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6734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孔雀葡萄球菌病的诊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蓝孔雀葡萄球菌病的诊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孔雀葡萄球菌病的诊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孔雀葡萄球菌病的诊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蓝孔雀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2001 年月,我市动植物园鸟类孵化育雏中心饲养 35 日龄雏孔雀 87 只,相继发病,开始每天死亡 1 一 2 只,以后死亡逐渐增多。到 45 日龄时共死亡 27 只,死亡率占 31%给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与园内技术人员一起对本病进行了研究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学检验等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选出强度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急性的不见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出现精神不振,不愿走动,缩颈、闭眼昏睡;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无光,两翅下垂,常蹲伏或呆立一处;有的眼睑肿胀,有分泌物;有

2、的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粪便;大部分在胸腹、大腿出则和两翅膀出现浮肿、出血、炎性坏死及皮肤脱毛现象,外观呈紫色或紫黑色:有极少数出现跖关节、趾关节肿大,并表现跛行;以上症状一般持续2 一 5 天,最后瘫痪倒地,衰竭死亡。2 剖检变化我们对 17 例病死小孔雀进行剖检,主要表现是:有的胸腹部、大腿内侧以及两翅膀尖部等处皮肤脱毛。紫黑色浮肿、坏死、破溃、溃烂并带有恶臭味;有的在胸腹部、大腿内侧肌肉呈片状出血,呈紫红色的花斑;有 2 例跖关节、趾关节关节囊内有炎性渗出物;部分病例心包内有少最淡黄色的积液和心外膜出血;肝脏肿大,有紫红色花斑,脾脏肿大,十二指肠、直肠充血、出血;有的病例肾脏肿大苍白,输尿

3、管内有少量尿酸盐沉着。3 料涂片镜检无菌取皮肤破溃处渗出液、肝脏、脾脏等处组织分别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都见有数量不等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单个、成双或呈葡萄串状。菌分离培养在病料涂片镜检的同时,无菌取上述病料分别接种普通琼脂稠鲜血琼脂平板上,至 37 度恒温箱中培养 24 小时,挑选菌落进行纯培养后,分离到金色葡萄球菌。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稍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直径 1 一 2其放置 1 一 2 天后,菌落呈淡货色或金黄色;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对得到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阳性球菌,成典型的葡萄状。别培养生化试验将得到的纯培祥物,

4、分别做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的发酵试验,全部产酸不产气。凝血浆酶试验用家兔血液 4 倍稀释后,加入纯培养物,置入 37 度的恒温箱中放置一段时间,呈现凝血浆现象(阳性反应)。物实验由干孔雀经济价值较高,选用 6 只 35 日龄的罗曼肉鸡代替做动物实验。用分离的葡萄菌株 24 小时肉汤培养物每只鸡肌肉注射 14 小时后体温升高开始发病,其中 3 只在发病 2 一 4 天死亡,2 只存活,其临床症状与解剖特点基本与发病小孔雀相间。敏试验选用 12 种抗菌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用常规纸片法对分离的金色

5、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所用药敏试纸为原临沂农校动物微生物研究中心制造。判定标准以抑菌圈大小而定,直径小于1为耐药,1015为中度敏感,15上的为高敏。结果为对丁胺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其它都表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4 先对病雏进行隔离,加强舍内通风,并用 3%的过氧乙酸进行室内带孔雀彻底消毒,环境用 3%的热火碱水喷洒消毒,每天 1 次。未发病的孔雀进行预防性用药,选用敏感药物恩诺沙星 50mg/水预防,每天 2 次,连用 5 天。已发病孔雀选用丁胺卡那霉素每只 5000 单位肌肉注射,每天 2 次,连用3 一 5 天;同时用 1诺沙星进行全天饮水治疗,连用 5 天。使病情得到控制。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