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740648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择题1.荆州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于2017年10月28日在关公义园鸣枪开跑,海内外10000名长跑爱好者参加了比赛。在长跑时,运动员分泌大量汗液。初始汗液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 透压相等。初始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出汗不利于维持体温恒定B. 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 汗腺导管重吸收Na+、Cl-需要消耗ATPD. 出汗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性减弱【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主动

2、运输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而汗液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从而维持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因此出汗利于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说明失水量相对较多,因此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B错误;排汗过程中,汗腺导管重吸收Na+、Cl-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正确;出汗时机体失水多于失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性增强,D错误。【点睛】理清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2.在“中国

3、小龙虾第一县”监利县,“稻虾连作”模式已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增产、增收、绿色生态的立体种养结合模式。在稻虾连作的稻田中,生长着水稻等植物,生活着小龙虾等动物,以及好氧性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 物种 B. 种群 C. 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群落等概念的内涵的理解能力。【详解】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据此可推知:在稻虾连作的稻田中,水稻等植物、小龙虾等动物,以及好氧性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正确,A、B、D均错误。【点睛】分析此类问题要借助数学中集合的思想,明确

4、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些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3.2018年4月11日,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宣布,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精灵”、如今仅剩1000头左右、其数量比野生大熊猫还稀有的江豚,与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江豚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其理论依据应是:A. 长江江豚和海江豚都生活在水中B. 长江江豚和海江豚在形态学上几乎没有区别C. 长江江豚和海江豚分别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出现了地理隔离D. 长江江膝和海江豚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出现了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

5、的标志,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据此可推知,长江江豚和海江豚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其理论依据应是:长江江膝和海江豚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出现了生殖隔离,A、B、C均错误,D正确。【点睛】知道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切取洋葱根尖的成熟区作为实验材料B. 解离的主要目的是将组织细胞杀死并固定细胞C. 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大部分细胞都具有核膜D.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等

6、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切取洋葱根尖的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B错误;因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而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有细胞核,所以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大部分细胞都具有核膜,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切入点是:围绕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流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5.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 )A. 产生新的基因 B. 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 产生新的

7、基因型 D. 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故B正确;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出现新的基因型,ACD均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可遗传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2004年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指出,大约在240万年前,人类的MYH16基因发生了突变,致使人类颌肌生长放慢,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对颅骨的束缚,使颅骨从此获得了解放,也使大脑有了更大的生长空间,最终进化成了大脑容量大、下额肌肉少的现代人。据此分析,下列对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

8、突变的结果对生物都是有利的B. MYH16基因的突变为人类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 MYH16基因突变因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帮助而不可逆D. MYH16基因的突变使人类朝着大脑容量大的方向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人类的MYH16基因发生了突变”为主线,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结果对生物有利的少,A错误;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可见,MYH16基因的突变为人类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是可逆的,C错误;自然选择使人类朝着大脑容量大的方向进化,D错误。

9、【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意义、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其进行分析和判断。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 自然选择的作用 B.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A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点睛

10、】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其进行分析和判断。8.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答案】C【解析】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酶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都可起作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性激素是固醇,而神经递质有多种有机物,B错误;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

11、体结合才能行使调节功能,酶与相应的底物结合才能行使催化功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C正确;酶在反应后仍然保持活性,递质和激素在起作用后会失活,D错误。9.下列有关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受血浆蛋白含量的影响B. 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都容易引发组织水肿C. 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 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过程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共同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外液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12、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血浆的渗透压增大会导致组织液减少,不能引发组织水肿,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容易引发组织水肿,B错误;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的改变,所以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过程包括水盐平衡调节等过程,因此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共同作用,D正确。【点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知识脉络,并与水盐平衡调节等知识建立联系。10.下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

13、度大小为ac,dbB. 图乙中,生长素浓度范围在FA时促进生长,在AD时抑制生长C. 若图甲a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B点,则c点对应浓度在FE对应的浓度区间D. 若图甲b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F点,则d点对应浓度可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实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图甲中,当植物幼苗横放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c、d处)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a、b处),可见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A错误;图乙中,生长素浓度范围在FAC时促

14、进生长,在CD时抑制生长,B错误;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近地侧(c处)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远地侧(a处)低浓度的生长素则促进生长,若图甲a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B点,则c点对应浓度在CD对应的浓度区间,C错误;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低,近地侧(d处)高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强于远地侧(b),若图甲b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F点,则d点对应浓度可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的原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内涵,据此,明辨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及其生理效应,分析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再运

15、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曲线各区段的含义,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B.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C. 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 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前者主要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后者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A正确;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没有K值,B错误;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C正确;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D正确。【点睛】易混点辨析:“J”型增长曲线描述的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的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无K值;自然界中通常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呈“J”型增长。“S”型增长曲线描述的是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