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861853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8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培训(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辆运行风险与控制,辽宁交专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 康宏卓 Tel:18940179356 2012-06,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风险事件,风险事件也称风险事故。是指酿成事故和损失的直接原因和条件。风险一般只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而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潜在的危险转化成为现实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事件是损失的媒介。 风险事件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

2、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性。 对于某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是风险因素。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假如冰雹直接将行人砸成重伤,冰雹就是风险事故本身。,风险管理是指对认定的风险人为进行控制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定义,风险管理发展,近20年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

3、险管理准则”,它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6年,由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风险管理已经由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HSE管理体系是建立在“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管

4、理理念上的,即:如果我们能够预先识别特定的一种危害因素,我们就能够通过管理和发挥我们的技能来避免事故发生或是设法使人、环境和财产免受损害,即能够对风险进行控制。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核心所在 。,风险管理工作有以下五个步骤: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应急计划 恢复,风险管理,五步,风险管理步骤,风险识别是指查找并认定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应尽可能将与相关活动有关的风险全部识别出来,并逐个加以确认。,一、风险识别,众所周知,在交通事件中,“人”是交通的主体,

5、“车”是交通运输的工具, “路”是交通的基础, “交通环境”是交通运行所处的环境。 就车辆营运风险的影响因素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的行为- A、驾驶员: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由75万人增加到2亿人,发展速度“膨胀”,其中35岁以下占2/3。 B、维修检测人,我省高中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不足20%。 C、员乘务人员,人员素质过低,责任心差。 车辆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动力性、制动性、操控稳定性、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平顺性、车辆的防护特性(是指车辆自力的防撞、防掉能力,还包括保护车内乘员安全的能力)、环境保护性能等 客观环境 环境保护 文物、动值物保护 规章、规程不完善 违章调度指挥等,车辆运行

6、风险识别内容,所有的营运全过程和活动; 所有参与营运和进入营运场所人员的行为; 车辆设备、设施的的危害; 外部提供的产品(车内装饰、车厢文化、成品油、劳动防护用品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外部提供服务(车辆维修维护、检测、道路状况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相关方的影响; 客观环境的影响; 其他。,风险识别范围,风险识别要求,全员参与; 全过程识别; 全方位识别;,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评估的方法基本一致,我们在下面一起讲述,集中识别法车辆购置时或者年初、投入运营开始前的全面识别。 随机识别法全年或营运过程中,由驾驶员、乘务员、维修检测人员随时识别出的风险。 现场调查法风险管理部门、有关咨询机构、研究机构

7、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就风险管理单位的车辆运营可能面临的损失,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书调查报告书,是风险管理单位识别风险的参考依据;一般方式是风险管理人员亲临现场,通过直接观察风险管理单位的车辆设备设施、操作和流程等,了解风险管理单位的营运活动和行为方式,调查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外来信息参法通过外来相关信息发现的风险。 流程图法通过将风险主体按照生产经营的过程和日常活动内在的逻辑联系绘成流程图,继而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调查风险、识别风险。,车辆运行风险识别的方法,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从导致风险事故的原因出发,推导出可能发生的结果因果图法是一种用于分析风险事故与影响风险事故原因之间

8、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分析方法 事故树法事故树法是从风险事故的结果出发,推导出引发事故的原因。事故树分析常常能够提供防止事故发生的手段和方法,寻找引起事故的原因。事故树法的理论基础是,任何一个风险事故的发生,必定是一系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相继出现的结果,前一事件的出现是随后发生事件的条件,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事件有两种可能的状态,即成功或者失败。 风险矩阵评估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可应用于分析项目的潜在风险,也可以分析采取某种方法的潜在风险。 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来确定风险等级,即:高、中、低风险。,风险识别步骤,在进行风险识别时,我们按照以下5个步骤进行操作: 成立小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

9、车辆驾驶人员、乘务人员、维修检测技术人员等组成风险控制小组。 进行识别小组组织人员定期集中识别, 驾驶员和乘务员在工作过程中随机识别。 填写报告表将识别出的风险填入到风险报告单。 风险认定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整理,由识别小组进行认定。 填写风险管理表对认定的风险进行登记。,集中识别法,车辆购置时或者年初、投入运营开始前的全面识别。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车辆的的技术性能进行识别和评估,预先识别特定的一种危害因素,我们就能够通过管理和发挥我们的技能来避免事故发生或是设法使人、环境和财产免受损害,即能够对风险进行控制。 主要应该考虑: 1、如何规避车辆制造商的风险 2、如何规避车辆选型的风险 3、如何规避车

10、辆制造过程的风险,1、如何规避车辆选型的风险,车辆质量和性能的优劣关键在于车辆制造商的技术实力和质量控制水准,是车辆全寿命期运用质量和运行安全的基础和根本。那么对于道路运输企业而言,如何才能在众多的车辆制造厂中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降低供应商可能带给企业的风险呢 ?,1.1要审核车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汽车产品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关系到汽车的生产制造质量及其服务。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汽车生产准入制度认证等形式,主要包括强制性的产品安全性认证、CCC认证、准入制度认证等形式,以及企业自愿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非安全性产品合格认证、汽车整车出厂免检认证等形式。 中

