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930579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第37讲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D)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BCD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内蒙古草原上的牛既不是一个物种,又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故不属于一个种群,错误;竞争是种间关系,种群内争夺食物为种内斗争,错误。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D)A样方法适合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B采用样方法时样方的面积选择1 m2C调查蚜虫的

2、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D标志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偏高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内斗争会降低种群密度,不利于种群的发展C围湖造田等人为活动会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D群落的结构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解析种内斗争会降低种群密度,淘汰弱者,有利于种群的发展。4如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解析由于环境资源有限,鱼类种群

3、密度越大,种内斗争会越剧烈,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环境(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题图为“S”型种群增长曲线,一开始种群的增长就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有利于种群数量快速得到恢复。5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D)A雄性个体

4、数量减少使得雌性个体的产卵能力下降B成虫个体大量迁出使得幼虫个体数量减少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得种群出生率下降解析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7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解析若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A项正确;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则计算出的种

5、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B项错误;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比例减小,调查结果会偏大,C项错误;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D项错误。8据报道,因小龙虾(其食物和鲑鱼重合)入侵苏格兰的克莱德河,导致河中鲑鱼、石蝇(鲑鱼主要的食物来源)数量急剧减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小龙虾和鲑鱼间存在竞争关系B限制鲑鱼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食物C因不存在天敌,小龙虾的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引入合适的小龙虾天敌,是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的最佳措施解析小龙虾的食物和鲑鱼重合,所以,两者存在竞争关系,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在小龙虾入侵

6、后,石蝇的数量急剧减少,而石蝇是鲑鱼的主要食物,因此,鲑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减少,B项正确;虽不存在小龙虾的天敌,但随着小龙虾种群数量的增长,其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等均会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故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C项错误;引入合适的小龙虾天敌,是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的最佳措施,D项正确。9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B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 cd 期间一直在下降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J

7、”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解析已知R出生率/死亡率,当R1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当R1时,即出生率1,说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但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10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

8、,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11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解析“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为定值,A项错误;由图可知,纵坐标代表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在种群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所以环境容纳

9、量为400只,B项正确;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降低,但是仍大于0,因此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C项错误;种群数量在200只时增长速率最大,治理鼠患时不能让其增长速率保持在最大,D项错误。12科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性别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C)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B性别比例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D该岛屿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变化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冬季和秋季时,性别比例()较高,但种群数量

10、较小,这说明性别比例()较高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在春季和春夏之交,社鼠的种群数量大,说明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此时雌雄数量相差不大。13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表述正确的是(C)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解析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有害动物应在K/2 之前最有效;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因为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除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等的影响;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种群密度达到K值时,

11、若进行捕捞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14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动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当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低B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C依据曲线b,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越大越好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15为探究pH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pH的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培养的起始密度为5 个mL1,培养时间为2 d,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pH3.04.05.06.07.08.09.010.000153160168172133125A需保证每组的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条件相同B每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C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D草履虫对碱的耐受性较强,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环境中16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C)A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后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C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则该自然生态系统处于稳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