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818934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溶性维生素营养学知识(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溶性维生素,距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的100年,日本海军士兵经常会得一种怪病,下肢瘙痒难耐,随后进展到全身,然后下肢又出现水肿、身体极度疲乏、胳膊和腿像瘫了似的,最后死亡。这样极大地打击了日本海军的士气,在没有外援食物及时供给的情况下,士兵的吃饭成了问题,随军厨师只好将供给随船牲畜们食用的麸、糠加到了士兵的饭菜中,结果这种怪病竟不治自愈了!,案例,B族维生素,能量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子,多以辅酶形式参与各项功能;在体内贮存量都不多,必须每天给以补充。,B族维生素的成员,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 维生素B2(核黄素) 尼克酸(烟酸、抗癞皮病维生素,维生素B3,维生素PP )

2、 维生素B6 叶酸(维生素B9) 维生素B12(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泛酸(遍多酸,维生素B5) 生物素(维生素B7 ,VH,辅酶R),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1(硫胺素),(一) 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B1 ,又称硫胺素。 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对温度和氧也较稳定。 硫胺素在碱性环境中极不稳定,室温下也能被破坏,如果继续加热,即会全部被破坏。 但加热至熔点 (249)即分解,故油炸食物时,其中所含的硫胺素破坏严重。,(一) 结构与理化性质,亚硫酸盐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能加速硫胺素的分解,因而保存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谷类、豆类时,不宜用亚硫酸盐作为防腐剂,也不宜以二氧化硫熏蒸谷仓。

3、有些鱼及软体动物体内含有硫胺素酶,能分解破坏硫胺素,使食物中的硫胺素失去活性,故不要生吃鱼类和软体动物。,食物中的“抗VB1因子”: 一些海产品含有分解VB1的酶; 一些蔬菜(如红色甘蓝、黑加仑等)以及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使VB1失去活性,长期大量食用此类食物会出现VB1缺乏。 易缺乏人群: 长期摄入碾磨过度的精白米面,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多种副食的补充; 加工烹调方法不当,如加碱粥、米饭; 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状况使需要量增加; 肝损害、酗酒、长期肾透析等都可能造成缺乏。,(二) 吸收与代谢,(三) 生理功能,1、构成辅酶参与机体的代谢 维生素B1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 2、促

4、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当硫胺素缺乏时,导致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四) 缺乏与疾病,易缺乏人群: 维生素B1在体内储存量极少,长期以精白米面为主食,缺乏其他副食补充易导致缺乏; 肝损害、酗酒、肾病长期透析、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引起维生素B1的缺乏症脚气病: 症状与疾病: 首先出现体弱及疲倦,然后出现头痛、失眠眩晕、食欲不佳以及其他胃肠症状和心动过速,症状性质和程度与缺乏程度、急慢性等有关。 一般将其分为: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婴儿脚气病,干脚气病(组织萎缩),以多发性神经炎为主:烦躁、健忘、精神不集中、多梦、多疑。 稍后出现上行性周围神经炎症

5、状: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和压痛,尤以腓肠肌表现明显。 向上发展累及腿伸、屈肌与手臂肌群,出现垂足、垂腕症状。 病程长者有肌肉萎缩、共济失调,出现异常步态。 胃肠神经受累使肠道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到食欲减低、消化不良、便秘等肠道症状。,湿脚气病(组织水肿),主要症状是水肿,也可伴有便秘、厌食、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水肿可从下肢遍及全身,可伴有心包积液; 严重者处理不及时,常导致心力衰竭。,婴儿脚气病,常发生在2-5月龄的婴儿,多为硫胺素缺乏的乳母所喂养的乳儿。其发病较成人急且重。初期食欲下降,呕吐,兴奋,心跳快,呼吸急促和困难。晚期有紫钳,水肿,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强直性痉挛,常在症状出

6、现后1-2天突然死亡。 婴儿先天性脚气病,常起因于母亲孕期缺乏维生素B1,其症状主要有致命性的青紫症状,吮吸无力,嗜睡,如及时给予维生素B,能迅速缓解。,(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硫胺素与热能代谢密切相关,尤其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故需要量常取决于能量的摄取量。 需要量: 成人每4.18MJ(1000kcal)能量需要硫胺素0.5mg。 老人和儿童每4.18MJ(1000kcal)能量需要硫胺素0.50.6mg。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荐RNI成年男性为1.4mg/d,女性为1.3mg/d。硫胺素的UL为50mg/d。,(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硫胺素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其含量随

