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试卷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6796731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语文试卷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职语文试卷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职语文试卷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职语文试卷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职语文试卷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语文试卷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语文试卷范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语文试卷范文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炽热(zh)星宿(xi)追溯(s)载歌载舞(zi) B.口讷(n)抽搐(ch)靓妆(ling)拾级而上(sh) C.慰藉(ji)炮烙(lu)发卡(qi)日薄西山(b) D.摇曳(y)横祸(hng)精髓(su)不蔓不枝(wn)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A、众口铄金荒诞不经山青水秀禁若寒蝉 B、人才辈出牵强附会老态龙钟自顾不暇 C、谈笑风生叹为观之自惭形秽弱不禁风 D、殒身不恤如法炮制坐亨其成汗牛充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策划者称,将作品取名为与魔鬼下棋,旨在表现

2、作家与批评家“棋逢对手”之意。 B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篮。 C什么说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D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应对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些志大才疏者往往喜欢_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其实更表明了他们的无知。 _“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不同家庭的不同困难,_有了更加实际的社会意义。 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_下

3、来,有利于睡眠。 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埋怨别人,_责任。 A贬损既然/就松弛推脱 B贬斥因为/所以松弛推托 C贬斥既然/就松懈推托 D贬损因为/所以松懈推脱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继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失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的痛苦无以复加,途经苏州时便创作了那首出神入化的枫桥夜泊。 B近年来,农村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即便是农忙季节,往往也是十室九空,精壮劳力携妻带子到城里做工。 C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D由于自己好吃懒做,以前接济过他的亲戚也不愿

4、再理他,现在他已百无聊赖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激励国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经过全体职工激烈的讨论,决定悬赏100万。 B文章概括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C部分市县的政协委员认真学习了李瑞环同志的讲话,认为这个讲话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D市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刹住了群众反映的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1)“同学们,下面我讲的是重点,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 (2)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

5、工。 (3)“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4)大厅里的人挤得满满的,连插根针的地方都没有。 A(1)比拟(2)比喻(3)反问(4)夸张 B(1)夸张(2)借喻(3)反问(4)对偶 C(1)夸张(2)比拟(3)借代(4)比喻 D(1)比拟(2)比喻(3)借代(4)夸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劳驾您把那提包递过来。 B光顾繁华的南京路,游客们流连忘返。 C为敬贺本商厦开业,特发放购物优惠券。 D请您务必放心,我会鼎力相助的。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1题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

6、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

7、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

8、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9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4 5 6

9、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10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

10、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三、本大题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4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此词明朝的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三评曰:“景是写情,情在笔先,景描楮上,色色如画。” 薰风:南风,和风。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相传其首句为:“南风之薰兮。” 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1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11、() A“绿槐高柳咽新蝉”,说的是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D“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琼珠”形容雨水晶莹漂亮。 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抚琴、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人物风雅优闲的生活情趣。 C全篇真切地展现了女主人公轻快

12、、喜悦的心情。 D全篇语言晦涩,感情哀婉,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4下列与阮郎归初夏相关的文学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盛于宋朝。 B阮郎归初夏中“阮郞归”是词牌,“初夏”是题目。 C阮郎归初夏是豪放风格的词作。 D苏轼与辛弃疾均为豪放派的代表。 四、本大题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

13、,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埒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