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769974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深秘传形意拳之下势桩鉴于很多龙友根本就没看懂我上面所说,我再深入谈一下.6(三)对站桩功夫做个总结.7自助手册之三:站桩8卢氏结构全文122、 桩法心鉴16三、站桩的其它内蕴和要领21三、运动技能窍参242、 摇子午训练功法:27怎样气沉丹田33气功心法精要34少林马步桩功36马步桩功(四平马步桩功)37地功门马步桩功38练武8个小功法39 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 “巨擎”!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

2、宗师的武术学成就如此泯灭于武林了吗?我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入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为下气桩,没想到的是,一向体弱多病的我,下气桩一站立即感觉胸口有一气柱,缓缓下沉于丹田此后的两年中,我基本没有生病,而且晕车的毛病不翼飞飞是什么功夫如此神效,且立竿见影呢?据杨辉先生所说,这是郭云深祖师所传授形意拳的下气桩! 据师门传说,太师爷是河北深县人,自幼体弱多病,二十几岁的时候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头疼脑痛时常来,且家中贫困,不但无钱求医,就是生活都难以维持。一次郭云深祖师路过太师爷的家,并在其这中借宿,谈起自己饱受疾病之苦,在郭祖指点下,立志以武强身,并得以留郭

3、祖小住,得到一些传授。当时的太师爷从未接触武术界的人与事,并不了解郭祖的武学成就与名望,只为一股求生的欲望,用功勤奋,很快就有了收获,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太师爷不但不再生病,且力大无比。能够做工养家,在战乱的年代,太师爷于兵慌马乱中数次死里逃生,都是因其身俱武艺,在其晚年,社会趋于安定,太师爷开始与武林人士接触,才知道郭云深祖师的来历,在武学上的成就与显赫的声望。偶与人动手试艺,则无往不利,逐渐与了乡里与家族中小有威望的长者。太师爷晚年常循环郭祖传艺之德与再造之恩,因为郭祖于之并不仅是再造一次生命,而是几次的死里脱生,可以说没有郭祖的传授就没有太师爷的新生,所以为表达对祖师范的感恩之心,他在家族

4、中挑选了师爷做为传人,从小培养,并叮嘱师爷将所学传下去,为郭云深祖师传名! 师爷是家庭中后辈中最伶俐、最懂事也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太师爷选中,接到家中培养,其青年时代,为完善所学,又常年奔与山西、河北、京津之间,访求明师(师爷一生细历很难考证,但以其寥寥数语留下的线索看,他所学所访求的,除了受到宋氏后人于内功四经上的指点外,基本都是郭祖在山西、河北所传的传人以及后人)。大概在文革初期,不知为何,心灰意冷,流落东北,在黑龙江省尚志某乡村一痊好心的老支书帮助下落地脚,从此以务农为业。其晚年以种地、授徒、访友为乐。我师杨辉,是师爷晚年打服的弟子。大约99年9月底老人突发疾病,卧床不起

5、,水米不沾,三日后竞不药而愈,此后一个月,老人分别向弟子交代后事,在为众弟子讲解武学疑难后,独自远行,不知所踪,三年后,逝于山西某古刹,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 杨师自小习武,八岁筑基,十三岁正式拜师,对百家拳法多有涉猎,尤精问北派实战形意拳法,一次在齐齐哈尔和平厂小花园练形意拳(注,这个小花园是尚氏形意拳传人李文彬前辈授传的地方。)有一位老爷子住足观看,惊讶道:“现在很少有这么练拳的啦”杨师停下与老人攀谈,开始时谈得投机,可谈得多啦,杨师对老人一些见解不甚赞同,于是老少二人试起手来,老人轻描淡写,便将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杨师打得一溜跟头,最后老人说,大道平常,你同意,则咱们有缘,你可以到尚志

6、某地找我,不同意,则缘尽于此杨师在极度沮丧中渡过了三天,然后下定决心,到尚志求师,一学就是三年。杨师初入师爷的门下,心情很忐忑(因为初遇师爷的那一次,度半时偷袭过师爷,怕师爷怪罪,不教他真东西),当时师爷教他第一个桩是四平马步的下气桩,而他的师史们都在站三体式,于是他向师爷提出质疑,要求站三体式,师爷毫不犹豫的同意啦,但杨师站三体式的时候,师爷走到他身后,不知怎么地按了按他的肩,力量并不大,很轻,但杨师却一屁股坐倒再地,起来再站,再按,还是一屁股坐倒,如是三番,杨师老老实实的开始站起了马步下气桩,师爷也详细讲解要领,悉心传授,大约七、八个月后,再站三才桩,任师爷怎么按也不再坐倒,从此功夫进步神