7、食物的种类而不同,且受收获、加工贮存、烹调等条件的影响。 含量较为丰富的有动物内脏 (肝、肾、心等)、瘦猪肉等;未加工精细的粮食、豆类、酵母、干果及硬果; 水果蔬菜、蛋、奶等含量较低,不是主要来源。 谷类食物中,全粒谷含维生素B1较多,因而吃粗制的糙米和带皮的面粉,能摄入较多的维生素B1 。 在根茎类中,甘薯和马铃薯含量虽然不太高,但如作为主食,也是供给维生素B1的一个良好的来源。,维生素B2,(核黄素),维 生 素 B2,(一) 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维生素B2溶于水中,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对热也稳定,短时间高压加热也不会被破坏。 游离型核黄素在碱性环境和受光照射,

8、尤其是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引起不可逆的分解。 牛奶(40%-80%为维生素B2)放入瓶中,在日光照射两小时,可被破坏一半以上。,(二) 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的形成 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 (2)参与维生素的转化 (3)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参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浓度。,(四) 营养不良及其影响,核黄素缺乏是我国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 1、眼睛 核黄素缺乏患者有视力模糊、怕光、流泪、视力减退、等症状,并常伴有睑缘炎、结膜炎、角膜血管增生。 2、皮肤 主要表现为脂溢性皮炎,好发于脂肪分泌旺盛的鼻翼两侧、眉间、耳廓后等处。

9、患处皮肤皮脂增多,轻度红斑,有脂状黄色鳞片。 阴囊炎。,3、口腔,唇炎、口角炎,4、其他,核黄素缺乏常干扰铁在体内的吸收、储存与动员,致含铁量下降,严重时可造成缺铁性贫血。此外,核黄素的缺乏还影响生长发育;妊娠期核黄素缺乏还可致胎儿骨骼畸形。,(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核黄素与能量的代谢密切相关,膳食模式对核黄素的需要量有一定的影响。 成人每天摄入0.4mg/1000kcal的核黄素可预防临床缺乏症的出现。 需要量:我国成人膳食核黄素的RNI男性为1.4mg/d,女性1.2mg/d。,(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的肝肾等内脏、牛奶、蛋类、禽畜肉含维生素B2较多,而植物性食品

10、除豆类、绿叶蔬菜外,一般含量不高。 粮谷类的维生素B2主要分布在谷皮和胚芽中,碾磨加工可使其遭受较大的损失,如精白米中维生素B2的存留率只有11%。 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的膳食容易造成体内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3,(尼克酸),烟 酸,烟酸又称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 、Vpp。 因为它最早是从烟草中被发现的,所以称为烟酸。 (一) 结构与理化性质 尼克酸溶于水,不易被空气中的氧、热、光、高压所破坏,对酸、碱也很稳定。 一般的烹调加工损失极小,是性质最为稳定的一种维生素。,(二) 吸收与利用,正常情况下,膳食中的色氨酸转化成尼克酸,能部分满足肌体对尼克酸的需要。 食物中的烟酸以游离型存在时,很容易被

11、机体吸收。 但在一些谷类食物如玉米中所含烟酸大部分以结合型存在,在人体内难以解离处理,所以,不能被人体利用。 只有在碱性环境中,才能使烟酸游离出来,以提高烟酸的生物效价。,(三) 生理功能,(1)构成辅酶I和辅酶II (2)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3)调节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烟酸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常被用来治疗脑血管痉挛。,缺乏:癞皮病(3D症状) 皮炎dermatitis 腹泻diarrhea 痴呆dementia 初期症状:体重减轻、失眠、头痛等。 继而出现: 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12、症状 裸露皮肤及摩擦部位对称性晒斑样损伤 慢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变厚、脱屑 口腔粘膜溃疡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失眠、乏力、抑郁、痴呆,皮肤症状,皮炎是癞皮病的最典型症状。 皮肤粗糙,有鳞屑状皮脱落,最后残留褐色素沉着。 多发于身体暴露部位,经日晒、受热处。如手背、足背腕、前臂等最多。 其次为肢体受摩擦处,如肘部、膝部等,表现为对称性晒斑样损伤。 乳母患癞皮病可影响到婴儿。,原发性缺乏,有时原发性缺乏通常发生在以玉米为主食而副食品又缺乏的地区,可呈现地方性疾病的特点。 因为玉米中的尼克酸主要以结合型的存在,不易为机体利用,而且玉米中含色氨酸很少。,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舌炎和腹泻。,

