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730761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室、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2张树平说: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

2、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在权力控制和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若以西洋史的眼光看,都是非常现代的创设”。这里的“现代”是指( )A 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 B 运用法律来实现权力的监督C 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D 官员选用采取公平公开方式3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A 地理环境影响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B 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C 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 D 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

3、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任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 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 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5西方学者认为美国宪法的基础是霍布斯哲学和加尔文教。因为“它认定人类的天然状态是战争,俗人的心智与上帝相抵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制宪者A 主张“人性本恶” B 以宗教理论为基础C 崇尚战争与暴力 D 力图重建专制权力6法国史学家慧诺博斯称:“这个七拼入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经

4、久的宪法;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 保王派力主赋予总統-定的权力 B 共和派无奈地接受了君主制C 各派以对抗的方法开展制宪工作 D 制宪过程中出现制度性妥协7至1906年,中国自产鸦片584800担,产量达同年外国进口鸦片的11倍,种植鸦片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1928年甘肃部分地区鸦片种植竟占农田面积的75%,产值占农作物的90%。这一现象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A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B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剧C 清政府禁烟政策的失败 D 西方列强的鸦片在中国滞销8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指出:无产阶级的策略是独立的工农阶级斗争。为此“要注意与资产阶

5、级争领导权”,“(革命)政府仍用国民党的名义”。而几乎同时,毛泽东则明确指出“国民党死了”,“国民党变成军阀党了”。当时两人考虑的焦点是A 革命方式问题 B 革命的旗帜问题C 革命的道路问题 D 革命的领导权问题9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 C、 D、10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地方人大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6、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A B C D 11阅读下列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时间国家时间国家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9年苏丹、几内亚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1957年斯里兰卡1961年刚果(金)、老挝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62年乌干达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C亚非会议开启中外关系的新局面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12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

7、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A 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 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C 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D 法律解释具有不确定性13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A 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 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C 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D 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14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

8、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A 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 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C 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领先地位 D 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15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 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 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16下表是1931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百万海关两)年份进口出口逆差193114339095241932104949355619338643934711934661344317193559037

9、02201936604453151对表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彰 B 外国倾销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C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贸易数量 D 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17据19031905年江浙地区多个城镇的调查统计,当地共订购报刊62种,20227份,11000余份多为私人订阅。其中日报销量最大,不仅开明士绅、官吏、商人和学生订阅,一般市民也加入订阅行列。这反映了当时A 革命潮流使民众萌发趋新意识 B 政府加强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C 社会变革提升传媒文化的功能 D 崇尚西方文明的社会风气盛行18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

10、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 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英国的政治家表示:“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出现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 B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C 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 D 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20 年份姓名发明或发

11、现1866年西门子大功率发电机1876年奥托四冲程内燃机1888年赫兹电磁波19世纪80年代来戴姆勒、卡尔本茨提出轻自燃发动机设计卡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世纪90年代狄塞尔柴油机对上表德国科技发展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 技术革命均源于生产生活推动 B 交通运输业成为科技革命的核心C 科技进步与国家的统一相关联 D 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促进科技进步21马克思说:“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西班牙的崛起 B 荷兰称雄海上 C 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 D 法国称霸欧洲2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

12、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 前者主张尚贤,后者主张德治C 前者主张霸道,后者主张王道 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军功23为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 )A 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 重视发展官方教育C 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 制造冤案,消除异己24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

13、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 冶铁技术的提高 B 绘画艺术的进步C 佛教文化的影响 D 思想观念的变迁2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说明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C 儒家地位迅速提高 D 儒家得到了广泛传播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训;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这一变化A 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C 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