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蝙蛾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6776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蝙蛾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柳蝙蛾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蝙蛾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蝙蛾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柳蝙蛾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治 危害猕猴桃的柳蝙蛾学名是 称之为瘤纹蝙蛾、蝙蝠蛾,属蝙蝠蛾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它食性广杂,不仅为害猕猴桃,还为害小叶杨、山楂、桃、樱桃、梨、香椿、核桃、柳、葡萄、苹果、榆等等。猕猴桃柳蝙蛾发生于全国各猕猕桃产区,其中以长江流域为害最普遍,造成的损失最大,是猕猴桃的重要害虫之一。现将近 20年来的防治所得总结如下。仅供参考。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32展 61褐色或茶褐色,变化较大,头部小,羽化初的成虫绿褐色,后变粉褐色,半日后变茶褐色,口器退化;触角丝状,细且短;前翅黄褐色,前缘有 7个明显的褐色斑,无粉点,翅中央有 1个深褐色略带暗绿色的较大三角形

2、斑,翅外侧有 2条较宽的褐色斜带纹;外缘有并外的模糊不清的括弧形组成的宽带,直达后缘;后翅略短于前翅,乌褐色,无明显斑纹,边缘微黄;腹部长筒形,前、中足发达,密被褐色茸毛;雄蛾后足脚节背面密生橙黄色刷状长毛。卵球形,长约 乳白,后变成黑色。老熟幼虫体长 50部红褐色,胴体污白色,圆筒形,体表具有大而明显的黄褐瘤突和毛片,腹部 8节背中央各有一特大毛片。二、发生规律及为害特征该虫以幼虫为害猕猴桃的枝、茎、根。以卵在地面、树干缝隙及幼虫在树干基部蛀食隧道内越冬,翌年 4月中、下旬孵化。1 龄幼虫以取食腐殖质为主,2 龄以后蛀食幼树,先从嫩或较嫩茎基部约 50线结网,粘网成包,隐蔽蛀食。初龄幼虫不能

3、为害老枝、老茎、老根。幼虫有时将树皮啃成环状,再蛀食髓部或向下蛀食直达根部,影响水分、养分运输,造成地上部枝干枯或遇风折断。大龄幼虫常在蛀孔处排出大量粪屑,蛀孔处常畸形膨大,极易折断。成虫一般 8月中旬上旬出现。长江以北地区 2年发生 1代,长江以南地区多 代,湖北、河南、四川、山西、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2年发生 1代,江西绝大多数地区 1年发生 1代。北方没有看到大面积经济性这害。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为害普遍且严重,平原或阔杂灌木少或无的栽培区为害轻或无。一般山脚、山谷为害重,肥沃土壤比贫脊土壤受害重,整形修剪差的园比整形修剪好的园为害重,迎风处比背风处受害轻,阴坡比阳坡受害重。在江西奉新和宜

4、丰县、萍乡市、井山市等地有大量阔叶杂混灌木林的栽培区,受害树常达30%有的达 85%。猕猴桃栽后前 7后虽有为害但较轻。山区、丘陵的部分荒芜园受害最重,常达 90%左右的树,30%枝。三、综合防治技术1、建园前或建园后清除猕猴桃园周围的阔叶混杂灌木丛或每年的 4月中旬对果园四周的杂灌林细致喷洒 1灭初孵幼虫。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整形、修剪,杜绝荒芜园出现。3、注意保护食虫鸟、捕食或寄生性昆虫(螨)类,可抑制柳蝙蛾的发生。4、结合冬季修剪,将受害枝蔓及时集中烧毁。5、猕猴桃生长季节经常检查园(树),发现树干(枝)基部有虫包及时撕去,用细铁线插入虫孔,杀死幼虫,也可用 50%敌敌畏 50倍液灌入虫孔,或用棉球蘸药液塞入蛀孔内,或用磷化铝片剂每孔塞入 用湿泥土堵住口,都可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毒杀蛀孔内幼虫。6、4 月中旬在树冠地面及树干基部喷洒 10%氯氰菊酯 2000倍液或 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90%以上敌百虫 1000有较好防治效果。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