7、速。 我与杨师结缘是由我弟弟介绍,杨师与我弟弟开始是因为交换武术资料而结识,后来听说我学习卢氏结构武学,是卢氏武学再传弟子,使结伴来交流。当时我弟弟问我练拳的体会,我说,要么是按科学的方法练拳,要行是按传统的秘要练拳,因为当时杨师的观点是“古规武学”,即按最传统的规范练拳,所以我又补充了一句说,你完全可以跟杨师学习一个多月以后,再与弟弟见面才知,他果真开始跟杨师学拳啦,他一跟我描述学练下气桩的感受,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传统武学的真传,于是第一时间联系杨师,向其求教。当时只是试着站了一站,只一站就感觉胸口有物下沉。应该说我站下气桩的效果比弟弟的效果差很多,杨师认为我体质不敏感,没想到的是,当年这么简

8、单的站了站,其后效应十分惊人,当年的我体质很弱,虽练了几年的散手搏击与气功,却没有从根本上获得体质的改善。单说晕车吧,当年我坐汽车,火车都严重晕车,从我家到杨师家,要倒一次汽车,总计坐车约70分钟,十分遭罪,可自从第一次在杨师范家站下气桩至今,我再也没晕过车,以前感冒一次要难受十几、二十天,从站下气桩后的三年中都没再有头疼脑热 下气桩,又称下势桩。杨师在追随师爷学艺的时候,所有功夫都是口传身授,并无文字资料,同时师爷的发音有很重的河北口音。师爷将此一桩功称为下“势”桩,但这个“势”的具体写法,杨师当年不敢问,教我的时候则称为“下气桩”。杨师第一次授我功夫时说,形意拳桩功有两大体系,一曰三体,二

9、曰浑圆,而这四步下气桩便是浑圆桩体中的人手功夫,最近,他又将下气桩的四步训练单独提炼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暗劲)功力训练体系。大约在2002年,我拜一位武术名家为师,曾向师父演示下气桩,师爷非常肯定的说这是少林功夫。之后我同杨师探讨,据杨师说,师爷很少提他的一生经历,但在临走前,曾将太师爷所传内容,以及师爷自己武学修炼与教学形成的体系有明确的交待,下势桩是太师爷当年修炼赖以治病强身的法门,而太师爷终其一生,只跟郭云深祖师一个人学过功夫,所以下势桩肯定是郭祖亲传。 其实,我就我个人意愿,我早几年就想将下势桩整理发表,让更多人受益,也可以以此联络郭祖的后世传人,以便求教。可师爷给我留下很多谜团

10、,我追索几年也不能解开,这个下势桩的来历究竟如何呢开始的时候,我认为一个功法如果不能说明来历,是不可以使人信服的。可去年,应朋友之邀,我曾在网络上的中华国术论坛网站的武术发展论坛将下势桩的第一步方法公开,并在两小时后删除,仅仅两小时,有缘看到功法的几个朋友纷纷回帖说有了感觉,时至今日,仍有朋友对我赞叹这一功法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也曾引介几位朋友跟杨师学此桩法,他们皆产生极佳效应,所以我想开了,说不清功法的来历便说不清好啦,要知道梨子的滋味,还是不要说,让人自己去尝试,得到的认识不是更真实吗?所以我将下势桩第一步方法介绍如下: 下势桩,就共桩架外形而言,是极其简单的,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功

11、。它与所有的内(气)功修炼方法都一样,都有三大要素,那就是三调:调身、调息与调心,也就是身形间架、呼吸、意识这三方面的调整,内家拳之修炼,基本都以形正气顺,气顺则神明的程序进行修正,下势桩也不例外,它的第一步修炼主要是通过身形的调整,使人同身零乱的内气收聚于丹田。 下势桩的外形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那么简单。但早些年几乎所有的武术书籍上的四平大马步桩都要下几年的功夫,从没听说有人能在几分钟内气沉丹田(如果用气功的方法训练,最快的也要在7100天内练出丹田之气),为什么下势桩却可以立竿见影呢?其秘密还是在身形间架的调整上。 首先是头,头要领,头部的要领又称顶劲或虚灵顶劲,说白了,就是头要统领

