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797928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教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队伍的领导与激励 安阳师范学院 刘晓玲,提纲,管理及相关概念 教师个体发展阶段 激励理论 有效沟通,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各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领导,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三要素: 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能量,它们既包括有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 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结构框架,领导品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激励概述 激励理论,信息沟通含义及

2、特点 信息沟通过程 信息沟通分类 信息沟通网络 信息沟通障碍及改善,领 导领 导 者,领导概述,激励理论,信息沟通,领导理论,领 导,领导者与管理者不同的关注点,管理者的角色,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任务,做正确的事 把事情做正确 正确地做事,领导权力的来源,法定性权力 奖赏性权力 惩罚性权力 感召力权力 专长性权力,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个人职业阶梯的上升和各种职业荣誉的获得 专业地位的认可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外部 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化 教师

3、群体专业化 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 专业实践的改进等 订立严格规范的资格许可和任职制度等 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化 教师群体专业化 个体 群体,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的重心图,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从教前关注阶段 职前阶段的学生只是想象中教师,仅仅关注自己 早期求生阶段 学习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自我胜任能力以及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幸存”下来,关注对课堂控制、是否被学生喜欢和他人对自己的教学评价。 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教师主要关心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 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开始把学生作为关注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

4、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非关注”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三、激励理论,激励概述 激励:就是持续地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 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之中,维 持一种高昂的情绪。 在管理中,激励通常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励的作用:员工的激励与组织的绩效密 切相关: 绩效 = F(成员能力 激励程度 环境条件),激励模式,期望值,激奋心情,行 为,遭受挫折,达到目的,积极态度,消极态度,撤退取代补偿抑制退化攻击绝望,未满足需要,效价,激 励,满 足,产生新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

5、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海德等的归因理论 亚当斯的挫折理论,激励理论,有关激励的理论很多,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动机的理论,主要有:,马斯洛与需要层次论,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求高一层次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理论

6、(2),MG2-28,简 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实质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 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激励需求理论是20世纪50年 代麦克莱兰提出的。认为在人的生 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 有三种主要需要,包括: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归属需要,激励需求理论(1),激励需求理论(2),成就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激励需求理论,激励需求理论(3),成就需要:指根据适当标准追求成就的驱动力,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 权力需要:指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和驱动力,权力区域是管理者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社交需要:指寻求他人接纳并建立良

7、好人际关系的愿望.,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赫兹伯格提 出的,其主要内容有: 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的完成情况 传统的“满意 不满意”观念是不确切的 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 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关,而激励因素则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或内在因素有关 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激励因素着手,传统模型与双因素模型的区别,传统模型:,满意,不满意,双因素模型:,满意,没有满意,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不满意,没有不满意,满意,不满意,期望理论(1),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 激励力(M)=期望值(E) 效价(V),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

8、出的,他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期望理论(2),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 E 高 * V 高 = M 高 E 中 * V 中 = M 中 E 高 * V 低 = M 低 E 低 * V 高 = M 低 E 低 * V 低 = M 低,激励力=M 期望值=E 效 价=V,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于1963年提出的,其内容包括: 员工的工作态度既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又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员工会进行横向比较 自己所得/自己付出 比 他人所得/他人付出; 员工还会进行纵向比较

9、现在自己所得/现在自己付出 比 过去自己所得/过去自己付出; 当人们感觉不公平时,就会采取措施,减少不公平感,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的 强化理论的类型: a按照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分为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 b.按强化的方式不同分为 连续强化、间断强化、随机强化,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的海德提出的 成功和失败可以归为四种因素: 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 运气和机遇 产生原因: 内因和外因、稳定和不稳定因素、 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挫折理论(1),挫折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提出的 产生挫折的原因: 主观原因: a.个人的目标往往过高 b.个人同时追取得目标过多 c.凭“

10、想当然”的态度办事 客观原因: a.自然环境因素 b.物资环境因素 c.社会环境因素,挫折理论(2),人们在挫折后的必然反映: a.情绪方面 b.行为方面 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a.帮助受挫者建立正确的“失败观” b.对受挫者采取宽容的态度 c.为受挫者改变环境 d.采取心理咨询的方法,信息沟通,沟通的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 五层含义: 1.沟通对象是人,且必须涉及2人以上 2.沟通必须要有一定信息情报,即传递和交流的内容 3.沟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进行,如口头和文字 4.信息只有被接受到和理解了,沟通过程才算完整 5.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

11、式。,信息沟通的特点,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但也有姿态和手势等交流。 2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一般信息交流外,还包括思想、感情、态度和观点的交流。 3.在人与人之间沟通中,存在着心理因素和心理障碍的影响。,信息沟通的过程,构成信息沟通过程的八个要素: a.发送者 b.信息 c.编码 d.通道 e.译码 f.接受者 g.反馈 h.噪音,信息沟通过程模型,噪 音,反 馈,发送者,信息,编 码,信 道,接 收,译 码,接收者,通 道,信息沟通的分类,按信息沟通渠道分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信息沟通的媒介分 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按信息沟通的方向分 垂直沟通、

12、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按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变化分 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信息沟通的网络,信息沟通网络是由各种沟通路径组成的结构形式,包括: 正式沟通网络 链式、轮式、Y式、环式、全通道式 注意各种不同沟通网络的比较 非正式沟通网络 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信息沟通的障碍,信息编码不准确。 信息传递不及失火不适时 信息译码不准确。 忽视信息。 拒绝接收信息。 发送者选择沟通的媒体不合适。 几种媒体互相冲突。 沟通渠道过长,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失真。,改善沟通效果的措施,1.发送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接受者,用接受者可以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传递信息。 2.发送信息要准确,及时和适时。 3.选择最适宜的沟通媒体。 4.运用好反馈。 5.尽量减少沟通环节,缩短传递的渠道,以免信息失真。 6.接受者要积极倾听。 7.接受者要克服各种心里障碍。,思考与讨论题,1怎样理解权力和影响力? 2你有哪些激励教职工的成功案例,请列举并加以分析? 3.沟通中存在哪些障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