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梦李白二首其二古诗鉴赏题目和答案

明***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36KB
约3页
文档ID:96884986
梦李白二首其二古诗鉴赏题目和答案_第1页
1/3

梦李白二首其二古诗鉴赏题目和答案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斯人:指李白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李白》诗二首,此为其二      1.下列各项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开篇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见浮云而念游子,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      B.“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梦李白(其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C.“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神态和外貌描写揭示人物心理,使得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

     D.“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一声沉重的嗟叹中,诗人只是寄托了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并没包含诗人自己的心事      E.诗歌通过写疑幻疑真的心理,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之气和诗人自身的感慨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3分,B2分,E1分(C这两句诗并没有神态描写,D这两句诗也含有诗人自己无限的心事,E诗歌并没有写疑幻疑真的心理)      2:这首诗写诗人梦中见到李白的情景,抒写了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2分)“浮云”二句抒写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三夜”二句抒写诗人对故人的一片衷情,“告归”以下六句从几个侧面刻画了李白枯槁惨淡的形象,“冠盖”二句抒写对李白生平遭际的不平,末二句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4分)      简析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全诗体现了李杜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梦李白二首其二古诗鉴赏题目和答案]相关文章: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