故宫火锅店”等吸粉无数,600年历史的故宫,呈现出一个年轻态的新面貌,亦激活了相关新文创产品。同时,以天猫、淘宝、盒马等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也成为文创的新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