13、神经系统症状,轻度表现为情绪变化无常、精神紧张、抑郁或易怒、失眠、幻觉。 重者有狂躁、幻听、意思模糊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为痴呆,甚至死亡。,过多,一般食物来源的烟酸量不至于引起毒性作用。 临床上大剂量使用烟酸治疗高血脂症及早发型痴呆时,曾有毒副作用的报道。 可导致血管扩张,引起皮肤红肿、颜面潮红、头昏眼花、皮肤瘙痒等。 严重者可出现肝炎、脂肪肝、肝昏迷等。,(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尼克酸供给量应考虑热能的消耗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当热能消耗增加时,尼克酸应适当增加; 膳食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色氨酸量也多,所以蛋白质摄入量多时,尼克酸供给量可相应减少。 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尼克酸,平均60mg色氨

14、酸转化为1mg尼克酸。 烟酸当量(mg NE)烟酸(mg)1/60色氨酸(mg),(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尼克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 含量较高的有动物的肝脏、肾脏、瘦畜肉、鱼、坚果、豆类及谷类等。 牛奶和蛋类尼克酸含量较少,但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可弥补尼克酸含量少的缺陷。,维生素B6,(吡哆醇),案例,1951年美国各地6周到6个月的婴儿中忽然流行着一种奇怪病症:急躁不安,肌肉抽搐和惊厥,有的体重下降,腹痛和呕吐; 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婴儿都是以罐装液体牛奶配方食品为主,而里面B6含量少于其它牛奶。,维 生 素B6,(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B6通常包括三种结构类似的物质,即吡哆

15、醛(PL)、吡哆醇(PN)和吡哆胺(PM),都具有维生素B6活性。 维生素B6溶于水及乙醇,对酸相当稳定。 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中性溶液中易被紫外线破坏。,(二)生理功能,参与氨基酸代谢 参与糖原与脂肪酸代谢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对婴儿,如缺乏维生素B6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婴儿在出生前几个月脑发育时期缺乏维生素B6,就会永久性地损伤脑结构的发育。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由于VB6具有多种营养功能,也叫“主力维生素”。,可用于,舒缓更年期症状; 少女痛经; 天然利尿剂; 预防各种神经、皮肤疾病; 减少夜间肌肉痉挛、脚抽筋等; 治疗妊娠呕吐; 大剂量VitB6可使帕金森患者震颤明显减少; V

16、itB6可预防草酸盐为主要成份的尿道结石.每天服用维生素C100mg以上者加服VitB6 50-100mg 可防止结石形成。,(五)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密切,因而需要量应随着膳食蛋白质摄入量的增高而增高。 妊娠、哺乳期应适当增加,当口服避孕药,维生素B6需要量也应增加。 外源:含量最高的食物为白色肉类 (如鸡和鱼)、动物肝脏、蛋、各种谷类、豆类,但奶制品中相对较少;含量较多的为水果和蔬菜;食品加工过程损失较多。 内源: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一部分维生素B6 。,维生素B12,(钴胺素),维 生 素 B12,又名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动物蛋白因子。 结构中含有钴和氰基(CN),又称氰钴胺素或钴胺素,是唯一的一种分子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维生素B12,与胃底粘膜分泌的一种“内因子”的糖蛋白结合为复合物,维生素B12只有与这种糖蛋白结合后才能不受肠道细菌破坏。,吸收与代谢,老年人由于分泌内因子能力下降,故对维生素B12吸收较差。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每天约有2%由胆汁排出,绝大部分经肝脏循环,在回肠被重吸收,体内的贮存可满足人体6年以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