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开学考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765847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开学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开学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开学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开学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开学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开学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开学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张凡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略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

2、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

3、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

4、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

5、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人民日报2017.5.31第5版)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音韵优雅、意境浑融。B

6、. 从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将宝玉错认为女孩,到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说明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C. 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只是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不能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D. 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文章第段举例论证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B. 文章第段举例论证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并总结了原因。C. 文章第段客观评价了“走出去”的中国文

7、化,指出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D. 文章第段引用季羡林的话,强调中国文化之于世界的意义,呼应标题。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诗词是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但在国外的接受度依然很高,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在一些论坛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B. 近年来,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C. 一位独居荷兰的女士手抄月下独酌送给一位帮助过她的网友,可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D. 中国诗词既是国外读者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他们不

8、仅涉猎广泛,而且还见解深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

9、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6月13日)材料二: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

10、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

11、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关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问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H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

12、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1月11日)材料三: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据中国科学

13、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取材

14、于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独家专访)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B. 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C. 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D.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5、( )(4分)A. 当地球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它星球。B.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C. 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D. 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二、古

16、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忠,弘农华阴人也。高祖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忠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尝从太祖狩于龙门,忠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壮之。邙山之战,先登陷陈。时侯景渡江,梁武丧败。朝廷因之,将经略汉、沔,乃授忠都督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以伯符为乡导,攻梁齐兴郡及昌州,皆克之。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虽称藩附,而尚有贰心。忠自樊城观兵于汉滨,易旗递进,实骑二千,察登楼望之,以为三万也,惧而服焉。忠乃进围安陆。仲礼闻之,恐安陆不守,遂驰归赴援。诸将恐仲礼至则安陆难下,请急攻之。忠曰:“攻守势殊,未可卒拔。若引日劳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