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87651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上第三单元练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鲸课课练基础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ti shn chu zh shn d p () () ( ) ( )pn dun fi h x( )( )二、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哺乳(b f) 适应(yn yn)比较(jio jio)倾斜(qn qn)三、辨字组词。哺()肺()鲸()胎()捕()柿()惊()抬()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退化()垂直()五、按要求写句子1鲸是哺乳动物。 (改成反问句)2鲸的身子大。 (改成感叹句)六、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2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卢浮宫上好几十头

2、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4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齿鲸与须鲸的相同点有(),不同点有()。2鲸有()和()两类,课文围绕() 、()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综合应用八、课外阅读。蓝鲸鲸是海洋中个头最大的哺乳动物,而蓝鲸又是鲸类中最大的一种。 一头大蓝鲸科就是一座小山。它的体长可达 30 多米,体重有 170 多吨,相当于 300 头黄牛的重量。尤其是它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

3、觉。3 米多长的鲸须,就像一把大型的软扫帚。蓝鲸的脊背呈浅蓝色,尾巴宽阔扁平。它在水中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 27 千米。它经常潜入水中。每次浮出水面换气时,会从鼻内喷射出高达 15 米左右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喷泉。蓝鲸的力气很大,它的拉力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蓝鲸吃东西与众不同。它只要把大嘴一张,猛地向前一推,大量的鱼虾和海水就会一捅而入。这时它嘴巴一闭,舌头向上一卷,海水就会从鲸须的缝隙中排出,而大批的食物就会留在口中,被它吞到肚子里去。人们把这种吃东西的方法叫做“鲸吞” 。蓝鲸的饭量大得惊人,它每天要吃 4 顿饭,每顿竟能吃下 4 吨鱼虾。蓝鲸浑身都是宝,由于过量的捕杀,蓝鲸

4、已经濒(bn)临灭绝的境地。目前,人类正在采取措施,拯救这一珍稀动物。1用“”画出描写蓝鲸吃东西与众不同的句子,人们把这种吃法叫做“”。2短文在介绍“蓝鲸”时,多处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请判断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和作用。(1)一头大蓝鲸简直就是一座小山。 ()说明了( )(2)它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觉。 ()说明了( )(3)它在水中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 27 千米。 ()说明了( )拓展提升九、小练笔。 (请任选一题完成)1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2以某一种类的鲸的口吻写一篇自我介绍。3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参考答案:二、b yn jio qn四、

5、进化倾斜五、1难道鲸不是哺乳动物吗?2鲸的身子真大呀!六、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4列数字七、2齿鲸须鲸进食呼吸睡觉生长特点八、1第四段的第 2、3 两句话。鲸吞2 (1)打比方蓝鲸很大(2)作比较它的嘴巴大(3)列数字它的速度快松 鼠一、读句子,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亮,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二、说说下面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

6、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三、阅读。蚂蚁的特异功能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果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 60 倍。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

7、,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不必拆线,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 “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能使人的舌尖麻木两三个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作者在文章中把蚂蚁比作 ()和 () 摘录句子填表。说明的方法 文章中的例子作比较举例子四、课文是这样写松鼠的警觉的: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学习课文的这种写法,写几句话来描述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如乖巧、驯良、贪吃、懒惰)

8、。( )( )( )( )假如没有灰尘一、读课文,填一填。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 )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 )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 ( )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天空中 ( ) 。二、令人讨厌的灰尘竟然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你能从生活中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三、阅读。沙尘暴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

9、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早在 1860 年至 1 890 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 9000 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 1 954 年 5 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 2400 公里、宽 1 500 公里、高 3 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 5 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 4500 亩,1 6 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近几十年来,我国有大片的树

10、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 2000 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 5 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 1 2 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 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地垦荒开地,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应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 沙尘暴形成的主要条件 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请你举出文章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鲸一、看一看,写一写。肺 ()腭 ()矮 ()滤 ()二、比一比,填一填

11、。必须 必需笔、尺子、橡皮等文具是学习的( )品。鲸用肺呼吸,隔一定的时间( )呼吸一次。宽敞 宽阔我家搬进了新房,房间比过去( )多了比大海更( )的,是人的胸怀。三、想一想,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在句中改正)须鲸没有牙齿,所以只吃虾和小鱼。( )鲸可以连续好几天不睡觉。( )虽然鲸的体形像鱼,但是它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的,用乳哺育幼鲸,所以它不属于鱼类。 ( )四、写同偏旁的字,看谁写得多。月腭 ( ) ( ) ( ) ( ) ( ) ( )鱼鲸 ( ) ( ) ( ) ( ) ( ) ( )五、根据下面这段话,把鲸睡觉的样子画下来。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

12、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六、读例句,找方法,再学着把句子补充得更丰富。例: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很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一般的鲸在水中游动,时速可达 50 公里左右, 最大的蓝鲸,长达 33。5 米,体重 1 95 吨, 七、阅读。美国海军的宠儿胥士詹在美国海军夏威夷水下作战中心的深水作业部队里,有两条服现役的“鲸兵”摩尔根和阿赫布。摩尔根体重有 540 多千克,它能接受教练员的指令深潜海底,在声波定位装置的引导下,向发生器游去,搜索目标,完成任务后会自动返回。阿赫布是头虎鲸,体重25 吨,它比摩尔根游得更快,潜得更深。这两头鲸是美国海军的宠儿。它们具有深潜、导航、搜索目标的特异功能,常被派遣执行导航和深水排雷任务,被称为“水下工兵” 。“鲸工兵”的排雷技术很巧妙。教练员在它们的嘴里安上一个带有攫爪的充氨气的自动装置,当它们在海底搜索到水雷、攫爪挂上水雷时,附带的气球就会自动充氨,气球充足了氨气就带着水雷浮出水面。摩尔根和阿赫布经常深潜到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