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旁经典诗歌鉴赏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6895001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炉旁经典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炉旁经典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炉旁经典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炉旁经典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炉旁经典诗歌鉴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炉旁经典诗歌鉴赏 炉旁 俄国福法诺夫 我望着炉子里的火焰: 许多金色的城市, 一座虹桥横跨火焰之河 消逝得杳无踪迹。 在那些明亮鲜红的 和金碧辉煌的楼厦 一座彤红的珊蝴林 闪烁着树身的火花。 奇林并不长久,很快 它又归于灰烟: 眼前又展开了 蔓延的火光中的草塬。 可是,炎热的草塬之殷红 逐渐暗淡,终至燃尽, 忧郁而又平静的黑暗 笼罩了炉子的拱顶。 仿佛在一间被遗忘的空屋里, 在窒息人的迷雾之烟国里, 什么都不存在,除了煤炭、 灰俗和渣淳. (剑钊译) 【赏析】 福法诺夫的主要创作继承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传统,注重内心世界的展现和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但他的诗歌又有着复杂和矛盾的基调,一方面同情人民的

2、疾苦,另一方面又逃避斗争,无视现实。他在一些自然风景的抒情描绘中,也不时流露出悲观的色调,反映出19世纪八九十年代远离人民的知识分子的基本心态。 炉旁这首诗,完整地描述炉火从热烈燃烧到逐渐暗淡、熄灭的过程。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炉火燃烧的绚烂,“金色的城市”、“金碧辉煌的楼厦”、“彤红的珊瑚林”等喻体,形象地表现了燃烧的透彻和热烈程度,描绘出了炉火燃烧的最辉煌状态。但很快灰烟出现了,“奇林”转变成“草塬”,燃烧慢慢地衰竭了。正是因为燃烧的辉煌,而后出现的黑暗才显得如此忧郁和令人沮丧。 诗歌所描写的炉火从绚烂到暗淡的过程,源于炉火边作者专注的观察,心情语录。这种对日常生活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其目的显然不仅仅在于动作本身。作者很显然在这个燃烧过程中投射了自我的情感从绚烂到黑暗、从愉快到黯然的转变,流露出的是作者的感伤情怀。不过,诗名为炉旁,而且诗歌一开始就设定作者旁观者、书写者的身份“我望着炉子里的火焰”,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作者的超然姿态。他虽然深入地体察到现实世界的万千气象,却终能置身事外,无论是热闹还是冷清,都跟他有相当的距离。可以说作者之所以能够如此观察炉火,正是因为他并没有沉浸在它带来的温暖之中,而是以冷静的态度进行了剖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法诺夫对变化着的现实世界的冷漠和悲观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