12、全身,要有略微上顶的意劲,太极拳决曰,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但为什么又有灵与领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其实领是动作,灵是火候。如果脖子硬是挺拔头上顶,那么练静功时气冲头部,使人兴奋失眠,久之成病,练功功打拳发力时则会震荡大脑,伤害身体,所以一个顶字,火候很重要,不能丢也不能过,具体要领则很简单,下颌略收就可以。 其次是肩,肩要合,内家拳中之肩,并百抬锁骨,而是抬人的肩胛骨。人的两肩胛骨略外张而前合,为合肩,拳法中也有说“涵胸”的要领,其实与合肩是一回事。 其后是背,背要靠,背在内家拳中指提人肩胛之下与命门之上的部分,它的具体要求一般是后靠,邮电部可以龟背行气。 再后是腰,腰要空,腰在内家

13、拳中主要指命门处的腰椎,通过背与胯的各部要领,使人命门处腰椎向前的生理弯曲拉直,形成命门后凸的意劲则可,又称为塌腰。 然后是胯,胯要坐,这里的胯,不仅是指人的两胯,而是指人的骨盆,以及命门以下的脊椎。坐胯又可说为圆裆,后面还会有详细解说。 最后是人的手心,是心,心要空,也就是说手心,是心要涵空。 以上的六要,修炼者要有明确的认识,千万不可以胡子眉毛一把抓。杨师传授我的时候,很多时候负手而立,看着我,笑咪咪的说,胸再涵进出一点,胯再坐下一点,我马上就有了强烈的感觉。读者们要通过文字来说习下势桩,或者学一切桩、拳就必须把自身弄分明,例如说,你背后靠一点,你说整个上身后倾;或说你胯再坐一点,你就蹲身

14、体这些地方就是初学者不得要领,出不了功夫的关键,所谓真传或说科学,无非是这些调整身体的要领。 可以肯定并负责的说,如果你学会了调身,无论是打拳站桩,只要坐胯与涵胸,必可马上“气沉丹田”。问题在于如何做到涵胸与坐胯?涵胸相对简单,只要人的两个肩胛骨略外张而前合,那么也就达到了涵胸的要求。反而是坐胯相对难一些,我曾将一个学生送到杨师门下学习,无法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要领,最后杨师将家中一个细钢筋焊就的农家常用的脸盆架放在他屁股下,板脸警告说,别坐坏了,坐坏你赔!他战战兢兢的一坐,马上就感觉内气顺畅达于丹田所谓坐胯,坐字是一个关键,过去太极拳有坐着打拳之说,可以说不坐就没有丹田,没有整劲。要说坐,谁

15、都会坐,可大家看看那些练拳的,尤其是形意拳家的照片,过去的名师、名家无不“坐”着,而当代很多名家是“站”着打拳的那么何为坐?一般初学者习惯将坐与蹲异混,却不知过去的师爷在写谙时用字十分考究,坐与蹲是不一样的,蹲是下肢的动作是由膝盖,腿的夹角变了,而坐是身体躯干的动作,腿上是没有变化的,大家想想看,你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我们会重得将凳子坐变形或降低高度,最后导致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吗?肯定不会!所以说,坐胯的时候不可以屈腿,而是由双腿承托, 上身向下松沉,形成“坐”的动作。或者换一个说法,你不妨把坐胯的要求理解为下身要下沉下坐,而下肢双腿却欲起的这么个矛盾状态! 再次强调,内家拳练功要进步快,必须要把人全身各处要领异分明,先把局部异分明,再依照要求来求得局部与局部的最佳配合关系,得到整体效果,则功夫进步神速。如果让你坐,你去蹲;让你靠,你却爷,这样虚实不分,要领不明,那么你也只能在漫漫苦海中耗时间,把你耗得精疲力竭,不得不在师爷眼皮子低下找偷懒的窍门,一边偷懒,一边偷眼瞄着师爷,师爷大喝一声“站那”你一机灵,一提神,一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