11、国强制认证简称3C。目前过我汽车零部件产品3C认证范围扩展到包括灯具产品、机动车回复反射器、行车记录仪、反光标识、制动软管、后视镜、喇叭、油箱、门锁及门铰链、内饰材料、座椅及头枕、安全玻璃、安全带、轮胎以及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头盔等十六项。 ISO/TS16949技术规范符合全球汽车行业中现用的汽车质量体系要求,具有较高的权威性。,1.2要审核研发机构资质,客车生产企业要具备省级技术中心及以上的资质,这不仅体现了制造商的综合研发能力,还与车辆性能和物因安全息息相关,因而研发机构资质应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一个基本条件。省级技术中心是省级行政区能够审核和批准的最高级别的技术研发机构,代表了在某一领域或

12、行业的研发方向和目标、研发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能力。,1.3具备底盘制造或三类底盘进口资质,汽车底盘的一二三分类并不是质量的分类,而是汽车制造时的分类:一类: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说的整车;二类:指只缺少车厢系统总成的汽车,有驾驶区和车前仪表、操作系统等零件,可以行驶;三类:指不装车身而安装有发动机及传动装置、前后桥、转向器、悬架装置、车轮及轮胎、制动系统等总成;四类汽车:是指无车架的散装件和总成件。 有的客车生产制造企业不具备底盘制造资质,就必须选用其它客车或货车底盘,以此为基础开发产品。在这样的生产状态下,车辆产品质量以及物因安全将会因此而产生失控区间。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与底盘性能的优劣息

13、息相关。性能不佳的底盘,首先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也不会优良;其次底盘的故障率不可能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因此选择具有底盘生产资质的制造商对车辆物因安全的获得有着重要的意义。,1.4生产历史、产品的客户评价,客户评价是调查制造商及其产品信誉的捷径,可以获知制造商的综合实力和产品的使用情况,诸如车辆的使用性能等。 因此,要规避车辆制造商因素可能给运行安全带来的风险,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确定合格车辆供应商,淘汰不合格的车辆制造商,建立车辆供应商风险评估制度。,1.5电器线束和用电设备的匹配核查,现代车辆的性能,为了提高乘员的舒适程度,架设了很多用电设备,从而导致某些线路电流过大,引发发热自燃事件。 往往电器线

14、束在车辆选购时容易为顾客所忽略,也正是电器线束隐藏着很多隐患,诸如线路虚联、线径不足、绝缘等缺陷是车辆起火的主要原因,但事后勘察的难度相对较大,技巧和方法也受限。 因此,车辆购置时要对电气系统包括线径、设备功率等进行核查,评估该方面的风险。,2、如何规避车辆选型的风险,车辆及其技术配置选择不当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车辆质量的可靠性缺陷和车辆操纵稳定性缺失,从而影响车辆完好率和运行安全。在车辆及其技术配置选择时,往往容易忽视驾驶员、乘务员以及维修工等直接参与车辆使用人员的需求,不能符合人机功效原理,形成缺陷,从而增添了运行安全的隐患;其次,运行环境也决定了选择适宜技术配置的重要性,以使车辆在极端工况下

15、能够稳定运行。,2.1驾驶员的需求,驾驶员对车辆的需求很明确,主要是对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舒适性等的要求。 驾驶员关注的车辆操纵稳定性诸如直线行驶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回正性、瞬间响应特性等等。 舒适性具体表现为视野、灯光、温度控制、仪表指示、轮胎、悬挂、雨刷、除霜、转向形式等等上。 操纵稳定性是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可选择资深的驾驶员根据操纵稳定性的各项内容实地驾驶车辆,模拟相应的运行条件,定性地进行分项考量,以获得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2.2乘务员的需求,乘务员在车辆上的时间仅次于驾驶员,车辆是其流动的工作场所。乘务员对车辆的需求包括舒适性、方便性和安全性,这些能够促进乘务员具有相应

16、的时间协助驾驶员安全行车。包括:汽车平顺性、汽车噪声、汽车空气调节性能、汽车乘坐环境及驾驶操作性能等;它是现代高速、高效率汽车的一个主要性能。 汽车平顺性就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 减少汽车振动是汽车平顺性研究的主要问题。 汽车空气调节性能是指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粉尘浓度实现控制调节,使车室内空气经常保持使乘员舒适的状态。汽车空调是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汽车乘坐环境及驾驶操作性能是指乘坐空间大小、座椅及操纵件的布置、车内装饰、仪表信号设备的易辨认性等。,2.3维修人员的需求,维修方便性不仅是维修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车辆运行安全的一个间接因素。由于维修过程因素而产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或事件,每年仍有一定的发生比例,诸如转向拉杆铰链脱落等。这些都和是否便于维修的方便性有直接关系。包括结构设计、空间布局、零部件的拆卸和安装等。,2.4环境的要求,车辆运行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