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应激反应的概念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69KB
约71页
文档ID:96835217
应激反应的概念_第1页
1/71

应激反应,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郭争鸣 副教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身疾病、应激的概念 2.掌握心身疾病的特点 3.熟悉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5.了解常见心身疾病的诊治应激的一般概念,应激(Stress)一词,在物理学上译为压力、应力,原意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1936年加拿大生物学家塞里(H.Selye)将这个词引入生物学领域,并提出了应激学说由于研究者的观点不同、研究侧重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对应激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应激的概念,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来源十分广泛的刺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把应激看作是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 3.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认为应激发生于个体处在无法应对或调节的需求之时应激的定义,目前的研究较倾向于把应激看作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不适应状态人在生命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总在不断产生生理、心理需要,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来满足这些需求,但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这些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相适应的时候,就出现不平衡,如果不平衡得到及时调整,应激可能不出现或很快被消除,但如果这种不平衡强烈、持久且机体难以应付,就难免限入应激状态之中。

应激的定义,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心理应激是个体察知的,需要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的心身紧张状态心理应激有时称为心理社会应激、紧张状态、心理压力,简称应激第一阶段:警戒反应,当威胁或压力第一次出现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会产生一种低于正常水平的抗拒,这种短时的抗拒会引起人体的胃肠失调、血压升高,接着人体会迅速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并进行保护性的自我调节如果防御性反应有效,抗拒就会消退,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将恢复正常这个过程所发生的反应就是警戒反应由于大多数短期的应激都会在这个阶段得到解决,这种警戒反应也可以被称为急性应激反应第二阶段:抗拒,如果警戒反应不能排除上面的威胁或压力而仍然使应激持续,那么人体就会动员全身的能量和资源去反抗它们随着能量和资源的逐渐消耗,反抗的力量会逐渐减少,同时严重的身体症状,如溃疡、动脉粥样硬化等也会随之产生这种动员全身能量和资源去反抗危机的过程就是抗拒第三阶段:衰竭,如果威胁或压力非常严重,人体无法消除它们,那么衰竭阶段就会出现在这一阶段,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泌能力减弱,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人体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者还可能会死亡。

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就称为应激源 1.躯体性应激源:指对机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如高温或低温、辐射、电击、噪音、损伤、病原微生物、疾病等生理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人们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预期、凶事预感、工作压力、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冲突、人际矛盾、遭受到的挫折等不符合客观现实与规律的认知评价,是心理应激产生的主要因素应 激 源,3.社会性应激源:包括社会政治、战争与自然灾害、经济、职业、婚姻、年龄、受教育水平、世代间的变异、个人的社会交往、生活、工作的变化等 4.文化性应激源: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生活事件在应激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刺激,能不能促发机体病变,主要取决于二个条件:一是客观刺激的性质,即精神刺激的质和量;二是机体对精神刺激的反应,即机体的感受性和耐受力,也就是主体的态度美国人Holmes通过对5000美国人调查研究,不考虑主体的态度,亦不顾个体的特殊情况,编制了“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生活事件,在生活事件中,配偶的死亡影响最严重中年丧偶对健康影响明显,年龄愈轻影响愈大丧妻者的情况比丧夫者更为严重。

丧偶者与同龄组人作比较其死亡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